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秀倒追指南》第85章


齐绣讥讽道:“可惜人家为了学画,远离京城,不参与这阴狠布局。不过你既然都查明了,为何还要娶永宁郡主?”
“不止我查明了。她离京不久,祖母也恍然大悟,办了一件大错事,她后悔不已,这才渐渐觉出不对,可是万事明了之后,吉宁找上门来,哭诉求情,她将一应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只说年纪小又因为太过于爱我,才办下这样的错事。”
“我听说平王妃被圈禁在后宅,众人议论纷纷,都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必是为了这个。可即便如此,老夫人这就原谅永宁郡主了?还让你娶她?这一家子办下这样的错事,怎么还能厚着脸皮把女儿嫁进来?”
萧远林的表情一直淡然无波,这些事情初明之时,他也曾愤怒不解,为何自己会深陷如此境遇,可是现在他已经平静下来,口气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祖母其实一直是喜爱她的,她数次上门,祖母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喜她天真活泼。而这样的计策,也绝非是她能想出来的。南夷平定之后,京中的众王爷们仿佛惊弓之鸟,简王他任宗正多年,哪家和他没有关系来往?有的被他织入网中尚不自知,连太上皇的胞弟平王也有几件摘不清楚的事情。”
齐绣恍悟,心头不觉涌上几许悲凉,萧家的人没做错什么,可总是被牺牲,被利用,甚至明了一切,都难以挣脱。
“平王府将吉宁钟情于我的事情大肆宣扬,还宣布愿让她带媵妾嫁入国公府,这般孤注一掷,我若是拒绝,吉宁便沦为整个京城的笑柄,没有哪个男子会娶一个心中有别人的女子,平王府宁愿她孤苦一生,也要赌这一把。而有了我和我背后的萧家军,平王府上下才算放心。”
齐绣想起萧老夫人临终前,她去见最后一面,老人家干瘦的不像样子,却紧紧攥着她的手,嘱咐道:“阿绣,这世间之人大多是利用他,坑害他,我放心不下,如今只求你,好歹看着平野的面子,多看顾萧家一二,让远林莫要任性,也莫要参与那些争斗,我萧家一心守国,也只守国……”
外间忽然有人禀报,皇后娘娘听闻老夫人病重,特谴人前来探望,来人是她身边最得用的晓月,她和萧老夫人也算相熟,见了她,不知怎的萧老夫人似乎松了口气,微微笑道:“对了,还有她呢,我竟然忘了。”
她艰难的转头看了看萧远林:“远林,祖母对不起你。”说完,便溘然而逝。
两人面前的馄饨早凉了,面块结成一团,难以下咽,可是两个人还是默默不语的吃了下去。也不知是这些往事更难以释怀,还是这哽在眼前的未来。
萧远林去边关远离这些,是他唯一的选择。即便皇帝信重,还有个皇后娘娘在背后,可谁又知道这等阴狠计策不会再度上演,信任不会被破坏殆尽?
齐绣没有言语再去劝说,只能嘱咐他在边关照顾好自己,便在垂虹桥边上分开了。
萧远林走到桥中央,眼前的陵水如墨,把他身边的人一一带着远走不见。
吉宁也许不会明白,他离开,也有为了她的缘故。
她是被娇宠着养大的,没有受过委屈,心性爽直天真。这都是很好的,可是她没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极易被人利用,被人左右。平王妃给她出谋划策的时候,难说平王是否知晓,若是知晓却不阻拦,可见这儿女在他来说,不过都是棋子罢了。
皇后三年无子,朝中已有议论之声,请皇帝纳妃的折子据称堆积了不少,甚至街头巷尾还议论是否是太上皇这一支子嗣不丰,未来可能会过继平王府这一脉。
他去边关,卸下了五军都督的职位,只做个守边将领,希望这些人的野心能到此为止。
……
玉良山的风常年带着冷意,将人的皮肤吹的皲裂,然后便像慢慢带上了面具,再也感觉不到冷意。而心里温柔的那些情绪,却被风吹到了绵延的雪山上,那些亘古不变的山峰,承载着他们这些守将们最深情的思念。
萧远林来此已经两年了,其实他从幼时起,就跟着祖父,父亲,哥哥在这里戍卫,就算回京他们都说是回家,他却觉得这里才是他的家乡。
眼前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上,如今牛羊成群,像云朵飘在空中一样。这在几年前是看不到的。
边境还开了互市之地,让北狄人带着皮毛野物来交易,其实无论是哪方百姓,都不愿意看见战争,而这样平静祥和的日子才是大多数人心之所向。
他有时候会换上寻常人的衣袍,骑着马,沿着边关的市镇一直往雪山那头去,一路上伴着北狄人的歌声,没人知道他是那个曾令他们闻风丧胆,而今又在边关坐镇的名将。
夏夜的草原,处处蝉鸣,他和衣躺在地上看着天空,星子仿佛是打散了珠玉,入目皆是清辉。
不远处有几顶帐篷,看样子像是行旅的商人。
天还没黑时,那边有几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争执绑帐篷的绳索如何系才不会被夜风吹开,他笑着听了一会儿,走过去教了他们,却见一个女子警惕的看着他。
也是,他未着官服,又孤身一人,如今虽无兵乱,却有马贼出没,警惕些是对的。
他对着那女子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恍惚觉得她十分的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喏,这个给你。”
他正想着,忽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紧接着一只羊腿横在眼前,挡住了大半的星空。
他转脸望去,却见那个女子蹲在身边,正望着自己。
“我见你似乎没吃东西,所以送一点给你。”
他一翻身坐了起来,看着她笑道:“这会儿不怕我了?”
那女子似乎是不屑地撇了撇嘴,道:“怕你?除非萧将军转行当马匪,否则我还真不怕!”
萧远林惊愕的看着他,自己如今这般有名了?
“你认得我?”
“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我该问你一句,你难道不认得我?”
他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人,恐怕也有二十七八了,头发还是梳成未嫁女子的样子,可他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何时认识这样一位姑娘。
她无奈又气恼,只得坦言相告:“我叫兰岑,曾经在宫里伺候过太妃娘娘和皇后娘娘,唉,我这样的婢女,萧将军不认得也情有可原。”
萧远林这才恍悟,的确有这样一个宫女,只是没想到她在这里出现,又穿了一身布衣,看着风尘仆仆的样子,实在没能把她和宫廷里锦衣华服的女子们联系起来。
兰岑是想问问他知不知道宫里的近况,她的消息总是不如他这样的官员来的灵便。告知了自己来意之后,萧远林微微一笑,道:“你莫担心,宫里一切都好,听说春日里添了一位小公主,皇上极为开心,太妃娘娘也赶回去照顾了。若实在挂心,我可以派人护送你回去看看。”
兰岑摇了摇头,指着不远处的帐篷道:“我现在可走不开,他们几个都靠着我,等两年他们能自己安身立命再说吧。”
萧远林一问,才知道除了那几个少年,还有几个年幼的孩子这次没跟在她身边,这些孩子都是曾经北狄一战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兰岑遇到他们的时候,这些孩子不是靠偷抢为生,就是做了乞丐乞讨。
她自己也被这几个孩子坑了一把。
不过后来还是不忍,便把顾清芜给的银钱拿了出来,将这些孩子聚到了一处,带着他们行商讨生活,顺便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萧远林十分佩服,道:“下次回到玉良山,来将军府找我,我给你们多批几个商令,以后路上遇见官兵也方便些。”
兰岑也不客气,点头答应了。
两个人聊起了京城旧事,不由忘了时间,蝉鸣阵阵,帐子里忽然亮起了灯,几个孩子起身准备洗漱赶路。
兰岑同他告了别,和孩子们收拾好了,骑上马离开了。
这原本是一次偶遇,萧远林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此后几年,他发现这个女子竟然十分坚韧,她将这些少年们一一带大,让他们学会了读书识字,行商赚钱,她也喜欢和他们一起行商,去看看异域不曾见过的风景。
而自己渐渐知晓他们都是何时出发,又该何时归来。
那些画本子里,本来是红妆对镜,等待将军远行归来,到了他这里,却是将军立在城楼之上,等着红妆。
他自嘲这点心思,不敢对任何人点破。
京城里还有吉宁,他不能再把这样一个不羁洒脱的灵魂,扯进自己这泥潭里。
如果是承平十四年,他还是那个跳脱少年,他一定追上去跟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