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想和离的一天[穿书]》第82章


……
赵谨从言尚书的府上出来后,再回府时已经有些晚了。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
苏妙会蹲在门口等他。
月光静谧,恍若银纱,细碎的流光倾泻而下,悠悠地洒了一地。
女子正垂着头,坐在房前的台阶上,拈了一枚树叶,慢悠悠地拨弄着。
月白色的素衣轻飘飘的,在月光下一扬一扬的,青丝如瀑,只用一只白玉簪子松松地挽起,慵懒随意,却又让人心动。
原来,夕阳月色里,有人待你归,是这般感觉……
走近了,才知晓,原来是一只蚂蚁想要从这一头爬到这一头。
但比较倒霉的是,碰上了一个百无聊赖的女子,每次等它快要到了的时候,就用枯叶将它拨了回去。
偏生,它也是个倔强的,死活不改路线就要爬向另一头。
循环往复,循环往复。
直到一道温润的声音响起,“院子里不冷么?”
苏妙倏地抬头,正正对上男子清浅的笑意,月色如水,轻描浅绘。她晃了晃手中的一枚枯叶子,声音里含着掩盖不住的欣喜,“你回来了?”
下一瞬,随着女子的一声轻轻的惊呼,台阶上已经只剩下了一枚枯叶,虚虚盖着一只黑色的蚂蚁。
赵谨抱着女子,一路进了里屋,感受着怀里的温香软玉,以及触在脖颈上的微凉,心软得一塌糊涂。
他感觉到女子虚虚环在他脖颈上的手指轻轻蹭了蹭,接着问道,“赵大哥,你用饭了吗?”
他瞥到了桌上的几盘小食,“简单吃了些,没饱。”
“那再陪我吃些吧。”
他迅速道,“好!”
……
月上柳梢,房里春光正好。
苏妙没想到她不过是唤了一声“夫君”,这人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待她反应过来时,滚烫的身躯已经压了上来。
她看不见其它,只能感受到细细密密的细腻触感,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斜斜照射,无孔不入,微微点点侵蚀了江上的薄冰。她微弓着背,迎合男子的亲吻。
呼吸已然乱了,赵谨顺着她的脖颈抚上她的脊背,清清浅浅的吻也没有落下。他以唇细细描摹,而后,察觉到女子的迎合,清浅倏然化作了狂风骤雨,急切地冲破了女子月白色的衣裙。
衣衫尽褪,一片旖旎。
他在她的脖颈间忙活,手也没闲着,细密的喘声与女子甜润的浅吟交相勾织,此起彼伏。
他吻着女子的眉眼轻轻诱哄,“你再唤一遍……”
“唔……”她难耐地睁开眼,在黑暗中看着男子的眼睛,瞧着他面上因着她而沁出细密的汗珠,她婉转低吟地遂着他的愿,“夫……君……”
柔媚的尾音被尽数吞下,他情难自抑,侵入了一泽春水……
女子的低吟陡然变了调,化作了一声惊呼,带着难以言说的颤意,恍若黑夜里细碎的泣声。
情之一字,最是酣畅淋漓。
他一遍一遍地吻着身下的女子,不知疲倦不知休……
……
第七九章 
清冉殿。
圣上端了一杯茶盏; 抿了一口这才道; “这苏家的女儿怎么说?”
皇后揉捏着圣上肩膀的手微微一顿,这才道,“圣上; 臣妾觉得这两个孩子感情甚好; 更何况天齐好儿郎数不胜数; 为沐阳另择一个便是了; 又何必非得如此呢?”
圣上却是微微皱了眉; “沐阳她自请嫁入赵家; 甘愿做妾也要嫁给那赵谨,那日你不是也听到了吗?”
“情之一字,唯有你情我愿; 方能始终。赵家那孩子; 心里只有那苏家的姑娘一人,哪能容得下旁人。圣上想要弥补沐阳,尽可以选择别的方式,为何非得如此强人所难呢!”
“强人所难?!”
话一出口,空气里霎时一片寂静。圣上转身,冷冷地拨开了皇后的手。
语调里也寒了下来,“若是朕非得强人所难呢!朕决意如此; 赵家还敢抗旨不成?”
皇后跪在一侧,斜斜睨着圣上手背左侧的一抹青筋。她知道,他每次恼怒,都会如此。
但她内心的惧意好似被这漫长的深宫给消磨得所剩无几了。
余下的; 尽是满腔冰冷与失望。
“赵家世代习武,为我天齐立下了汗马功劳。苏将军更是战无不胜,赫赫威名,响彻边境。你如此逼迫,难道就不怕老臣寒心吗?”
皇后每说一个字,圣上的面色就寒了一分,直到最后,啪的一声,桌上的杯盏被冷冷地挥到了地上。
圣上的目光锐利如剑,直直地射向跪在地上的女子。
他的声调极冷,“皇后,你为何如此向着外人?”顿了顿,语气里多了一层莫名的失望,“朕以为,就算旁人不明白我与阿禹的感情,你总会明白的。”
女子跪得笔直,一字一句道,“臣妾并没有向着外人,不过是想起了过往。如今年纪大了,自己身上未曾实现的,自然就想看着别人实现。”
圣上紧紧盯着女子的眉眼,女子昂着头,一如往日倔强。双眸不似往日那般有神采,直直地看着他。却更像是,透过他,看那个曾经的萧乾。
两个宫人大气也不敢出,烛火的噼啪声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无边的惊惶。
良久的沉默之后。
圣上重新看向地上的女子,“此事,终究是我对不起你。”边说边伸手想要去扶起地上的女子。
皇后却是轻轻地推开了他的手,“圣上,臣妾今日有些不舒服,你还是去别处歇息吧。”
圣上的手顿在空中,好一会儿才慢慢地缩了回去,声音也暗了下去,“那皇后你好好休息!”
屋内重回寂静,一旁的大宫女连忙将地上的女子搀了起来,“娘娘,圣上好不容易来一次,您又何必……?”
皇后不欲多说,只轻轻叹了一口气,“本宫累了。”
烛光浅溯,妆台前,缠绕在檀木梳上的一根白发轻轻晃动,逐渐有些看不清了。
当初也是你情我愿,私许终生,谁知,慢慢就到了这等地步。
她从来就不想进宫当皇后,从来就不想与众女子分享一个夫君。
陆家有女,性子活泼,不拘闺阁,最向往的便是话本子里游山玩水的江湖儿女。
但偏偏,此般她,却落在了京城,投在了显贵家。
八岁时,她开始在宫里陪着皇子公子们读书,因为她爹是太傅。
四四方方的围墙绕成了一块逼仄的天地,困死了后宫里的娇艳百花。
她下了学便去看当时病重的皇后姑母,看着那个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一身华贵的明黄色寝衣,年纪轻轻却像是一个老妪,缠绵病榻,一天之中难得有几个清醒的时辰,如同一朵慢慢走向干瘪的枯花。
那日,姑母精神很好,人也鲜活了些许。她跪在床畔,姑母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她儿时的趣事。模模糊糊地,有些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不要听你爹的话,不要入宫,要嫁给一个真心喜欢你的人。
她当时听不懂这些,却觉得那些话很重要,一字一句便都记住了。
约莫是黄昏的时候,姑母去了。当时,她看着殿中人尽哀嚎,人来人往,那是她第一次看见亲人去世。
她很伤心,是萧乾安慰的她。
她总觉得,萧乾不像一个皇子,瘦瘦弱弱的,待身边的人极好,一点架子也没有。
安慰人时,眉梢间挂着温暖的笑意,眼睛像是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
那时,她就坐在姑母殿中的院墙上,和萧乾讲所有她看过的话本子,与他说着传说中的江湖。
她还说,江南是个好地方,以后定要去走一遭。若是真的如同说书先生所说那般,她以后就待在那里不回来了。
当时月光清浅,明明是萧乾安慰她,最后却成了她絮絮叨叨地说着,他安静地坐在旁边听。
萧乾对阿禹很好,对她也很好,那时候她只见过他发过两次怒,一次是萧禹被当时的太子欺负了,一次则是她被当时娇纵的长公主推进了水里。
那个瘦弱的少年,寄人篱下,如履薄冰。却为了阿禹,为了她,张牙舞爪,以命相搏。
十四岁那年,他说他喜欢她,等她及笄便娶她,说要带她去江南,还说他王府中只会有她一个女子。
但是没等到她满十五,一切恍若都变了。太子被废,皇子们互相猜忌,明争暗斗。
最后,当初众人都不曾放在眼里的五皇子萧乾登上了那个位子。
陆家是功臣,她是功臣的女儿。皇后之位成为了她爹参与夺嫡的理由。
她不想嫁了,却已经由不得她了。
她及笄之日,木然任人将她牵进了马车,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