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503章



方腊喝道:“开弓!”
明教教主的风范是多年练出来的,方才趾高气扬渡河的金兵面面相觑,现出了惧色。
岳飞心中飞速盘算。几个月前就已写信向明教求援,然而方腊此时方才赶来,颇有些危急时刻挟军邀功的意思。但抗击外敌要紧,哪有心思揣测猜疑。
连忙叫道:“方教主来得正好!咱们左右夹击,我冲前锋,把敌人推回河里去!”
有方腊三万人助阵,冰封黄河的缺口终于被堵上。方腊久不经历战阵,大刀一挥,骨节咔咔作响,杀了数人,才找回当年横行江湖的感觉。瞥一眼旁边的奋勇小将,心生感慨,忙里偷闲问一句:“我阿囡——我女儿呢?”
岳飞喊道:“跟武松大哥一道,在京东西路!”
*
十一月初,雪晴。完颜宗翰部将沙古质率铁骑三千,从后方包抄京西北路颖昌府,正撞上在彼负责安置难民工作的史文恭,手下是三千吃不饱饭的老弱病残。史文恭接到张叔夜部队的报警信件,冷笑撇在一边。
根本没派人求援。驱赶着手下老弱病残,山顶积雪中下了剧毒,再勒令己方兵卒百姓躲进山洞。饿了两日,等雪融入水,沙古质的三千铁骑,连人带马,整整齐齐地暴毙在了营帐里。
*
武松手下的兵最杂,但都是熟知底细的老部下:一万梁山军,一万明教军,另有一万田虎旧部,已经训练得有模有样。据守开封东侧,同样是坚壁清野。由于方腊军的意外加入,金军在汜水关折损甚众,神策、神威、神捷三营考虑暂时北退。武松跟身边人商量不两句,下令:“两厢夹击。追。”
不能心软也不能懒惰。五丈河沿岸踏雪作战,愈发孤军深入。旁边跟从做先锋的包道乙都开始嘟囔:“侬不怕伊是诱敌深入之计?”
武松和随同的梁山将领都笑。再追一天,方金芝也疑惑:“这个去处好生熟悉!”
眼前一座大水泊,结了冰,盖了雪,冻住了几艘破破烂烂的渔船。周围枯枝败叶,远远看到金兵在里头安营扎寨。
众梁山好汉冷笑:“他们倒是不知这里是俺们老家!高俅童贯的十万大军,当年都栽在这泊子里了!”
济州府梁山泊内外,到处都是没拆干净的工事寨栅。这才没过两年,勉强好使。将金兵逼退到梁山泊附近,左军寨小路埋伏,右军寨轻骑包抄,黑风口乱石堵死,一直将金军大部队逼到断金亭畔,利用地势差,滚木排钉洪水般砸下来,顿时人仰马翻。
一个漂亮的围歼战。众好汉在忠义堂里匆匆喝了一顿酒,随后又一路金军自德清军而下,这才避其锋芒的退到兴仁府,与张叔夜、方琼带来的义军会合,双方各自喘息了三五日。
张叔夜是昔日的济州太守,过去没少跟梁山泊干仗,尤其是梁山小伙子去济州府扫货快活的时候,那就是跟张叔夜的官兵玩猫捉老鼠,稍有不慎,人头就会挂到济州府城门口。后来梁山势力壮大,又开始跟周边百姓和平相处,积累了相当的人脉基础,张叔夜也就明智地不捋虎须。朝廷的“剿匪”命令下来,派几百兵马,到梁山泊水边摇旗呐喊,做做样子;众梁山好汉也十分给他面子,几艘破船搁浅在岸边,故意让官兵俘获,作为张叔夜往上面“报功”的凭证。
因此张叔夜和梁山,虽然算是官匪不两立的仇敌,可偏还有那么一点点惺惺相惜的隔空好感。
这会子两股兵马会合,大家“一笑泯恩仇”,相互通报了军情。张叔夜忽道:“我义军在来路上听说,金兵三路南下受挫,正派小股部队潜入宋境,试图从后方包抄——颖昌府下辖的十里八乡,是谁在守?最好派人送个信去。”
*
潘小园在京城里读到捷报,眼皮直跳,叫了声阿弥陀佛。
其余的战报捷报,里面地名术语一串,她也并非件件看得懂。全靠中厅里的大地图,慢慢看着红黑小旗交错移动,一点点逼近东京城心脏地带。
倒不必太惊慌。原本的计划,便是将敌军“诱而歼之”,因此时有战略撤退。坚壁清野之下,锁住通向北方的退路,着重消灭金军有生力量。
然而这张且战且退的防御巨网也非全然无懈可击。京畿路东南部被撕开一个口子,越撕越大,到得十一月中,已有彼处难民涌入东京外城,哀叫开门。
潘小园心中一凛,问那来送邸报的传令兵:“那里不是康王和常胜军守卫么!他们兵力最足,怎么这几日节节败退!”
传令兵自然不明就里,白着一张面孔,嗫嚅道:“小的接到战报,便是如此……”
但她也知道,将这战报第一时间送到自己府第上的目的。身为常胜军名义上的统帅,必须对此给出一个解释。
将经济工作暂时交给贞姐、郓哥和燕青。没说两句,忽然有个宽袍大袖的文员小吏前来求见,哭丧着脸自报家门:“下官……下官是翰林图画院的……”
潘小园赶紧把人家请进来。自忖除了当初分派国库钱粮的时候,没怎么跟这拨人打交道啊。
翰林图画院书吏显然是犯大事儿的表情,不敢去开封府,先来潘夫人这儿负荆请罪:“那个、太上皇……丢了……”
潘小园一惊,转头跟燕青等人对看一眼,全然不信:“怎么丢了?”
对方一把鼻涕一把泪,总算给说清楚了。赵佶在翰林图画院已领了几个月工资,一艺在手吃喝不愁,温饱起码不成问题;大家又照顾他,以前跟随服侍的小黄门依旧不离左右;可也正因为此,赵佶对时局的消息比别人都灵通,听说金兵越打越近,别人刚开始议论,他已经夜不能寐;别人刚有些着慌,他……
潘小园目瞪口呆:“……跑了?”
在几个贴身小太监的帮助下,收拾细软,已经溜出了东京陈州门,脚打后脑勺,一路往南避祸去了。第二天早上,大家见他没来“上班”,这才发现了一片狼藉的宿舍,还扔着两盒没来得及打进包裹的画笔颜料。
她沉住气,安慰一句:“这事怪不得你们,他是大宋国子民,脚长在自己身上,要去哪儿都是他自由。”
但太上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万一迷路受难,倒是有些风险。
想了想,又说:“去通报宗泽老相公,严查往北的关卡哨卡,不能让太上皇跑到战区去。万一让金兵逮着,以此要挟忽悠百姓,可就不妙了——算了,我自己去说。”
燕青:“我陪你去。”
燕青被她牢牢的管控在身边。以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早就成为各路军马之间的万金油,有他帮忙刷脸说话,省不少事。于是赶一辆车儿,没几步路到了开封府,正赶上另一个传令兵来送战报。
“报——”小兵口中带着哭腔,“应、应天府失守,常胜军溃败……康王、康王受伤……乞求支援……”
潘小园整个人从上往下的一紧。拔腿就往里面跑。让燕青一把拽住。
难得跟她霸道一回:“慢点!是想摔出个好歹来吗?”
她摸摸自己肚子,接受批评,一步步走到宗泽的议事堂去。已有衙役飞奔传报,几个婢女奔出来扶住。
堂里已坐了一圈文官武将。赵楷居然也在,一身长袍便服,见了她一挥手,表示免礼。
气氛阴沉沉的。半天,赵楷才说:“康王是朕兄弟,现在却报受伤——你们就是这么安排的?”
以九五之尊的身份来看,语调已经很客气了。
潘小园轻轻咬着牙齿,决定先不把太上皇逃出京城的消息说出来。
因此这次派可靠之人指挥,把他们顶在最紧要的前线。熟料其余军马尚且没现败象,常胜军倒有一触即溃的架势,让金兵撕开缺口,直取京畿路!
离得最近的是武松的部队,但若要前去救援,也至少要三日的工夫,且是拆东墙补西墙,并非上策。
朝宗泽征询看一眼,开口:“常胜军的实力我是见过的,不可能节节败退那么快。也许,也许是康王……”
明白人都知道她的意思。也许是赵构急于建功,急躁冒进,以致受伤呢?
赵楷不悦道:“可是常胜军丢了应天府,总不会是康王害的!我早就说,这些异族军兵不可信,不能让他们防守南京城!你们赶紧想办法!”
当初亲口给史文恭封官的也是他,现在第一时间怀疑“异族军兵”的也是他。大家也知道他是关心自家皇亲骨肉,没人不合时宜的劝谏他的自相矛盾。
一屋子人沉默地传阅着战报。都知道常胜军实力最强,和梁山、明教精锐不分伯仲,人数上又占绝对优势,又是一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