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田园》第171章


“咱们回去吧。”
“不想多呆会儿吗?”
“不用了,看一眼就好。”
两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没有遇到任何“故人”。
到了僻静处,在小阿润确定没有问题后,闻润将车子从空间移出来,往县城驶去。
“诶,你说今天咱们怎么这么容易就过关了?”苏念贞坐在副驾驶座上,吃着零食,好奇地问道。这问题憋在她心里好久了,刚刚因为要回到离开多年的家,心里有些小激动,就把这个问题暂时抛到脑后了。如今了结了心愿,终于有闲心八卦了。
“估计跟闻华有关吧……”
闻润猜得确实不错,闻家夫妻俩对苏念贞这个姗姗来迟的儿媳这么友好,还真多亏了闻华。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闻润再怎么出色,毕竟远在京都,看不见摸不着的,闻华的发达却是在眼前的。因此在闻家夫妻两人眼中,闻华的威慑力可比闻润强多了。而且,闻华的堂哥还成了村支书!在那两口子眼中,闻华一家可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肯定得罪不得。
闻华也是个通透的,得到创业基金轰轰烈烈铺开事业版图后,声称看在闻润的面子上雇了闻润的生父闻长兴当了养猪场门卫。一个月开一千多工资,活儿又轻松,可是村里好多人都眼红的。这一千多的工资对于虽然女儿们都成了家,儿子也立了业,看似没什么花钱地方的闻家,却十分重要。
“你赡养费不是提高到每年五万了吗?家里还缺钱?”他们现在手里不缺钱,闻润也不是小气的人,可怕给太多养大了那些人的胃口,他最终将赡养费定在了每年五万。按理说,对于消费水平不太高的农村老人而言,一年这么多钱绝对是够花的了。
“他们还要养着宝贝儿子呢!”有人工智能这个八卦小能手在,闻润就算没有主动调查,也知道不少其中的内情。
“哈?闻耀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是在做证券吗?还啃老?”就算不喜欢闻耀那个人,苏念贞也不得不承认,这人智商情商都够,在职场应该算是比较混得开的那类人,按理说不该伸手跟父母要钱啊!
“充大款呢,听说女朋友家世不错,花销比较大。”
两人闲聊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县城。
将近十年没回来,县城已经大变样了。昔日繁华却略显破旧的老街焕然一新,街道旁高楼林立,街上随意摆放的小摊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干净的店面。好在一高的校址并没有变,有些懵的两人倒不至于完全找不到地方。
看着变得阔气了不少的学校大门,苏念贞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决定不进去了。之前她以校友的名誉给学校电脑室捐献了上百台电脑,她曾经的班主任,现在学校的老校长,还亲自给她打电话感谢来着。她现在要是进去,少不了一顿应酬,弄得大家都麻烦,还是算了吧。
大概因为高三生还在补课的缘故,校园旁小巷子里还有好几家小吃店没有关门歇业。苏念贞看她印象中特别好吃的那家一年四季都生意火爆的卖凉皮的小店还开着,不由兴致勃勃地拉着闻润走了进去。
“哎呀,这不是小闻吗?老吴,快出来,小闻来了”没等苏念贞开口,看上去发福不少的老板娘见到闻润,先热情地迎了上来。
“刘婶儿,您还记得我啊?”闻润显然也有些意外。
“哈哈,像你这么俊的小伙子可不多!”
老板老板娘都是爽朗的人,看到昔日在他们店里打工的俊小伙儿,乐呵呵地唠个不停。而他们的儿子,如今小店的大厨,则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们。
不多会儿,胖乎乎的老板亲自上灶,给两人一人炒了一大碗米皮。
“唔,还是这个味儿,我吃过不少凉皮米皮,还是你们家最地道!”苏念贞感叹着,当年她读高中时,可没少照顾这家生意。不过,老板娘显然比较偏爱帅哥,对自己这个常客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哈哈,姑娘以前也来我家吃过?”
“嗯,我以前在一高读书,常来你家吃。”
“小闻可以啊,娶了个高材生!”在县城乃至他们全县的人看来,能进一高,就已经一只脚迈入大学了,妥妥的高材生。
两人正跟老板老板娘聊着,站在一边一直没怎么吭声的小老板突然问道:“请问,你是苏念贞吗?”
“啊?”苏念贞抬头看了小老板一眼,好像没什么印象,应该不是自己的同班同学,不由面带疑惑地问:“是啊,你是?”
“我是林木子的同学,她中考后办谢师宴的时候,咱们坐在一桌,我当时是个大胖子……”
“真巧,林木子现在怎么样?我们好久没联系了。”苏念贞对什么大胖子没印象,不过能打听到林木子如今的情况,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她呀,貌似家里出了点事,我也很久没跟她联系过了。”
“出什么事了?”
“我也是听人说的,好像是她爸有了外遇,小三抱着儿子找上门了,然后她妈妈要离婚,闹得挺大的,听说上了法庭。最后她爸爸因为这事儿被免职,她妈妈没多久也辞职离开了……”L
第一九六章
听了小老板道听途书的传言,苏念贞有些唏嘘,没想到期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不过,以她对赵阿姨的了解,那位典型外柔内刚的坚强女性,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最疼爱的女儿受委屈的,所以她并不是很担心赵阿姨和林木子母女俩的生活。
美美吃了顿地道的炒米皮,苏念贞跟闻润告别小店老板一家,慢悠悠地走向她高中三年的住处。只是她的方向感比较差,走到岔路口的时候,怎么都想不起来应该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好在闻润曾冒着酷暑严寒,一次次来这边给闻耀送换洗衣物和吃的,记性比她好多了,牵着她三拐两拐就找到了地方。
遗憾的是,昔日那栋掩映在粗壮大树中的五层小楼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看上去有九成新的教学楼。
“一高发展得挺好,教学楼都扩建到这儿了啊。”苏念贞站在围墙外感叹,作为校友,她对一高的某些公开的秘密还是有些了解的。看着这栋游离于主校区之外的教学楼,她很容易就猜到,这应该是一高用了“窝藏”高四学生的复读生专用楼。在她上学那会儿,当时对复读生卡得不太严,复读生跟应届生没什么两样,都是在一个起点上竞争。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他们县城这招儿“移天换日”玩得依然顺溜儿。
没见到想见的人,可苏念贞并没有觉得太失望。她相信人和人之间的相遇需要缘分,她这次错过了那些人,大概说明他们之间的缘分还不够吧。
“咱们回家吧。”
“好。”
车行了一夜,在腊月二十八的清晨,两人终于到了家。
“还是家里好啊!”蹬掉鞋子,直接穿着袜子走在略有些暖意的地板上,苏念贞恨不得蹦几下来发泄心中的快乐。
“那今年咱俩在家过年好不好?等大年初一再去给两老拜年。”
“好啊~”在自己家,就算偌大的房子里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人,也一点都不觉得冷清呢。
他们不讲究什么传统和规矩。过年跟平常一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两人独自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就这么平淡却温馨地过去了。
过了年。大家都长大了一岁,安安乐乐两个小不点儿,也已经到了三岁,转眼间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因这两年附近景区的发展,孔氏古村也越来越出名。成了附近城市年轻白领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村里有了钱,各方面的设施自然也渐渐跟了上去,不止幼儿园,连昔日废弃的小学也拆了荒废的建筑,在原址上重建了新教学楼。
姜家老两口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却没想到在这把年纪赶了一趟时髦,燃烧起了蛰伏几十年的雄心壮志,真心把网店当成事业来经营了,自然不舍得随意离开。可又不放心两个孙子小小年纪就在城里读寄宿学校,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让他们在村里读幼儿园。
手里有了钱,心里就有了安全感,两老也是想开了,没什么事儿比过得开心更重要。村里幼儿园可能是不如城里啥双语的教得好,可才那么大点儿的孩子,能指望他们学多少?不过是和同龄人在一起,跟着老师傻玩儿傻乐罢了。
新的一年,念念科技酝酿了一年多的项目到了关键时期,大家都格外的忙碌。
连苏念贞也不例外。她作为此次项目的骨干成员,所承担的任务量比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