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第296章


但太子随手抽了一个字,就被他们说了这么多个字。
而且旁边还有学童在小声补充,刘学瑞一一代为答出,丝毫不乱方寸。
太子很满意他们的灵巧应对,看了一眼字牌箱,犹豫了一下,便没再拿字牌,而是抬头看了看天,忽然出了个对子。
“艳阳当空照。”
学童们明显愣了愣,但很快面面相觑,就在太子正要以为考较失败时,突然一个大约六岁的学童举手。
旁边学童们都咯咯地笑。
太子不明所以,但还是伸手指了指那个学童。
“报告老师!鲜花遍地开!”
“告诉老师,你为何这么对?”丁石头见太子错愕,适时开口。
“艳阳就是红艳艳的太阳,太阳在天上照着。我对鲜花遍地天!鲜花是最漂亮的花,鲜花都在地上开着。”
学童的声音朗朗不断,如珠滚玉盘,毫不迟疑。
“既然这么容易对,为何刚才没人举手?”太子忍不住问出疑惑。
“报告老师,这个对是我们入门学过的,丁老师早就教过了,我们在想要不要把当初对过的再背一遍,这样会不会胜之不武。”
原来是这样,太子突然哭笑不得地指了指刚才对了“鲜花遍地开”的学童。
“那他为何举手了?”
“报告老师,他是二班的,刚刚学。”
“报告老师,丁老师没有教过他,但可能郑老师有教过。”
“……”学童们叽叽喳喳地解释着,若不是现在这表现,谁会想起他们不过是刚启蒙的孩子?
就连太子都忍不住莞尔起来。
被一群纯真的孩子称之老师,应答皆是那么自然单纯。
这就是老三呆了那么久的塾学吗……
突然,他又想到个难题,便大声道:“接着对,我的上联是:一群麻雀小子!”
“……”学童们突然齐齐伸出小手掌捂住了自己的嘴,目光有茫然也有埋怨。
这位老师是在嫌弃他们话多吗,貌似以前丁老师就说过他们,像麻雀一样叽喳不停,聒躁。
“学光捂着嘴,想到下联的赶紧举手!”
丁石头抚额,这帮小子能不能别这么喜怒于形啊。
突然刘学瑞举了手,得到准许后便大声道:“全是九九塾生!”
“……”太子一脸茫然,这样也行?
“咳,全是就是所有的数量了。”丁石头尴尬地咳了一下,在一旁解释。
麻雀小子对九九塾学,理论上或许字义对不通,但麻雀不是指真正的麻雀,而是指聒躁。
但若连着后面的小子来看,就是聒躁的小孩子。
这样刘学瑞的应对就有道理了,对于大人的嘲笑,他的回答就昂然自信的“我们是九九塾学的学生”。
永乐皇帝最先鼓掌叫好,一旁朝臣原本在推敲这样的下对算不算对上了,见皇上已经喝彩,便也跟着附和着称赞起来。
“虽然应对稚嫩,却也是一种回答,对于小学童已是不易,尤其是这敏捷反应,潜力无限。”
太子回味之后也觉得这下联有点意思,原本他出的上联就是为难人的,并不是什么正经上联,也不怪小子这般应对。
正文卷 第781章 亲眼所见
而且从应对上看得出来,学童们对身为九九塾学一员的自豪感。
一个小塾学能培养出这样的自信,这教育方式确实让人期待。
接着太子又出了几个上联,都让学童们对上来了,他看了一眼安静的少年队伍,又看了丁石头一眼,便没有提问少年们。
接着他便退到一边,让丁石头继续展示三个启蒙班的背诗、成语接龙、礼仪、唱歌、游戏、太极十八式。
看到太极十八式,永乐皇帝的眼睛暴**光。
原来她会的不只是四十八式,十八式也是会的,而且早就在民间传播了。
那他这些年辛苦寻找张三丰是为的什么?
永乐皇帝内心一片波澜复杂,面上却是笑意更浓。
最后考较了数学一百题,答中率七成以上。
但这样的表现已经很让永乐皇帝满意,朝臣们亲眼所见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这些学童昨晚才到,朕特意变更了地方让众卿也瞧瞧热闹,赵王妃今天才见着他们,并未与他们事先演练。”
“他们表现出来的,便是在塾学中所学。赵王妃在民间便是这般教导他们,而这种方式,就是赵王妃想推广的九九塾学特色。”
“众卿若无异议,这推行就由赵王实施,礼部、户部、工部配合听调。”
永乐皇帝见朝臣们都在称赞,适时开口。
推行教育是他要做的事情,也是帝王应为天下臣民尽到的责任,但朝中多儒学之士,恐怕意见不同或重视不同,而阻碍这项新塾学方式推行。
但今天之后,这条路就顺畅多了吧。
之后,赵简开口提醒。
“父皇,那边连丁点一起共五十八个少年,去年童试考中二十六个童生,都是儿臣教出来的,不过惭愧,今年院试全栽了跟斗,到底根基浅了,还需要苦读一翻。”
赵简坦然介绍,朝臣们突然表情有些别扭,想笑又不敢地忍耐着。
但缓过情绪,他们对赵王又不得不肃然起敬。
民间两年,教书一年,却教出了二十六个童生,还要怎样?就算是他们去教,也不一定有这硕果。
其实少年队伍有五十九人,其中袁柏是后来转到九九塾学的,今年并未参加科考。
但这不重要,一次考上二十六个童生,足以成为赵简的战绩。
在知道那是复学班,而复学班的意义是在别处上过启蒙几年后辍学几年,再到九九塾学来读书时,便有朝臣问了赵简。
怎么将一个丢开书本几年的学童教到考上童生的。
“四书五经让他们自己读,每天到塾学,我只讲解问题,不会将课上时间留给他们读书本,这太浪费时间。”
“之后便是出题,出策论给他们破题,熟能生巧。我从不在课上带他们读书认字,不会的来问时我再集中讲。”
赵简大说教学方式,完全不解释他只会解决问题,不会教育问题的真相。
看了不同程度启蒙班的教学演示,再听赵简说那二十六个童生的往事,永乐皇帝又让朝臣们商量了一个适应童生级别的策论,就让复学班现场思考破题。
这边丁石头笑得一脸自信。
正文卷 第782章 声名鹊起
“小子们!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吧!结果不重要,你们享受考场的气氛,开开心心应考,见见世面、展示自己的实力就行了。”
丁石头鼓励大家不要被眼前的环境震慑,而影响自己的应考状态。
复学班不比启蒙班的孩子们,他们确实是最紧张的,因为他们已经懂得多,也想得多,也就顾虑得多。
但听了丁石头的话,再看她坦然自在的模样,想到这两年来跟随她读书的往事,大家心里便安定了不少。
她常说,不试怎知深浅?不努力怎知没有回报?万一撞大运了呢?
所以在案桌摆上时,他们便开始研墨铺纸,脑中思虑已渐成熟。
不管如何,认真对待便可,至于结果,对于去年考中童生、今年却全部落榜的他们来说,早已能接受一切结果。
半个时辰后,大家就陆续交卷了,这样的速度,又让朝臣们刮目相看。
永乐皇帝并不急着阅卷,而是现场让朝臣自己推举几个人出来,回武英殿当场阅卷给评。
也无需封卷防范,赵王和赵王妃不参与,其他人都无差别。
大家都认为这样也公平,便立刻推荐了六人出来,收了卷子就回殿内阅卷。
永乐皇帝便说今日退朝,有必须今日处理之政务,上奏东宫。
于是永乐皇帝便陪徐皇后回中宫去了,并且让赵简带那些塾童和少年们参观一下皇宫,再到中宫用膳。
逛一次皇宫,便是永乐皇帝给九九塾学这些孩子的奖赏,不枉跟了赵王和赵王妃这一遭。
赵简便让李坎去传达旨意,又让王全去中宫把小福姐妹带过来一起逛逛。
他抱着小夏儿在原地等着丁石头过来,然后再蒙上一层薄纱,将眼睛恢复到看不见时状态。
因为阳光下,对眼睛刺激会大得多,还是都蒙上为好。
据太医院和孟神医不断用药,大约还要再蒙上一个月,才能彻底摘掉布纱。
这天上午,启蒙班和复学班排着队参观了皇宫各处景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