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xi)》第151章


说着,曹丕便在桌上摆出了几枚由东吴铸造的货币,名字叫做吴币。
曹魏的官员们,虽然听说过,但是他们中,却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吴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吴币的精良程度,远超在江北一带的世面上流通的货币,若是真发行到江北来的话,只怕江北的百姓们,都会对吴币爱不释手,那么曹魏一方的五铢钱,又被置于何地呢?
曹丕道:“东吴的孙仁,在送来吊唁信的同时,也送来了这几枚新币,说是新币质量上乘,希望在江北一带流通,还请魏王恩准。孙仁所说的话虽然谦逊,但是谁都知道,她这分明是在考验孤的忍耐能力,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孤又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原来曹丕的愤怒,全在孙仁送来的这几枚货币,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曹丕若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怕自己心中也会过意不去。
因此曹丕才会想要征讨东吴,东吴乱了章法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曹丕必须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扫清障碍。
不过,曹丕要军队进攻东吴的事情,最终没有能够成行,而他自己所密谋的又一件大事,却在紧锣密鼓的运筹着。
建安二十一年,六月。
就在曹丕刚刚接任曹操的位置的三个月之后,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
兴盛了四百年的汉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消息传到四方,四方百姓都议论纷纷。
曹丕的行为,虽然是改国异号,但是却是走的禅让的途径,让天下人都认为,汉献帝是主动将皇位让给曹丕的,这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康,并非是被曹丕所逼迫。
因此江北一带的百姓,对于汉献帝的退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要安安生生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可以了。
不过在东吴方面,群臣们却是议论纷纷。
张昭道:“曹丕倒行逆施,名义上是献帝禅位,但实际上却是他所逼迫的,如此不诚之人,怎么能够登上九五之位,依老臣之见,应当立即出兵北方,将曹丕从皇位上赶下来,恢复汉家天下,这样,主公便能成为汉室的大英雄,从此富国荣华享之不尽。”
“……”
张昭的此等建议,孙仁却无言以对。
张昭毕竟是老臣,他的诸多观念,显然是有一些迂腐了,因此孙仁也不好去责备他,而是询问群臣的意思。
只听得鲁肃说道:“主公,后汉不足以兴盛,是因为**滋生,因此,曹丕篡汉,也并不为过,对于天下百姓们来说,能否过上好的日子,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至于坐在龙椅上的人究竟是谁,他们又何必去过问呢?
依微臣之见,我东吴可对此事不闻不问,若刘备想要出兵征讨曹丕,那我东吴只管借钱粮于他,任凭刘备和曹丕拼的你死我活才好!”
对于东吴来说,是否忠于汉室,这倒是有所说辞的。
比如说,东吴私造货币,这对于汉室来说。就是一件等同于忤逆的事情,连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东吴方面又怎么会被曹丕篡汉的行为所激怒呢?
反倒是刘备方面,他身为刘皇叔,自然对汉室是忠心耿耿,一旦汉献帝被迫让位,那么刘备定然会有所行动。
对于东吴来说,虽然出兵江北欠缺理由,但是刘备的理由可是非常的充分,关键是刘备这位刘皇叔。是否会毅然攻打曹丕?
孙仁道:“现在刘备已经取了汉中之地,距离曹魏的核心城镇,就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刘备想,就一定会去攻打曹丕的,只不过,以刘备现在的实力,他要攻打曹丕,实在是有些困难。”
孙仁也举棋不定。群臣们议论纷纷。
见群臣们再怎么商议也商议不出一个好的办法出来,孙仁便也只有将问题抛给杨林。
孙仁问道:“杨林,你怎么看?”
杨林向孙仁深深的鞠躬,道:“主公。以微臣之见,让刘备去攻打曹丕,断然是不可能的。”
孙仁奇道:“杨林,你何处此言呢?”
杨林道:“虽然大义当前。但是刘备这位刘皇叔,却并不一定要出兵曹魏,其原因。在于刘备手下的谋臣中,也有深谋远虑之人,这些谋臣,是断然不可能让刘备被我东吴再次利用的,他们只可能劝刘备切勿轻举妄动,若是要进兵江北,必定要东吴先动手。
当然,对于这场战争是否能够取胜的疑惑,也左右着刘备的决定,纵然是刘备心甘情愿的被我东吴所利用,但是一考虑到曹魏的兵力强劲,手底下猛将众多,刘备孤军深入,又在别人的地盘上,其取胜的几率非常小,所以,刘皇叔是不会出兵曹魏的。”
杨林说得头头是道,令在场的诸臣们信服。
不过杨林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重中之重,只听得杨林说道:“主公,还有一点,也是刘备不可能进攻曹魏的原因。”
孙仁忙问道:“究竟是何原因?”
杨林又道:“现在汉献帝被迫退位,被封为陈留王,若是刘备攻打曹丕,其名义,必定是要将陈留王再次保为汉室的天子,可是,你们认为,刘备是这样的人吗?”
群臣顿时陷入沉默之中,刘备他虽然名为皇叔,虽然名义上仁义道德,其实他的所作所为,却根本是厚颜无耻。
就拿荆州来说,这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土地,刘表逝世之后,便将荆州传给了刘琦,刘琦在赤壁之战后,原本可以重振旗鼓,但是却不想久病缠身,因此没过多久就死了。
无论刘琦的死因是否与刘备有关,总之,刘备在之后的表现,根本就不太厚道了。
他以刘琦的名义,攻占了荆州的土地,但是日后,却自封为荆州牧,并没有见荆州的土地刘备刘表的子嗣们。
因此,从荆州的事情中就能够看出来,刘备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汉献帝而战的人,所以,杨林便有了如此的推断!
杨林道:“依微臣之见,刘备是不可能出兵曹魏的,因为出兵曹魏,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利益,而刘备本人,倒是可以利用汉献帝被迫退位这一点,再多做一点文章。”
孙仁问道:“刘备会做些什么文章呢?”
杨林又道:“刘备自命为汉室宗亲,自然会对汉室天子的宝座有觊觎之心,若是汉献帝不在了,他定然会将汉室天子的名号给夺过来,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汉室的都城却是在成都了。”
所谓一言点醒梦中人,东吴的群臣,经过了杨林一系列细致的分析之后,也终于明白了大势。
刘备此人,让他去向曹丕发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一定会借着汉献帝被迫退位的机会,使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的!
第二十五章称帝
孙仁笑道:“杨林,照你这么说,刘备是想称帝?可是依他现在的实力,他有这个胆子吗?”
虽然杨林瞧出了刘备的目的,但是孙仁与朝中诸臣却实在不愿意相信刘备有此野心,要知道,现在的刘备才刚刚经历了蜀中的蝗灾和长沙之战的大败,又失了荆州,其实力已经大损,就算取得了汉中,也改变不了蜀中靠东吴的接济才能够存活的事实。
不过杨林却道:“主公,微臣并非危言耸听,刘备此人,就算失势,他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人脸皮甚厚,若是想做的事情,就算被人指责,也会去做的,再加上,刘备占着大义上的名分,因为他的身份是汉献帝的叔父,也就是皇叔,算是汉室的宗亲。”
的确,刘备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他毕竟是汉室宗亲,一旦振臂一呼,想必那些汉室的遗老遗孤们,一定会纷纷响应的。
孙仁问道:“既然如此,杨林,依你之见,我东吴应当如何是好?”
杨林道:“当下我东吴,只要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若为了曹丕霸占了汉家天下,就出兵相攻的话,是只有害处而无益处的,微臣赞同子敬的话,若是能令刘备进攻曹魏的话,对我东吴是最有利的,我东吴大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而子敬的想法未免太过一厢情愿,刘备不可能会因为汉献帝而出兵的,不过,我东吴,倒是能够投石问路一番,主公不如修书给刘备,就说我东吴看不过去曹丕吞并了汉家天下,意欲出兵,光复汉室。还请蜀军兵出斜谷道,直取长安。”
孙仁按着杨林的建议,立即修书给刘备。
刘备接到了孙仁的书信,便召集众臣议事,刘备道:“今汉帝被废,曹丕称帝,东吴之主孙仁让我出兵斜谷道,直取长安,而东吴自己,便跨江而上。取许昌、洛阳,以光复汉室,你们以为如何?”
众臣一听,都面面相觑。
东吴的主公孙仁,她怎么会写这样的一封书信来到,要知道,东吴私自铸造货币,早就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