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兽农女在种田》第458章


去年,从皇帝口中得知红薯亩产三千多斤,他就不信,自古以来,什么庄稼一亩地种出三千多斤?直到现在他也不信,为了以防有人造假,到了地里之后他给心腹之人使眼色,让他看一看庄稼地里有没有人做手脚。
虽然脚下的土地不像是有人翻动过的样子,但是放眼望去,这么一大片能做手脚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安子健太知道如果这是真的,就意味着大周朝要往前迈一步,历朝历代也没哪个皇帝敢说让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吃饱了,但如果有了红薯的出现,这个愿望一定成真,安子健那能容得下一丝一毫的马虎?
他不但让人暗地里去看,还明白的道:“这事非同小可,先让底下的人到处看一看再开工不迟。”
在这里他最大,哪儿还用跟谁打招呼。当即就点出几个人的名字,让他们带着人到处看。
安子健也没闲着,左边跟着的是记录官史,右边是郑放,后面是大宝,二宝,在后面是一溜人。
“从下种,到长成一共要多少天?”安子健回头看了大宝一眼,问道。
大宝上前一步,先不快不慢的施礼,在恭敬简练的回答道:“冬季要200天,夏季160天,一年可种三季,过程并不复杂,一教便会。”
“哦,”安子健满意的点头,“具体说来听听。”
大宝有条不紊的徐徐道来。
声音面貌如清风明月,嗓音温厚,听他说话时一种享受。
安子健在心里给他一个稳健的标签。问道:“藤蔓剪断还能活,这是何原理?”
历来机灵的二宝蹲下身掐了一段红薯藤,递到大宝手里,又低眉顺眼的退后一步。
兄弟两个配合默契,大宝拿着藤蔓做说明“此种藤生长力强即是枝也是芽,只要有适合的土壤和肥料,剪断依旧能成活。”
点着头的安子健在心里给二宝也贴了一个有礼的标签。
且走且问,去勘察的人回来,并且表示一切都好后,安子健大手一挥,‘开始。给某也拿把锄头。’
二伯笑眯眯的吧拿到手里的锄头递给安大人。
其他人一看老大都这么亲民,也纷纷效仿。
窝在一旁等着干活的老百姓们就高兴坏了。
将来说出去,谁谁谁是个大官儿,在俺们家地里锄过地呢,脸上多有光!
一颗红薯没扒出来呢,楚大将军骑着马,带着人来了。
红薯一事上他也有功劳,上报朝廷的功劳不也是功劳吗?更何况他的宝贝女儿也参与在其中。
楚娉婷一身耀眼的骑马装跟在楚晋中后面,一队七八个人下了马,施施然而来。惊蛰也在其中——
一个朝廷里的官,虽然相隔甚远,但彼此之间也见过几面。
安子建官位不如楚晋中这个大将军的官位大,但他是御史,替皇帝体察民情来了,自然跟楚晋中平起平坐。
相互见礼,问候对方,在说几句仰慕已久的话。安子健又开始主持大局,挥着锄头接着来。
楚晋中也拿着锄头亲民,笑道:“像安大人这样身体力行的人不多啊,真乃我辈楷模。”
嘲笑文官是弱鸡?还是嘲笑自己不会把用锄头?安子健心里冷哼,面上笑的一团和气的道:“过奖,过奖。是大将军在北地久了,朝廷里的风早就变了,官家这会儿大概也在带领百官下地祭春呢。”
自古以来文官武将互看对方不顺眼,楚晋中只当自己没听出安子健在嘲笑他在几十年不升迁,回道:“官家仁德,百忙之中也不忘为黎明百姓祈福。”
这边打嘴仗,那边已经有人将整串儿的红薯挖了出来。
安子健抬头一望,惊讶了:“那么多?那就是红薯?”
只见地上大大小小的躺着许多带泥的红薯。
二宝给跟着的狗蛋使眼色。
狗蛋儿便过去把红薯上面的泥摔掉,边让人拿秤来称。
大宝笑着回答安子健的问题:“大人慧眼,那就是红薯了。”
“大概能有多少斤?”安子健恢复淡定,拄着锄头往。
大宝朝那边看,不太敢肯定的道:“大概有三四十斤。”
不用他说,安子健也估摸的出来,他面色沉静,眼中却含着一丝兴奋,将目光望向大片大片的藤蔓上。
要是每株上面都能有三四十斤的话,这么多的藤蔓下面能有多少斤?亩产三千斤,似乎并没有夸大其词呢。
第一株红薯的重量称出来的了,与大宝说的相差不多。
安子健亲手挖出来一株后重量更是达到了将近五十斤。
正文 680圣旨
真正的收获开始了。
人们跟在安子健身后走在地垄间观看,只见地里劳作的人们站或蹲这,皆是小心翼翼又有速度的对待庄稼,他们透着喜悦的脸庞格外的憨厚。
大批的藤蔓割掉之后会有人迅速的收走,拿回家好给猪或者鸡鸭添食。
时不时的就能看到小娃娃挎着水罐送水,小小的红薯没有巴掌大,却是孩子们的最爱,因为家长们只允许他们吃这些小的,大的要留种,出售,然而小红薯的个头虽然不大,味道却很甘甜,咬一口冒出点点白汁来,嘎嘣脆的声音听的人嘴馋。
不光是胡家村,周围几个种植红薯的村子也在进行火热的收割。
那些没能种植红薯的人家全都着急起来,今年的红薯亩产依旧高达三千多斤,种植一亩地就够交税,在种一亩一家人能吃半年,但是谁舍得吃?留了种就全都拿出去卖,那真是发财了。
打了鸡血的人们热火朝天地连干了两天,只两天,就把几百亩的红薯全部收割完毕。
当初让外村种植红薯时已经说好了,会把收获的三分之一庄稼当做种子费用,(肥料,维护,和治虫的药都是免费的。)是以胡小满一直带着人在外村忙活,核查完实际情况后匆匆赶回来。
按照她的吩咐,今夜,村中的露天广场摆弄了烧烤,烤全羊在正中央滋啦冒油,隔了老远就闻见香味,外围的大锅里是冒尖的肉。走近了看,全村人基本上都在,最前面是安子健等人,怕冲撞了就用屏风隔开了左右。
胡小满与村民打着招呼,从人群里挤进去。
她回来的正好,正赶上高潮,听到有人吊高了嗓子喊,有圣旨。
圣旨到胡家村不是第一次,人们一回生二回熟,慢慢的跟着全都跪倒,胡小满脚下一转,寻了个角落蹲着。
“你咋不跪?”奶娃娃拽着她的袖子问。
胡小满低头看他,笑了笑道:“姐腿疼,不能跪,嘘——安静。”
奶奶被自家娘捂着嘴,周边听到的人都笑。
“仔细听圣旨上说什么。”人太多,距离远,她听的不太真实。
“还没开始呢。”有人笑嘻嘻的回答。
“咱们村是这天下头一份儿,俺活这么大也没听说那个村子有过圣旨。”
“圣旨是其次,咱们种的红薯造福多少人呐。”
“哎哎,开始了。”
“说的啥?”
“有赏金。”
“不对,是赏银。”
七嘴八舌的,三呼万岁了,胡小满也整明白都说了啥。
不过很快,就知道圣旨意思大抵如下:
赏金三百两,赏银两千,
呈到皇帝跟前的那份折子上有楚娉婷,李显,和大宝的名字。
楚娉婷被赐了郡主封号。
将来嫁人,光是封号就能压婆家一头。而封号也不是白给的,每年会有朝廷下发丰厚的官历银子,良田数百亩。
李显被召进太子府做伴读,在没有考中进士时就已经一飞冲天,成了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角色。
大宝被赐了个小官,农官。
农官具体职务是劝农耕地,教人种地。官职虽小却也是考中之后才能被授予的,大宝可才是个秀才,就得了这么一个莫大的荣誉。
但有意思的是没说具体去哪儿,而是让他跟着安子健在北地巡查期间推广红薯。也就是说这是一虚职,但对还是秀才的大宝来说却是一步登天,现在就是御史的助手,在皇帝哪儿留了名,还未踏进官场就已经铺了通天的路。
有了赏赐自然要谢恩,李显从始至终都没出现,李家人说,他在几日前病逝了。
人们就只知道他病逝了、
收完红薯就没什么事儿了,但还有一项,郑放在安子健即将离开的头天夜里正儿八经的请求。
“这某还从未做过这样的事。”安子健推辞,倒不是假意,他是真没去过学院里慰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