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农女当家》第179章


家本色不变,这也让大王庄里的人都高看了老王家一眼。
至于高氏时不时地带着丫头在村子里找同龄的妇人,多少有些得意,不过,大家看在一家子人都挺好的份上,也没人和她计较,何况也是近六十的人了。
这天,静安王爷派出的大红媒终于进了仲秋家的家门,而此时,仲秋家也正有一个媒人在呢。这个媒人是谁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就是胡斐家派出来的第三次的媒人,胡斐像了心似的,只要仲秋还没有答应嫁给别的人家,他就会派媒人过来说亲,直到仲秋答应为止。
而在说亲这段时间,竟然不再登仲秋家的门。
仲秋现在也正苦恼呢,胡斐不但派媒人来,连李寡妇都亲自来过一回。言辞很是恳切,让方氏很是感动了一把,回头就开始劝仲秋。
第152章 求亲成功
方氏心软,看在胡斐这些年的份儿上,而胡斐这个人真心说起来,不错的一个小伙子。住的又近,就是她想闺女了,直接抬脚,坐自家的车,不用半个时辰,就到地方。
最让方氏心动的就是李寡妇亲自来的说的那番话,方氏这才动了心思要劝仲秋的。
李寡妇也知道,现在仲秋一家子的情形和几年前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眼看着王家的老三考上了秀才,又去了县学,而仲秋家也日子越过越好,李寡妇就有心要再登王家的门。
这回倒不是娶仲秋做童养媳了,而是真的想求仲秋做她们家的媳妇。
主要是,仲秋一家子来钱太快了,连他们村子的人都跟着借光,这要是把人娶到家里来,那钱还不是伸手就来嘛。
不过,李寡妇因为年轻就守寡,她对这个儿子可是真当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的对待。
并不溺爱,而是一边管着家一边教胡斐人情啊,钱财啊。虽然小女儿是最小的,可是家里最受庞的却是胡斐。
等到王兴文家的两个小子相继都读书去了,李寡妇的心就更往仲秋家里使。
本来想着求一个姑娘做媳妇的,可是提了亲,让人家回绝了。李寡妇觉得有些没面子。
自己的儿子多好啊,能种田能读书的,而且,长得也好,白净净的,身体还好。
再者,她们家也是小富,吃穿都不愁的。
这心思的别扭还没过去,就听儿子说,和那三丫头的哥哥成了好朋友,而且,也见到了仲秋。从儿子的嘴里,李寡妇听到的都是仲秋的好,没有一点不是的地方。
李寡妇心里就有些不自在,自己养大的儿子,现在还没有成年就被人家姑娘给勾走了魂儿了,以后若是要娶了媳妇,她这个娘还有说话的地方吗?
心里对仲秋的热络就冷了下来,正好,人家回绝了她家的提亲,李寡妇借此机会,就再也不给胡斐往仲秋家使劲。
可是,事情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李寡妇正想着要等着儿子成年之后,给他说个比仲秋好的姑娘做媳妇,没成想,老王家又出了一件喜事,人家三丫头和京城里的大家公子签了契纸,把山脚下的那百亩地都买成了自己的,一下子,人家的家底和她们家一样了,甚至还比她们家的多了。
紧跟着,仲秋家又看上了她们地里卖的那四十多亩地,让她又小小地吃惊了一把。
这家人赚钱的速度忒快了,不行,这个媳妇还要再看看才成。
就这样,一年跟着一年的,随着京城里的两位大家公子的身份渐渐地浮出了水面。李寡妇没法淡定了。她竟然比儿子还着急起来,这急也没用,人家仲秋家放出话来,不到成年不提亲。
李寡妇歇了心思,却鼓励儿子没事就往仲秋家里跑,但一定要有礼有矩,绝对不能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胡斐本来就是被李寡妇教出来的,自然知道礼节这些事。不用李寡妇叮嘱,自己做的也好。
随着子滨考上秀才,李寡妇这回对仲秋这个媳妇是势在必行的架势了,每天都努力在儿子的耳边说些利害关系。
这一转眼的功夫,仲秋已经及笄了,李寡妇这回没有着急着说亲,而是提了小礼过来串门儿,顺代着就把事情弄清楚了。原来,人家姑娘要等到十八岁才说亲呢。
虽然岁数晚了些,可儿子才比仲秋大三岁,完全的没关系。
可是,随着这武子聪世子住下来,李寡妇是真的有些着急带上火的。忍不住又请了官媒去提亲。结果自然是,人家不同意,给打了回来。
李寡妇一下子就有些起不来床了。她心目中标准的好儿媳妇,看样子是要落到人家王府里当王妃去了。
李寡妇要强了一辈子,到末了,为了儿子,是真心的上火。
胡斐心里也有些难过,一直觉得武氏兄弟的身份和仲秋差得太多,不大可能会成功的,可没想到,这次京城里来人,竟然还是宫使,直接把人都带走了。
等到回来的时候,胡斐就更加地不淡定了。几乎天天都来仲秋家,和子滨商讨仲秋的事。
子滨对胡斐是真心的想帮忙,可是,他也做不了妹妹的主。
正好,赶上了武子仲请了媒人来说亲,胡斐自然敢不甘落后,直接把现在的媒人请了来,和武子仲的媒打了擂台。
谁都说自己的人好,各种的好,两个媒人差一点打起来。这镇的上媒人一点也不惧京城里来的官媒。
人家那叫地方,叫地头蛇,京城里来的怎么着了?不就是帝都嘛,那远,自然不会让步。
方氏被两个媒婆弄得是答应了哪一家都不好,可是不答应吧,她也真的却不过这两个媒婆的热情。
正赶着仲秋从地里回来,看到两个媒婆在家里。一问,才知道一个是武子仲请来的,一个是胡斐的。
胡斐算上这次,已经来三回了,仲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而方氏劝过仲秋,说李寡妇的诚心。
仲秋不能说没往心进而去,但是,对寡妇的儿子,她还是有心结的。
现在武子仲也派了媒婆过来说亲,说实话,仲秋还真有点意外的。
在京城里,两个人都那副样子,一点也没有要说亲的意思,看样子还在等两年之期呢。仲秋也没有心里准备,不过武子仲既然来说亲了,她自然也不会把媒婆赶走。
不管成与不成的,她总要给人家一个交待的。
既然自己的条件都放在那里,现在皇上也插了手。那仲秋也没再不好意思,直接把自己的条件说了出来。
一,就是不能娶小,娶小也行,如果自己到四十岁上还没有孩子的话,可以娶。
二就是,她成亲后,还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会呆在家里做一个闲妻。
三,生意她还是要做的,而且,注定是要抛头露面的。
仲秋说了这三点,让媒婆回去问自己的委托人,如果都答应,那么,就看个人的表现了。她看哪个人顺眼,她就嫁给哪个,但是有一点,自己的嫁妆不计在夫家的财产之内。
仲秋几句话,就把媒婆都打发走了。回头看向方氏一脸不赞同地看着她,笑了:“娘,您这是怎么了?”
“这是你一个姑娘说的话?传出去还有谁敢娶你。”方氏瞪了一眼仲秋,很是不愿意自己的小丫头这么个性子。
现在家里,就仲秋和子滨在,她虽然已经当了外婆,可是,还是最操心这个小丫头的。
“娘,难道你就由着她们在这里烦你呀。”仲秋坐下来,拉着方氏的手,摇啊摇的,“我这不是为了让娘你省心嘛。”
“想让我省心,就早早地嫁出去。”方氏不理仲秋。
“快了。”仲秋想着,自己现在已经十六岁了,要是十八岁成亲的话,也不算太早,还勉强可行的。
只是,她这次从京城里回来,想着趁着自己还没成亲,应该到处去转转。
穿越一回,总是要对得起这第二次的生命吧。
不过,这事绝对不给和她娘说,说了,她肯定走不成。
“你这次要好好地想想,娘也不干涉你。不过,娘的意思,还是嫁得近一些,免得娘想你,又看不到你。”方氏看着小姑娘这几年来的变化,深知小丫头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自然也知道,仲秋和别的姑娘不同,她不赞同,可也不会强烈地反对。
“我知道了,娘。”仲秋想了想,对方氏道,“娘,这几天你给小五儿做些夏衫吧,他在京里可不敢在家里住得舒服呢。”
“真是的,我都想进京去看看他。只是这路啊,太远了。”方氏心疼小儿子,那个小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