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第213章


这真是可喜的事。
又,据《枕鹤记》专门章节记载,秋妃办学教习之余,夜以继日,整理编撰谢公子的文选。
撷骊阁的成稿被烧了,但谢公子随身所带的书稿,乃是修改了十几遍的草稿,一直珍藏在枕席之边,不曾散佚一页。
秋妃足不出户,除了教习,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抢救性的整理文选之中。
三载初成,五载成书。
由于过分辛苦,工作量庞大,秋妃的眼睛也几近失眼,腰弯的再也直不起来。
头发花白。
著书立说编撰文选,是多么熬心血摧人老的事情。
比起秋妃在宫中的诗作,后期的诗文,这一切的一切,与秋妃对文选的贡献来讲,小如草芥。
真否?
假否?
杜撰?
编造?
亦真亦假。
秋妃值得江洲的后人给她立碑造像。
就凭这一点。
唐老斋在《枕鹤记》里注入了很多情感,他隔着两千年,仿佛认定秋妃是他的知音。
为她的辛苦。
为她的贡献。
为她晚年的清苦。
只是,又有多少人像唐老斋那样真正潜心去研究秋妃,承认她的功绩。
可是,为什么石碑沉入天坑?
为什么大雨不止,天坑作祟?
谣言四起。
人心惶惶。
而世人最恶俗的对女人最有杀伤力的是,女人的爱恋。
秋妃是一个随性的人,又多有才华,更加率性耿直。
宫中那样的情形,不争不谋,只能死。
可是,流言像河,一直在淌。
陈辰写完这章,长长地嘘了口气。
在秋妃一代,有个著名的诗人,姓管的,曾经受到宫中乐伎班女人的拥戴。
凡有水井处,皆咏唱管生的诗曲。
但后来,这个唯美且娇嗔男诗人,却写了一首长诗,讽喻秋妃老矣,普通相貌,粗布裙衩,不值一睹。
一个写诗的男人,官做得虽然不大,但也在京都混着。
在脂粉堆里讨生活,对秋妃也只是以相貌如何评定。
可见其格调不高,品位俗气。
其话语也多不可信。
大概是因为,他就是史书里记载,专程慕名从京都赶来渚地,屡屡求见秋妃而不得的人。
所以,才泄愤作诗,说秋妃普通长相,穷困潦倒。
又,管诗人的序言里,传秋妃在某年秋天的初七之夜,一头扎进谢大公子的坟茔,不日有蝶双双飞去。
从此后,秋妃与谢颐化蝶的传言,不绝于耳。
虽然后代屡屡有人出来辟谣,但负面影响过于庞大。
秋妃是蝶族,谢公子化蝶,这种传言,百姓也许传为美谈,但细想,终究是非人类,是异象。
谁又愿意死后,被人说成是异类。
蝴蝶再美,也是不行的。
江洲水多,常年多雨季。
湿气重,人多不寿。
在廖梅如做副市长阶段,谣言一度四起,蝶族一说又暗中泛滥。
一本《枕鹤记》,道不尽的秋妃三生三世。
一本《枕鹤记》,多少离愁别恨。
陈辰掩卷,一时迷失了自己。
她想到过在波士顿认识的颜涓若。
无奈,听唐念约说,涓若已辞去美国的工作,回到了京都,与他多年前认识的女友结婚了。
陈辰知道一个秘密,她想通过解开这个秘密,告诉唐念约,唐老斋除了《枕鹤记》之外,做的另一个局。
这个局破了,故事才算完。
可是,陈辰与唐念约之间,似乎缘分也浅。
陈辰如果要到答案,她是不是愿意与唐念约分享。
而对唐老斋经济情况最了解的涓若,以他孤傲吊诡的个性,他是不是愿意与陈辰多言。
三个月后的京都晏府,朱绣推着两只大尺寸的箱包回到了晏家。
据她自己说,她休了隋廉。
为什么?
晏瞳其时已有孕在身。
朱绣眼睛喵了晏瞳一眼,这一眼,像一根细长的针,直刺过来。
是不甘心?是嫉妒还是痛!
☆、末篇 落幕
这年的秋天来临时,旻元寺在大和尚裴宗的主持下,重新振兴。
裴宗不喜欢朴树,爱那些秋天开始黄了叶子的银杏。
银杏小道通往山脚,秋风一吹,满眼通黄,僧人走向山脚,像走进一幅金色的画。
很安静。
历史上的旻元寺,在江洲的泽心岛,远离市区,不染红尘。
鼎盛时期的旻元寺,出过不少高僧。
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法堂,藏经阁等一批楼堂。
法界*,人天瞻仰。
每逢法会,僧人便早早起来撞起晨钟。
寺内的大和尚穿着黄色僧袍。
斜系百寿主衣,率领身穿玄色僧衣、斜系袈裟的僧侣进入大殿。
众僧手执手鼓,木鱼,禅钟等法器,相对分班站立。
大和尚洒净拈香,引磬一声,于是众乐齐作。
在梵音奏鸣中,僧众唱赞念诵经文,其声悠扬起伏,犹如潮声。
在念佛声中,不时叩首拜佛,行礼如仪,一派*肃穆。
可惜旻元寺毁于火灾,至今只剩下一座空殿和少数厢房。
(此段为唐老斋版本《枕鹤记》,史上,到了晋一代,山中多庙宇古刹。至于像上段这种描述,似乎过于华丽。毕竟秋妃的时代,和尚们似乎还没有穿上如此华丽的黄色僧袍——————一朵注解)
这年的秋天来临时,旻元寺在大和尚裴宗的主持下,重新振兴。
裴宗不喜欢朴树,爱那些秋天开始黄了叶子的银杏。
银杏小道通往山脚,秋风一吹,满眼通黄,僧人走向山脚,像走进一幅金色的画。
很安静。
木鱼声声里,有谁的心事。
又,哪一记木鱼声,顺着风吹,传到人的耳朵里。
那个敲着木鱼的是裴宗吧?
据说,他品德端正,禅学精深,目光深隧。
这一切,只是裴宗的职业。
最要命的是他年纪轻轻,身材风流,相貌英挺,唇红齿白。
最是那浅浅一笑,意味无穷,却又仿若轻风吹起涟渏。
这个?
这个才是要命的。
(以上版本为春山一朵的,是为江洲近况。罗莉到了江洲,时局流年不利,从高原之巅来到低海拔地区,佛法无边,罗莉知道一个有信仰的人是可以教化的。一个有的畏惧的民风是可以教育的。但鉴于她特殊的身份,是国家干部,唯物主义者,当政者。所以,她不能亲自督办旻元寺的建设。
但结果如此,她是相当满意的。
至于说裴宗和尚唇红齿白,这出自于寺庙开门那一天,山门口拥来无数看客,潮水一般。看客们夹杂在香客之中,有人说,呵呵,裴大和尚是个青年高大英武之人,许多人是看抱着看明星一般的态度来凑热闹。言下之意,这个裴大和尚荷 尔 蒙满格,更有人说他唇红齿白,是个小鲜肉。哈,这是媒体人说的。经营自媒体的算不算是媒体人?
但裴宗笃信佛教,这点才是硬条件。
长的好看,这,也许是香火旺盛的原因之一吧。
但,已经遁入空门,一心皈依佛门,又哪里会被英挺男人{和尚也是男人}迷的乱七八糟,可见,进寺庙的除了烧香,还有看景观人的。这年头,人们总是更为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钟嵘《诗品》里的一个境界,委婉,估计快要被人们厌弃了。委什么婉,不就是扭捏作态吗?装的。——————一朵又注解)
江洲的秋雨啊,才入秋,雨下到昏天黑地,悉悉瑟瑟,雨丝风片,飘一阵,歇会又飘一阵。江洲的天气热衷于上雨。
也许与山川地形有关吧。
一刻也不停,仿佛雨在赶路,又有什么雨神一类的在挥着鞭子赶着。
秋雨,性子急了点。
秋,成熟的秋大可以从容的。
从容不迫是一种淡定的美。
秋不是最有诗意的吗?
好吧,江洲虽然重回泽国,却也没有出什么祸事。
这就阿弥陀佛了。
秋妃的汉白玉雕像放在市中心的老秋妃园里,置于湖心岛上,隔着秋荷,听听那些冷雨,有些诗意。有些失落。
秋,就是这种调子。
让人想起岁月久远的东西,故人,故乡,往事,曾经的恋。
在宜侯巷的这一头,巷口直接与繁华主干道连着的这一端,是颜涵珍的珠宝首饰兼特色商品店。
在实体店纷纷倒仆的电子时代,这个特色店,生意异常红火。
朱绣离开江洲,去了马来西亚做富少奶奶。久而久之,这边店全交给了颜涵珍。
妖娆还在店里,后来,有个家境不错的公子对她穷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