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妻火辣辣:拐个将军来种田》第626章


“你们饿了吧,娘给你们做饭去。”赵氏心疼儿子,忙道。
“娘,你把剩饭热一热就行了。”
“你别管了,坐那和你爹说话吧。”赵氏出去了。
屋里的男人们一阵沉默,张二牛开口问道。
“爷爷病了多久?”
张老大叹气道。
“也没多久,你二爷爷没了,你爷爷心情不好,从那折腾回来受了点风寒,吃了李大夫的药好了些,早上你奶奶说还喝了碗小米粥,可是去了趟茅房就不行了,李大夫叫我们赶紧送到镇上,大夫还没看完人就没了啊!”说着掉了眼泪,“就这么快,一天不到啊。”
“那奶奶呢,奶奶没事吧?”张大牛问道。
“你奶奶在医馆里,你姑姑守着呢,受了刺激,也不太好。这叫什么事啊!”张老大狠狠拍了下大腿。
小五子往炉子里填了把柴道。
“和我爹一个样,一天一宿人就没了,就这么快!大夫也说是风寒,看上去也是风寒,可是偏偏拉肚了,然后还没查出来个啥就不行了,那个快啊!哎!”
另一个男人说。
“也不但是你们家出了这事,李家的老丈人几天前也没了,也风寒,更快,早上不舒服,下午人就没了。”
“他多大年纪?”张大牛问道。
“多大年纪啊,好像岁数不小了,六十七八了!”
“要我说,这个年纪也算是寿终正寝了。”一个年长的人道,“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么死也是好事,不受罪!”
“可是活的人却是受罪啊。”张大牛接了一句。
“是,活的人痛苦,可也省的拖累儿女。你们还成,遇上那种穷的,生病还真不如死了呢。”
张大牛没有再说什么,他不得不承认,这话很实在,按照他家以前的日子,如果长辈真得了什么病,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确实不如痛快地死了好。
可即使这么想,也无法缓和心里的难受。
说了一些话,天也晚了,大家都劳累了一天,便散去休息。
远一些亲戚在左邻右舍住下,家里的人就在张小叔之前的屋子凑合凑合。
“今晚我守灵。”张大牛道。
“你刚回来歇一天,我来守。”张老大道。
“爹……”
“你们都别说了,我守!”小五子道,“二哥你也累了,大牛二牛你们好好歇歇,明个还有的你们受,今晚我守,明个我歇着,就这么定了。”小五子说着抱着被子就去了。
张老大没拦住,只好作罢,跟儿子道。
“今晚你们和你娘就住在这边,我去那边住。”
“爹,家里不是也有人吗?”
“有人啊,可是明早上得伺候牲口,我就不来回折腾了。反正你们这次回来,也不马上走,咱们爷俩有的是时间说话。”
赵氏把饭做好了,端上来,张老大跟她说了声就走了。
“爹,我送你!”张二牛忙道。
“不用,你们吃你们的!我一个人过去就行了!”
赵氏也拉着他们,说不用,叫他们坐下吃饭,两人也饿了,不在坚持。
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赵氏很是心疼,不断地说着。
“慢点,慢点吃啊。”
吃完了饭,两人帮着赵氏收拾好了碗,回来,娘俩坐在炕上,赵氏有些欲言又止。
“娘,你想说什么?”
赵氏沉默了下道。
“我想问问你们的亲事,你爷爷没了,听说你们做官的要守孝三年,那亲事是不是也不能办了?”
两人点头,张大牛道。
“是,我走的时候已经告诉女方了。”
“哎!”赵氏叹气道,“咱们乡下倒是没那么多规矩,可是你们是官身子,这要不守规矩就是犯错,皇上会怪罪的,只是这样一来,女方愿意等吗,他们可都是不小了。”
张二牛道。
“娘,我那个没事,她还小,大哥那个……”
张大牛瞪了他一眼,张二牛不说话了。
“娘,这个你别操心了,我心里有数。”
“这种事你能有什么数啊!”赵氏无奈地道,“算了,说也没用。你妹妹你们送信了吗?”
“送了。”
“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接到,一个丫头孩,跑的那么远,到现在都没定亲,现在你爷爷又没了,又没法说亲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娘,我妹妹的亲事不用急,我们这不也没成亲吗?”张大牛慢吞吞地道。
“她能跟你们比吗!”赵氏没好气地道,“你们是因为读书才耽误的,这是正事!再说了,就是你们三十几岁,也能找到差不多的女子,她呢,不是填房就是做小,能找到什么好的啊!”
兄弟两人默契地不说话了。
赵氏越说越气。
“她不回来,我管不了,你们做哥哥的也不管一管,她是你们的妹妹啊,你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老死家里吧?你们能容她,你们老婆呢,能容吗!她的脾气还那么不好,跟我们还呛呛,何况跟你们了。再说了,这也不是个办法啊!当初我和你爹就不同意她走,她非要走,走的时候说都没说一声,这都几年了,回来都不回来一次!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可亲事不能耽搁啊!”
“娘,你跟我们说这些也没用啊。”张二牛道,“你们都管不了她,我们哪里就管的了了。”
赵氏瞪了他一下,还想说什么,张大牛忙道。
“娘,这件事还是等妹妹回来再说吧,你也累了一天了,还是早点休息吧。”
张二牛也忙道。
“是啊是啊,娘,我们也累了,睡吧,明个还得早点起来。”
23
☆、826
乡下人办丧事也是极为讲究的,有钱人家排场很大,没钱的人家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其实不管乡下还是城里,或者是现代,无论怎么办丧事,都不是为了死人,而是为了活人。
张青山停灵七天,第八天的早上按照选好的时辰下葬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排成了送葬队伍,往坟地走去。
前方纸钱漫天,后方人们哭声震天。
张老大带着儿子们在前方一步一磕头,后面张大牛带着一干堂兄弟们跟着一步一磕头。
在后面刘氏在张氏和赵氏的搀扶下,带着一众儿媳和其他亲戚的女眷哭灵。
在后方是男男女女们,和和尚道士。
整个队伍肃穆压抑,叫人透不过气来。
一个人来到这世上大家都很高兴,可一个人离开这个世上,大家就很悲伤,也许会想到自己也有那么一天吧。
到了坟地,下葬的时候,刘氏撑不住晕过去了。
“把娘抬回去吧,这么大岁数了,再有个好歹可咋整。”张小叔道。
其他人也都这么劝说,张氏哭着道。
“嫂子们,你们带着娘回去吧,我送爹一程。”
“那怎么行,我叫她大姑带着娘回去。”张老二媳妇道。
这个大姑就是刘氏的娘家侄女,冯氏,最后叫冯氏还有村里的几个人抬着刘氏回去了。
时辰到了,该入土了,众人将张青山的棺材抬入坑中,填土掩埋。
“爹!”
张氏跪伏在地哭的不行。
她是真的痛彻心底。
别看张家在乡下,可张青山和别的父亲不一样,对她这个女孩可是很疼爱的,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给她带来些好吃的,小时候背着抱着稀罕的不行。
长大了也叫她读书识字,虽然没法上学,却是叫哥哥们教她,这也叫她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妇人强了不知多少,找婆家都比别人的门槛高一些,更不用像其他乡下妇人那样,风吹日晒地去地里干活。
这一切都都因为张青山的开明。
“爹啊,你咋就走了啊!我还没有尽孝呢!爹啊!”
最后张氏哭死过去。
张家兄弟也都是悲痛不已,没有父亲他们也不会成为读书人,也不会过上现在的日子,特别是张小叔,最为痛苦。
他跪伏在地,一边哭一边砸着地面。
“爹,我不孝,叫你费心了,我不孝啊!”
小婶子和儿子跪在他旁边,也陪着哭。
张家的人真实悲痛叫人们也都掉了眼泪,心里也不禁赞道,这样的儿女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要知道,人死了,亲人真切的悲痛很重要,哭的声音越大越好,越长越好,这才显得死去的人很重要,更显得儿女们很孝顺,日后叫人说起来,只会称赞,这也会影响下一代。
冬日天短,坟地又离得远,下葬完天也擦黑了。
众人拖着沉重的脚步相互搀扶往回走。
回去的时候就不能再哭了,何况也哭不动了,在坟地将所有的泪水耗尽。
家里早就给他们准备了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