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衍生]玉楼人醉杏花天》第191章


孟玉楼。
玉楼见了这先头小叔子,倒是十分亲厚,赶着打听杨氏姑妈下落,才知道已经去世一段日子了,也陪着掉了几滴眼泪,又问他功名如何,听见如今已经做了进士,心中欢喜,又打听是否成亲,那杨宗保就红了脸不说话,倒是只管拿眼睛瞟着红药,玉楼心中明白,只是不知道红药心里如何,当下也不曾说破,就命人回了杨戬,留下杨宗保住两日。
到了晚间,孟玉楼因将小鸾支开,拿话问红药愿不愿意竟嫁给杨宗保为妻,红药闻言红了脸只管不说话,玉楼因笑道:“这孩子当年其实就跟我提过的,只是我想着你们两个都还小,也不曾放在心上,谁知后来动荡起来,彼此都没了音讯,谁想到如今故地重逢,我瞧着我这小叔子生得越发出息了,身上又有了功名,若是你跟了他去,也算是一段好姻缘,只是不知道你心里可曾……”
红药听了这话,连忙正色说道:“奶奶说的哪里话呢,如今奴婢要是再有那样的心思,岂不是对不起奶奶几次三番相救的患难之意了么?倒也不是奴婢不愿意去,只是舍不得奶奶,还想再服侍几年……”
玉楼闻言,揣摩着红药的意思,似乎是愿意,因说道:“这倒没什么,你小鸾妹子还小,还能帮衬着我房里的活计,况且你若是跟着我这小叔子,咱们依旧是亲戚,住得又不远,还是可以时常来往的。”又劝了红药几句,红药心中对那杨宗保原也有些好感,况且自己如今大了,一味赖在玉楼身边,就算她不说,旁人看着也是不好瞧的,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了此事。
到第二日,玉楼将此事对杨戬说了,果然他也是欢喜,夫妻两个挑个好日子,打发红药出门,与那杨宗保做了夫妻,一时恩爱不必细表。
忙完了红药的婚事,接着家中又有客人,却说是杨戬故人,一见方才知道竟是那太医院的蒋竹山带了他浑家前来拜访,原来那蒋竹山自从金兵攻了进来,乱军之中竟遇上六房李瓶儿带着孩子逃难,他原本中意这位大娘子,如今见他们孤儿寡母的没了依靠,就索性娶在身边,将官哥儿收为义子螟蛉,视如己出,如今世道太平,又想着重回阳谷县内过活,原本打算落脚西门庆府上,来了一打听,原是孟玉楼回来,李瓶儿感念玉楼往日姐妹情份,所以撺掇丈夫前来拜见。
玉楼听见西门庆尚有一子留存世上,也是庆幸感慨,就与丈夫商议,虽然房子不好让出去,到底给了那蒋竹山几千两银子,叫他们夫妻两个再寻一处闲房买下过活,一面叫李瓶儿好生将养官哥儿,算是延续西门家一脉香火,至此两家好似亲戚一般往来不绝。
却说玉楼怀着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果然如同那吴神仙所说,是个大胖小子,阖家欢喜,这孩子生来聪慧异常,生而能言,长到几岁上面,诗词歌赋诸子百家竟是无一不精,乡里视为神童,只是孟玉楼夫妻两个并不教导他仕途经济,都是捡些清贵的学问教他,这孩子倒也出息,无论文武两科,竟是一学就会百伶百俐的。
也就在阳谷县中开枝散叶,延续杨戬与孟玉楼两个的一脉香烟,说也奇怪,但凡这家的孩子,都是生而知之,聪慧非常,只因乃是仙根遗落凡尘所致,想来与*凡胎之人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客官们长久以来的陪伴~下章开始温馨的番外奉上~
☆、?第百二十七回???
十五年后阳谷县城。
这一日小鸾起得早;在下房起身梳洗了;推了丈夫两把嗔道:“主子宽厚;你也好歹有个限度吧;快到年关了;这大忙忙的,你仗着自己是管家身份,就只顾着挺尸,儿子都比你起得早,这会子跟着小官人正在书房里温书呢。”
她男人赵六官听了,在被窝里哼唧了两声,方才一掀被子坐起来笑道:“都是主子恩典,叫咱家大小子跟了小官人,如今满口里念些之乎者也的,听着就是贵气;明儿要是陪考中个榜眼探花的,咱们可不就是改换了门庭么。”
小 鸾听见这话,啐了一声道:“你当谁都跟你似的;胭脂油蒙了心,只要做那些书虫禄蠹不成,前儿我在房里伺候,听见大奶奶说了,不叫小官人进学呢,就在家里温 书,念些圣人之言,还要老爷捡些清贵的教他,千万莫要拿些黄金屋颜如玉的混账话挑唆他,移了心性儿不是玩的,偏生你会凑趣儿,说这样的话,老爷要是知道 了,可仔细你的皮。”
赵六官听了呵呵儿一乐说道:“瞧你说的这话,你跟着大奶奶这么多年,怎么就不说我跟着爷做书童儿多少年了, 当日我跟我那兄弟一块儿放了外任,他给人拿住了把柄下在大牢里判了斩立决,我原本也要受连累的,多亏了爷当机立断写了手信给我,叫我好生隐遁起来,方才不 曾坏了事,老爷心里想什么,我比你清楚,不过凑趣儿说说,谁指望咱们家那不成器的小子还能进学呢,只要他跟着主子平安过活也就罢了。”
夫 妻两个絮絮叨叨说了半日,赵六方起来梳洗了,换上管家服色,收拾整齐,下房里自有小丫头子服侍着,吃了饭,往门外头听差去了。小鸾如今是管家奶奶,原不用 进内宅服侍的,怎奈她知道玉楼的脾气,总是喜欢旧人,如今虽然在阳谷县中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也买了几个丫头小厮儿的,还是习惯叫小鸾一处伴着。
正要往上房屋中去,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大说大笑着走进来,听见声音,扑哧儿一乐,就知道是她红药姐姐带了闺女芍药儿过来串门子。小鸾心中欢喜,连忙迎了上去笑道:“哟,我们老爷向来规矩大,我还以为是哪个没调理的,敢在这里喧哗取笑,原来大姐姐来了。”
红 药见小鸾打趣儿自己,伸手就往她腮上一拧笑道:“几日没见,你这蹄子越发反了。”小鸾连忙躲过了,却绕道红药身后,一把拉住了芍药儿,端详了一回笑道: “哟,姐儿生得越发出息了,一段时日没见,倒好个模样儿啊,瞧你,家里的女孩儿都这般大了,自己还跟小蹄子似的玩笑,也不知道害臊,想是跟着二爷来的?”
那 芍药儿倒不似母亲这般放肆,脸软得很,想是得了那杨宗保的真传,脸上微微泛着红晕,对着小鸾福了一福,就跑过去躲在母亲身后,一句话也不肯多说。红药一面 挽住了自家女孩儿一面笑道:“可不是,他在前头陪老爷说话儿呢,大奶奶这会子只怕知道我们来了,咱们往内宅去寻她,我给你们说个笑话儿罢。”
小鸾听了连忙点头,娘们儿几个说说笑笑的就往孟玉楼房中而来。到了门首处,都是熟门熟路的,也不要人通禀,兀自进去,但见玉楼竟然春睡未醒,外头虽然春寒料峭,屋里埋过地龙,倒是和煦明媚,想来玉楼睡得热了,只将锦被拉在腋下,凌乱的小衣底下露出一弯雪白的膀子。
小鸾久在家中服侍,知道只怕是昨晚自家爷又多番勒掯了大奶奶,只因今日不年不节的,玉楼也就不肯理会,贪睡了一阵,不由得脸上一红,推推搡搡低声说道:“奶奶还没起呢,你且出去,她脸软得很,要是给你瞧见了,只怕又要怪我了。”
红药强忍住笑意,一把将小鸾推在一旁,低低的声音说道:“你别管,这里有我呢。”说着,蹑手蹑脚的上前去,伸手就往玉楼的被窝里一探,正探出一个牡丹花香球来,扑哧儿一乐道:“哟,大奶奶这是生蛋了不是……”
玉楼兀自好睡,只听得身边有人说笑,听见这般奚落她,唬了一跳,睁眼一看,倒是红药坐在床边上,笑吟吟地瞧着自己,不由臊得满面飞红,拉高了锦被掩在胸前,啐了一声道:“自己家里女孩儿都是说亲年纪的人了,做什么只管闹。”
红药听了这话倒没什么,谁知外间芍药儿听见了,捂了脸就往院子里跑,后头小鸾一面挽住了一面笑道:“大奶奶可别攀扯了好人,芍药姑娘在这里呢。”玉楼听见有晚辈在这儿,连忙叫红药替自己穿了衣裳起来。
一时间梳洗已毕,娘们儿几个就坐在玉楼房里吃茶,小鸾原本要服侍,玉楼因说姐儿几个难得相聚,叫她不用立规矩,只管坐着。
小鸾想起方才红药说的话,连忙推她道:“大姐姐,方才你不说街面儿上有新闻要给我们说么,这会子无事,你且说说到底是什么笑话儿吧。”
红药听了,方才装模作样,清了清嗓子,缓一缓神儿方才笑道:“说也奇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