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鉴宝师》第134章


讲究,董庆怎么能不光火。
他们这样的店,很多东西都价值不菲,哪能随意让人拍照?
那人见董庆气势汹汹,便把相机挂回脖子上,用手把搭在鼻梁上的眼镜往上推了推,然后从外套里边衬衫的胸兜里掏出来一个带着黑色封皮的工作证。
他把那工作证首页打开,对着董庆的眼睛举着给他看了一下,然后就合上揣起来了。
董庆也只看出来是记者证,其他的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他收了起来。
“啥呀,这么快就收起来了,我这还没看明白呢。你想干什么?”
如果这个人带着证明客客气气的过来,说他是记者,想采访采访他们,董庆或者会很高兴,要是有准备时间,他甚至能找套帅气一点的衣服换上,再看看搭配什么鞋,留什么发型好看。万一他照片上了报纸他都能把照片剪下来留个纪念。
可这个人一举一动透出来的是对今古斋的不尊重,踩到了董庆的底线。这时候谁还想着上报纸上媒体出名露脸的事啊?
“我是新晚报的记者,想采访采访你们店,请你们说说关于洛川古玩界在全国古玩界的地位和重要性,还有最近两年古玩的销售情况和藏友们钟爱古玩的类别……关于本行业的前景和一些展望……”
记者正在侃侃而谈,说的一堆空泛的话让董庆听着腻歪,干啥呀这是?你就是个小报记者,整这一套?难道还想在他们报纸上模仿一回新闻联播吗?
他伸手制止,示意那记者别再说了:“我们这就是个小小的店铺,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太大了,我这样的小人物答不出来。不如你去找文物局或者市博的领导谈谈,哪怕是大型店铺也行啊。这些问题问我不合适,抱歉。”
新晚报?董庆知道这报纸,销量不算大,上边有一整版的广告,董庆觉得要是来的人是省报或者市里的权威报纸,他或者能配合一下,最起码那些报纸发出来的新闻不至于把他说的话过分扭曲了吧。
可微小型报纸不一样,为了提高销量,报纸上的内容没法保证的。夸大歪曲事实,断章取义带节奏……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要是真接受他们采访了,等到采访内容一登上去,可能就跟他们说的意思完全是两个样了。
如果在董庆心里给那些没节操的人排序的话,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就算一种。有的记者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区载入或者煤矿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可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个记者董庆印象就不好。
那记者还要说话,叶小池告诉他:“我们老板不在,不接受采访。不好意思,今天有点忙。”说着,叶小池指了指店里等待的几位顾客,示意那记者他们这边还有事要做。
叶小池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起来前几天来退货的女人说过,如果不给她退,她就会联系她的朋友过来采访采访。现在这个人虽然没说他跟那女人有什么关系但是,谁知道呢?
反正这件事不够保险。他们这行声誉重要,如果说,真的想通过采访来提高今古斋的知名度的话,也是要选择权威性报纸来合作的,小报缺乏说服力。
那记者竟没有纠缠,转身就走了。
就这么又过了两天,鉴定会第二天上午九点就要开始了,左煜诚这边已经安排好了让董庆在店里守着,他带着叶小池一起过去,然后由洪哥把叶小池带进去。
鉴定会有规定,每个接到请柬的嘉宾可以带一个晚辈或者朋友过去开开眼界。左煜诚是跟着他三叔左佑真去,他自己并没有收到请柬。
“前两天有人来采访了?”左煜诚从外边回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进来之后,把那报纸第三版朝上放到柜台上给叶小池和董庆看。
采访?报纸?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起来前两天来的那个记者。明明没有接受采访,硬是编出来一份采访稿。叶小池倒要看看这个人是怎么编的,明明他们什么都没说,那个记者却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篇长达数千字的报道来。
粗大的标题第一时间跳到叶小池的眼前,很是能挑动人的情绪,《古玩圈究竟暗藏何种乾坤?今古斋断然拒绝采访又为哪般?》
第191章 目的
“我草泥马,这什么玩意?这损货为什么要这样写?”董庆见了标题,忍不住爆了粗口。
说着他简单给左煜诚说了前天那个记者过来的事。要是平时,这样的事,董庆早就跟左煜诚说了,就算他不说,叶小池要是跟左煜诚单独在一起,也有可能聊到。
只是左煜诚这两天又忙起来,都没怎么露面,所以俩人都没机会跟他提起。
“因为什么?你们看看下边都怎么写的就知道了。”左煜诚随手指了指正文内容,让他们自己去看。
他则抻了抻腰,放松了一下身体,然后坐在一边,好整以暇的泡上了茶。
叶小池没看正文之前,觉得这个记者之所以写这样的报道,有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故意抹黑他们今古斋,也有可能是想借着这次鉴定会的热度刷刷存在感、哗众取宠出出风头。
至于别的原因她倒想不出来,无缘无故的,跟他们结仇干什么?
叶小池朝着正文看去,见这记者写的报道颇有一副为百姓做喉舌,与无良奸商死磕的架势。
看了一段,董庆便嗤笑了一声,骂道:“这狗屁玩意,就是欠收拾。”
不怪董庆这么生气,叶小池也无语,人可以信口雌黄无耻到这个地步,也是开了眼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老百姓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也产生了要求…人民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再加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都对理财有了一定的需求…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如今百废待兴的昌平盛世,购买古董成了一部分人使自身财富得到增值的一种选择…”
不得不说这个记者的笔头功夫还是有的,有点文学功底。看到这里似乎一切正常,可往下看味道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洛川是我国最着名的千年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伴随着收藏热的兴起,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市的古玩店便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个古玩市场,但随着古玩业的兴盛,制假售假,欺瞒哄骗等各种乱像也是层出不穷…”
“…本报记者近日接到市民投诉,说一个月之前她在我市某古玩店以两千元人民币购得一件乾隆官窑青花盖罐,购买后有些问题想要咨询一下,便带着那件青花盖罐去了店里。最后却被店里的销售人员巧舌说动,以原价退了货。”
“这位市民过了几日才知道原因,原来半个月之前,这种乾隆青花盖罐在富时拍卖会拍出了高价,眼看着这种盖罐身价数倍上涨,店家利用这位市民知识量和信息来源与他们不对等的劣势,把那件稀有的盖罐以原价回收,然后又转手一万二千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针对古玩市场的各种乱像,本报记者于周五对我市古玩市场的一些店铺和部分买家进行了采访。大多数买家都声称这里边水太深,处处是陷阱,不适合普通百姓涉足。而部分卖家对本报记者的采访比较配合,唯有那位市民举报的某某斋态度恶劣,直接将本报记者拒之门外,记者想问,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恃无恐的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玩弄普通市民于鼓掌之中,却丝毫没有愧疚之意?造成这些收藏乱像的环节里少得了这种嚣张跋扈的从业者吗……”
整篇报道的右边贴上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古玩市场的全景照,另一张也是今古斋门口的照片,今古斋三个字虽然欲盖弥彰的做了模糊化处理,细心的人还是能猜出来是他们店的名字。
“这丫肯定就是那女的说的那个记者朋友,咱们转手把那个盖罐卖出去的事应该是被那女的知道了,估计那头眼红的不行,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出。”
董庆的话得到了左煜诚的认可,叶小池则说道:“在这个节骨眼,市里很多人都关注着古玩行的消息,他趁机发这种稿子,也是吸引眼球的一种方法,他应该是觉得这件事对他自己也有好处。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写,咱们还真不好分辨,怎么解释都可能被别人说成是狡辩,哪怕把那天在店里看过的顾客都找出来作证也不足信,别人完全可以说那些人是被我们收买的。”
“这个报纸经常发这种虚假新闻,很多人都知道,这事对咱们这或者有点影响,但是关系不大。等把鉴定会的事处理完了再说这件事。”
董庆听了,睁大了眼珠子,问道:“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