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她超难撩》第70章


少年喜悦而羞涩的笑,纯粹如阳光下一丝轻柔的风,稍稍触及便有暖暖的温度。
长睫轻轻一抬,盈盈含笑地眸光准确越过人群,落定在她的身上。
像是一眼,直直望进了她的心里。
远距离无法对话,他笑着,对她眨了下眼。
仿佛在说:“找到你啦~”
秦念呆在原地。
咚……
咚咚……
秦念和他对视了三秒,脸烧得通红,扛不住地率先挪开了目光。
些许慌张,些许懊恼。
他一点都没有迟疑地找到了她。
是从照片的拍摄视角判断出来她的方位的吧……
秦念磨磨蹭蹭走过去,路上拼命给自己打扇,试图降下脸上的高温。
顾辞似乎等不及他蜗牛般的移速,和身边的学长说了声,迎上来。
笑得像朵招摇的花儿:“怎么过来了?”
“你不是给了我门票,放着会浪费。”秦念盯着他的袖扣,如是道。
顾辞显然不会没情商不给她台阶下,笑着点了点头。
“会展五点结束。”余光瞥见她难得穿着高跟鞋,“逛累了的话可以来我们展区坐着休息一会。”
秦念刚学会穿高跟鞋,还是和顾辞一起逛街买西装的时候,顺带挑的。因为感觉来这样的会场需要穿得稍微正式些,特地挑了一身白色衬衫裙。搭上高跟凉鞋,走了这么一会比平时在操场跑三圈还累。
“我去会不方便吗?”
“不会的,本就是休息的地方。”
秦念点点头,跟着他走。
顾辞往前走了两步,见她步伐缓慢略显艰难,又折回来,笑:“要我扶着你吗?”
他现在还不太适宜秦念这个步行速度。
秦念大为害臊地摆摆手:“不用了。”
在家里扶着他,对镜子练习高跟鞋仪态是一回事,在外面被人看到,多奇怪。
“鞋子磨脚吗?”
秦念皱皱鼻子:“有点。”
新鞋子不贴脚,路走长了多少有点。
“哪儿?”
“这儿,还有这。”秦念撅起脚,指了指脚背和鞋边缘接触的地方,以及脚后跟:“不过还好,还没破皮。”
顾辞轻飘飘看了眼,指到的皮肤被摩擦得红了一片,看着很疼的样子。
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
秦念和顾辞赶回展区的时候,恰好来了一批人,学长们立刻起身迎接,分发资料。
秦念取下墨镜,匆匆和几位有过数面之缘的学长学姐打了声招呼——给顾辞送饭的时候认识的。

各个展区里有不少桌椅,是招待参观者长时间停留,深入了解产品用的。但大部分流动的参观者不会就坐,所以展区里的座椅空余不少。
秦念走到展台背景海报附近,在离展品、沙盘最远的展区边缘角落,坐下了。
学长学姐们待她都很热情,手边的事处理完了,便会过来和她寒暄几句,格外照顾。
秦念不太好意思,她的存在似乎有些影响别人工作的感觉,因为大家都不想冷落她。
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她特地领了本B大实验室项目产品的资料假意翻看。
见她看得“起劲”,顾辞从善如流地给她倒了杯水,笑吟吟:“慢慢看,看不懂的可以问我。”
秦念:“……”
自家人还来拆台?
这么厚的资料,看着就好难,怎么可能看得下。
不过她好像一直没有真正了解过,顾辞喜欢的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理解尚且停留在点心那样可爱多机器人上。
机会难得,她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看看。”
说到做到,秦念接下来是半个小时都在认真研读他给的资料。
实在看不懂就上网搜,资料原本就不是纯写给专业人员看的,通俗易懂很多。秦念越看越惊奇,不由得对他们的产品产生好奇:人体的神经网络系统那么复杂,真的可以人工模拟构建出来,形成计算智能?
正想起身,想趁着这会儿没多少参观者,去看看顾辞他们实验室的展品沙盘。
忽然有人轻轻提醒了句:“教授过来了。”
两个正在整理资料的学长动作一致,抬头朝一个方向看到去,展区里原本轻松的气氛微滞。
秦念愣了下,随着他们的目光看去。
一名四十岁左右,戴眼镜,浑身上下学术感很足的男人陪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往这边走来。
人群因为两人的出现,涌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应该就是姚教授,她远远看过几次,只因教授平时衣着方面比较不拘小节,不像今日这般精致,一时没能适应。
至于那位老人,秦念就不认识了,但她曾经多次在顾辞的学术报纸上看到过他的照片。
看学长们的眼神,更多是从凝在那位老者身上,隐隐澎湃激动,抑制不住的崇拜之情。
秦念也跟着紧张地站了起来。
大概……是泰斗级的人物吧!
第78章 
顾辞所在的实验室团队名为“起始”,是姚教授公认的关门弟子,程立佟于七年之前组建的团队。
项目课题为“人工神经网络”方向,聚集大批生物学、人工智能、计算机,控制与传感等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原本试图仿照人脑的神经细胞,构建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制造出更高效的神经电子计算机。
志向远大,但进展甚微。当时神经网络理论模式并不成熟,他触到了那层壁,知道如此发展下去短期内定当难以突破。团队成立的两年后,程立佟决定暂缓项目,与项目核心人员分别出国深造两年。
回国之后脚踏实地,缩小实验课题范围:专攻神经网络模式处理。
举个通俗的例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
“起始”团队最终研究出“行为识别”系统。即机器人可以从你的行为中识别出你的意图,自行理解你的行为,而非单单听从语言指令,进一步增强智能机器人的“类人化”进程。
比如说:你在吃饭,吃到很辣的菜,辣得脸颊通红直呼气,智能机器人可以识别出来“你被辣到,很难受”的行为,在没有语言指令的情况下,给你递上牛奶或者茶。
……
程学长性格稍显孤僻,之前秦念给顾辞送饭的时候,见过他好几次。
每一次他都疲倦懒散地坐在实验室电脑前头,头发微乱,黑眼圈严重,稍佝偻着背,皱着眉,噼里啪啦地写代码,看着不太好相处的模样。
但听实验室的学姐说,他和顾辞的关系很好。
秦念今天也体会到了。她用手机拍顾辞的时候,他就正坐在程学长身边和他说话。
后来秦念被领到B大展区,第一个和她打招呼的也是程立佟。
秦念一直以为他根本不认识自己,毕竟之前一句话没说过,稍受宠若惊。
……
两位大人物到达展区之后。
姚教授和特地给老者介绍了“起始”的主创程立佟和其他几位核心人员,但出乎秦念意外的是顾辞也被喊上前了。
后来想想也是,顾辞虽然在这个项目的时间不足半年。但是他早参加过几次国内和国际的大型比赛,有着不俗的成绩,这些名头堆积起来,光环足够耀眼,让姚教授可以自信向老者介绍自己的学生。
秦念不敢往学术大佬的身边凑,悄悄起身给他们腾地方,站远了些。
因老者的到来,B大展区附近的人多了起来,但有序地保持着一定距离,容老者认真聆听着程立佟等人为他讲解项目内容。
B大的众学员,无论是否是被点名阐述自己相关技术领域者,都聚精会神期待着老者的反应,亦或者说是准备好竖耳倾听前辈有可能会给的指导和建议。
这样虔诚又郑重的学术交流氛围让人肃然起敬,秦念不由想老者究竟是什么身份。
“穆老是国家人工智能第一代的先驱者,也是姚教授、也就是我爸爸的恩师。”
姚婉莹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杯,站到了秦念身边。
她是跟着姚教授过来参观的,没想到半路上遇见了同来参观的穆老,姚教授立即上前和恩师打招呼,将她这个女儿忘在了人群里。
姚婉莹将秦念的恍然收在眼底,笑着:“你和顾辞关系那么好,却不知道他发自内心尊重的人吗?看来你也不怎么关注他嘛。”
秦念噎住了,脸色一点点地涨红。
“开个玩笑。”姚婉莹爽朗地朝她咧了下嘴。
秦念配合地干笑了下。
凑巧,有位参观者好奇B大的项目,又见其他工作人员全围在穆老身边,只有秦念始终站在一边捏着资料,便以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