《穿越农家种田忙》第86章


,其余帮凶每人杖刑,岳家二房的田产归于江氏母子。
听完宣判,岳江氏喜极而泣,抱着儿子泪流不止给李明锦磕头道:“谢大老爷,谢大老爷……”
李明锦微微的点头回道:“岳家这小郎看着是个聪慧的,大嫂回家好好过活吧……”可不就是个聪慧的么,从岳长水掏出借据开始,一双漆黑的眸子就一直直盯着那张借据,那种专注的眼神,连自己都不自觉的觉得这借据有什么问题。
“谢大老爷,快,大娃,来给大人磕头……”岳江氏忙让儿子给李明锦磕头,大老爷夸赞儿子聪慧,有了大老爷这声夸赞,以后在族里也有几分底气,岳江氏对大老爷那是从心里边感激。
大堂外面也响起了欢呼声,李明锦见状,淡淡了笑了笑,待杖型完之后,宣布,“退堂”便起身回了二堂。
李明秀在堂上,一直站在兄长的身侧,看了事情的整个经过,如今案子这般轻而易举的就破了,他很是佩服自己的哥哥。
回到二堂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对着李明锦说道:“这个岳长水也真是够心黑的,弟弟都不在了,还眼红这几亩地,好歹还有个亲侄子吧,真是人情淡薄,打他几板子都是轻的……”
说罢便啧啧的摇头不屑,李明锦不置可否的对着他瞅了几眼没有说话,李明秀又叹道:“这下岳江氏拿回了田产,这母子两人好歹有条活路了。”
说完见兄长还是不说话,便奇怪的问道:“大哥?”
李明锦放下手中的公文,指了指旁边的座椅,李明秀会意坐了下来,李明锦对李明秀问道:
“你觉得岳长水想要岳江氏的地,岳氏族里人知不知道?”
“肯定知道啊,不还有几位帮凶吗……”李明秀理所当然的答道,这答案不是一目了然嘛,不但知道,还在帮着一起图谋呢,不对,大哥的意思是,
“大哥是说岳家族里人默认这个事情……”李明秀被自己的猜测惊住了,“这也太让人寒心的了吧。”
“是啊,说起来是挺让人寒心的,都是姓岳,族里但凡有个长辈说句公道话,那江氏要不是被逼走投无路,也不会县衙告状了。”
“那江氏回去之后,不是……”李明秀想到这里有点迟疑了,若真是自己想的,那岳家族里的人这般自私淡漠,江氏这一状告下去,田产是拿到手了,但是却也得罪了好几家子,这孤儿寡母的,到时候难说不受到刁难……
李明锦淡淡的点了点头,无奈的叹道:“这种事情,是岳家族里的事情,我们插不上手,不过这个案子判了下去,想来他们暂时也会收敛一番。”说完顿了一下又道:
“尹川的县学荒废了好久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着,怎么把这县学再立起来,到时候可将一些贫苦人家好学的孩子,招来读书。”
李明秀闻言举手兴致勃勃的赞同道:“好啊,到时候我可以当夫子去。”
“好啊,不过眼下这经费是个问题,缺钱呐!”想到这个,李明锦就开始头疼,虽然这个想法早已有了,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又不想当个贪官,钱真的难弄啊!
要重新修葺县学,这就要花不少钱,后续的招夫子,招学生,这些眼下看来都不是易事,拜那位周大人所赐,如今尹川稍好一点的书院基本没有,都是一些私人的夫子家中招收学生授课,因此尹川这么多年秀才都是很少出,更不要说举人和进士了。
李明锦觉得自己还要好好合计合计,这些事情都急不得只能慢慢想个好一点的法子,更何况如今手上还有不少其他的事情,好在县丞马上就要来了,到时候手上的不少事情也可以放下去,如此也能集中精力去搞县学的事情。
☆、第81章 
新到任的县丞叫徐子杨,年约二十六岁,面貌俊秀,徐这个姓氏是当今皇后的姓氏,徐氏一族在当今是非常显赫的世族,当然天下姓徐的不可能都是一家,李明锦对于新来的同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种热情让刚刚到任的徐子杨受宠若惊目瞪口呆,倒是旁观的李明秀忍禁不禁,要不是知道长兄实在是为自己可以脱手的烦琐事激动,李明秀都要觉得这种热情实在很感人。没见到这徐大人都要手足无措了嘛,谁见过顶头上司对下属都快哥两好的情形。
徐子杨也是带着家属赴任的,不过县衙之中没有地儿安顿了,于是李明锦便安排在街区上租赁了一个院子给徐家人安顿下来。院子当然不可能非常好,经费所限,看着徐家下人那嫌弃的眼神,李明秀无语的翻白眼,有地儿住就不错了,还嫌弃上了,没看到老哥最近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文花么。
在熟悉一番公务之后,李明锦就将手上一些简单的公务移交给了徐县丞,为什么是简单的公务呢,因为从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李明锦就发现这位徐大人,可是说是不同俗物的典型代表,有点像是是典型的古代读书人,诗词倒是作的不错,对于对方不时表现出的切磋*,李明锦将李明秀拉了出来,几次下来之后,那徐大人便是一番要引李明秀作为知己的姿态。
这样一个看着就知道自小没有吃过苦的,不通俗物的公子哥,来到了尹川当了一个县丞?李明锦怀疑这派官的人是不是脑子坏了,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李明锦不关心,反正不捣乱就行,不通俗物就不通俗物吧,县学立起来以后,也许可以让他去帮帮忙,李明锦兀自的想了许多。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明锦和李明秀说起了自己想到的一个筹钱的法子,大概就是先由官府出告示,告知一下要筹办县学的事情,凡是治下的家世清白的孩子都可以前来考试入学,前三名不收取学费食宿费全免,当然实在是家庭贫寒的人家,学院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免除学杂费,这样的政策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应该有吸引力吧。
县学初始夫子目前有县丞和师爷李明秀二人,这两人一个是进士,一个是秀才,自然学识不差,县令大人不时也会授课,并且表示后续也会陆续招募夫子,这是为了给那些担心县学师资力量不足的人一个定心丸。
县学所需资金由官府与民间共同出资,民间的出资人,官府会在县学的日志里面详细记载,也会立牌显示,为后人敬仰。
李明秀听完哥哥的叙述,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于是便笑着点头赞道:“这个法子好,士农工商,那些商户有钱却没地位,如今有机会让他们有个好名声,让他们出点钱,想必他们是愿意的!”
李明锦也是这样想的,算是劫富济贫吧,说白了也就是利益互换而已,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低,即使家中的有钱,但是求那些夫子收徒读书,很多都是被拒绝的,可不要小看文人的清高哟,这些夫子中很多人都是不屑与商人为伍的。
如今的县学收人的标准可只是要求家世清白即可,那些希望改变门楣的商人不可能不动心,晋朝可没有为商人三代不能出仕的规定,不过社会地位确实难以改动。其实自古以来上位者重农抑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边,古代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商人在古人眼中就是投机倒把,关键还特别的有钱,有钱能干的事情太多了,若是社会地位再高的话,那上位者估计要睡不安慰了,说白了就是平衡。
县学的事情有了头绪,李明锦心中很是高兴,想到这段时间,胞弟一直和那徐县丞在一起,便顺口问道:
“最近如何?徐大人热情还没减?”不怪乎李明锦会如此问,实在是前几天只要一碰到这徐大人,他便问李明秀在否,又有一首诗出来让李明秀给他看看,李明锦默默的为李明秀点蜡。
李明秀有点郁促了,这位徐兄真是个才子,文采风流,诗词固然十分好,如果是原先的在梓州的李明秀,必定是十分愿意和他吟诗作词的,只是如今在尹川跟着长兄待了几个月的李明秀,却觉得诗词锦绣文章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还不如想着如何让百姓亩产多收一斗来的实在,李明秀觉得自己真是越来越如长兄所说的接地气儿了。
“大哥,明个儿你还是多找点事儿给徐大人吧……”都是闲的慌,找点事儿做,就没空天天找自己了。
看着胞弟郁闷的神情,李明锦噗的一声笑了出来,顾及到弟弟的薄脸皮,只能忍笑安慰道:
“先忍忍,县学的事情弄好之后,就让徐大人去当夫子,想必他是十分愿意的。”
只能这样了,李明秀耷拉着脑袋嘟哝一声应了一句:“好吧。”
“对了,家里又来信了,问问你的婚事,你到底什么想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