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悠然锦绣》第476章


不过,那两次的仇她也记下了。本来还想着,李氏若是识时务,若是有自知之明一点,不和她抢,不和她作对,等到她得了侯爷的全心疼宠她还能考虑考虑放过她。毕竟,这京城还要人留守,就让她独守空房地老死在京城算了。
可是,偏偏她上赶着得罪自己,既然这么上赶着找死,那也怪不得她了,低贱的市井女人就要有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地等着安排不就好了,偏偏要作妖。她就是算是离开了京城,她也不会让李氏留在京城好过的,哼,她给她等着!
可是,正想的好的时候,这又怎么发生变化了呢!怎么就要换成自己留守在京城了,难不成侯爷没有看到自己刚刚有多美么。在侯府的时候有李氏在她不能多的表现自己,可是,刚才的时候她明明也有注意到他看了自己好几眼的,怎么会舍得放自己这么一个大美人独留京城,而还要带着李氏那个黄脸婆回边关呢!
谢原居一时有些接受不了,可她也没有没脑子的这个时候往前冲。她知道,在这样的场合自己最好不要插嘴,她要是乱说了话,打乱了皇上和太后安排好的招数那就糟了。
皇帝哑了,太后一看不好赶紧接话道,“什么约定?哀家怎么不知道。镇北侯,哀家的小孙女可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就因为爱慕镇北侯你的骁勇善战才会屈尊降贵的入了你的府,你现在这个意思,是看不起淳安的意思?居然要将小小年纪的淳安一个人留在侯府!”
“太后误会了!”宋修远的声音还是那么不急不躁,“太后也知道我镇北侯府人丁单薄,本侯更是人到了而立之年才有了嫡子,正是欢喜不尽的时候,别说是边关的人,就是我府里的人都每天能看到我是将小儿抱在手上舍不得放下的。
小儿正是年幼,不是臣狠心,不将谢姨娘带去边关,而是,臣舍不得小儿,而孩子还小,更是不能没有生母在身边照顾。所以,尽管觉得委屈了淳安县主。可,为了我镇北侯府的传承,也为了本侯的私心,只能留下谢姨娘在侯府帮着我与妻子尽孝。
相信,既然谢姨娘倾慕与本侯,不会愿意让本侯尝试父子骨肉分离之痛的。”
宋修远这话说完,大殿上又是一静。认是谁也没有想到,镇北侯——宋侯爷说出的理由竟然是这个。
不是大道理,也不是威胁,而是父子骨肉,还拿了镇北侯府人丁说事。
其他三侯府还好,每一代都是人丁兴旺的。只有镇北侯府,可能是因为北边挨着骁勇善战的大梁人,宋家每一代死在战场上的人是最多的。老侯爷那一代到了只剩下他一人的地步。所以,到了宋修远这一代,嫡支在失去了老大宋修茂后,还是只剩下宋修远这个嫡出。
第六卷:进京 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他三侯府还好,每一代都是人丁兴旺的。只有镇北侯府,可能是因为北边挨着骁勇善战的大梁人,宋家每一代死在战场上的人是最多的。老侯爷那一代到了只剩下他一人的地步。所以,到了宋修远这一代,嫡支在失去了老大宋修茂后,还是只剩下宋修远这个嫡出。
虽然老侯爷也有庶子,但是,镇北侯府留下来的规矩,尽量都是嫡出继承侯府,庶出在二十岁成年后不久就要分出去。
尽管现在老侯爷的庶子都还在镇北侯府里住着,但其实早就已经分家了。只不过是镇北侯府原本人就不多,而宋修远又常年在边关。所以,他为了老侯爷,没让庶出的弟弟们搬出去住。但是,只要不是家宴,平时的吃住都是各自负责了!倒是也方便。
宋修远将家族传承都拿出来说了,其他三侯府虽然并不觉得李心悠留下来有什么,毕竟他们每家都留下了人来为质。但是,说好了四家相互守望,既然镇北侯并不想妻儿留下,那他们同坐一条船,何况,不让皇帝好过正是他们都愿意看到的,所以,先是南安侯世子出来说项,后跟着东西两侯府都帮着说,皇帝和太后一时有些下不来台面。
可是,都已经谋划这么久,还搭进去一个皇族之女,就这么不能达到目的显得他这个皇帝也太无能!
看了沈家那边一眼,皇帝给太后使眼色,太后这才想起沈家来。
“镇北侯年龄大了才得一子宝贝的很确实是该。但是,镇北侯也得为侯夫人想想吧!侯夫人的生身宗族才找到,总该让她认祖归宗,与家人多多团聚团聚才是!”
“太后娘娘的美意臣妇心领。太后娘娘可能不知,臣妇年幼时失了记忆,对小时候的是一概忘记,更何况是沈家人什么的。”这时候,李心悠再不出来辩解那就是任太后和沈家攀扯她了。
“那就更应该留下来与父族的亲人培养感情,毕竟是从小生养你的家族。”吴太后笑呵呵地接话。“侯夫人的母亲我记得是当年卫家的女儿吧!卫家没有获罪时也是书香世家,没想倒是教出了个越矩女子。在没有休书的情况下、、、呵呵,一女二嫁,这个罪名可也是不轻的啊!”
即说了卫氏的教养好,又从中透出了威胁之意。恐怕,让卫家的人搀和进来,不只是让她认亲一事,还有就是用卫氏嫁人的事来威胁她才是真。
“呃、、、太后娘娘却是不知吗?”李心悠露出一副很疑惑的样子,随后‘恍然大悟’一般又解释道,“是了,这件事确实匪夷所思,不过,也确实是有些缘分。我现在的母亲并非是我的生母。当年我的生母在那场大火中丧生,我被、、、唉,不说也罢。后来,被家中老奴救下,到了北边关,遇到了一个跟我母亲长得有些相似的人,那人就是我的养母——卫氏。
你们说巧不巧,我的养母竟然也姓卫,还长的颇为相似。要不是我外公亲口说他只有两个女儿,我外婆都要怀疑他在外面还有个藏着的女儿了!
不过,后来她们见了面后,见我养母确实是跟我生母长的像,而我外婆又极为思念我的生母,而刚好我的养母也没有亲人了,又救了我,于是,就认了个干亲。
我养母是嫁给了镇北军中正四品昭勇将军——李胜为妻的,生育下一对一儿一女的龙凤胎,这在北边并不是秘密。如果,太后不信的话可以去查。”
“我从有记忆起就把我养母当成了我的生母,并且,为了报答我养母的恩情,她改嫁后我依然继承了李姓,并没有跟着继父的姓。所以,要说有什么恩情的话,我要报答的也该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我养母一家,至于沈家?
沈家是怎样的,想必在做诸人就算不用查也都大概猜得出来,让我认回沈家的话实在没必要,毕竟我已经嫁人,姓的前面早就冠上了宋氏不是。不是儿子,不用传宗接代,认不认的话真的没有差别,所以,太后娘娘的美意臣妇感激,至于其他臣妇不打算在认。”
大殿里,因为一来一回的对话都在看热闹。
而吴太后活了这么多年又岂会看不出,她已经好多年没有被人这样顶撞着违逆意思了,一时不禁冷笑出声,“呵呵,镇北侯夫人真是好气魄!可是,镇北侯夫人有没有想过,没有沈家的话哪有你,是沈家给了你生命,还养育了你到七八岁,你一句不打算认就这样了?
哀家承认,沈家当年对你们母女做的事情是过分。但是,家族的利益永远的在个人利益之上,你父亲将家族利益摆在你们母女之前这样无可厚非。毕竟,当年卫家的事情可是一个弄不好就要牵累你们沈家的。可,就是再如何,这天下也无不是父母,你不应该怨恨你父亲。好孩子,还是回到家族的好!”
“可是,太后娘娘,我现在已是嫁人,家族的话也该是婆家为重,沈家的话、、、不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是在家族长大的女子嫁了人也都是娘家的客人。就是朝廷判罪,罪都不至出嫁女。回不回沈家又有何区别呢!”
吴太后见李心悠是摆明了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还是头一回被人这样一句一句顶着说话,常年养成的高高在上的威势收到了轻视,不禁声音低沉道,“这么说,镇北侯夫人是打定了主意不认沈家了?如果,哀家就非要你认呢?你又当如何?”
“太后娘娘,虽说您是高高在上的太后,但是,有句话还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更有句话,叫后公布的干政。沈家与臣妇之事只是小事,家事,请太后娘娘让我们自己决断。而要是将沈家这区区小事拿到朝堂上来说,不说值不值得,就是值得,那也不是咱们女人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