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违和黛玉》第95章


姐姐和姐夫去了边关。纵然父亲是支持姐姐的,他心中依然有许多的不舍和担忧。眼见着父亲有些食不知味,日渐消瘦。惜春只好麻利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安慰父亲去了。
惜春开始缠着林如海说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她也亲自下厨给林如海做些吃食,并耍赖卖萌的逼着林如海好好吃饭,认真休息。林如海有些不好意思,一大把年纪了,还让女儿监督着,虽然说很是受用惜春的孝顺。
惜春也去过贾府几次,只是每次去都能看到宝钗和湘云围着宝玉打转。听着她们话语之间的机锋,惜春觉得没意思透了,也渐渐的不再往贾府去了。
因为和小郡主交好,惜春倒是认识了不少女孩子,她们可是一点儿也不必贾府的姑娘们差。惜春也交到了几个手帕之交。
后来,听父亲说要去给姐夫送粮草,惜春赶忙去寺里给他求了平安符。父亲不在家的日子里,惜春闭门谢客,每日里专心和嬷嬷们学着规矩。也暗暗乞求着父亲一路顺利,姐姐和姐夫都平安。
林如海回来以后见到瘦了一圈的惜春,取笑道:“我儿怎么如此憔悴?看来以后为父还出不得远门了。”
惜春说道:“那是自然,父亲以后就安生的待着京里为好。”惜春有赶紧安排人伺候林如海洗尘,父女俩又一起吃了晚饭。惜春询问了黛玉的情况,林如海也一一答了。
后来姐姐因为有孕,回到京城养胎了。父亲和自己都是高兴的,一则是可以时常见到姐姐了;二则是姐姐有了孩子,以后在侯府就站稳脚跟了。
父亲不放心姐姐一个人待在侯府,就让自己去陪着她,惜春表示同意。如今姐姐可是重要人物,出不得半点差错。
看着黛玉突出的小腹和她脸上温柔的母性光辉,惜春突然觉得如果成亲也不是坏事,最起码能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啊。
萧策出生了,看着嫩嫩软软的小婴孩儿,惜春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有个孩子的想法,一时倒也不拒绝成亲之事了。
后来父亲为自己定下了亲事。当姐姐告诉自己父亲为自己特意选了次子,还是爱画之人的时候,惜春一脸的羞意,对未来的夫君也充满了期待。
成亲以后,夫君果然如姐姐所说是个爱画之人。在自己用姐姐所教的素描画了一幅画之后,夫君看着自己的眼光越发热烈起来,二人倒是亲近了不少。
因为父亲和姐姐的关系,婆婆和嫂子也没有为难过自己。又见着自己每天只读书作画,无心管家之事,嫂子对自己更是好的不得了。
成亲一年以后,惜春如愿怀上了孩子。看着夫君每日里小心翼翼的照顾着自己,惜春抚着肚子笑了。虽然夫君也有通房侍妾,可他最敬重的还是自己。
如今自己又有了孩子,还有什么可不满的呢?想来自己上辈子定然是积德行善之人,才会遇到姐姐和父亲吧。
☆、113 凤姐番外
王熙凤是金陵四大家族之王家的嫡女。可是从小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只有寡母带着他和哥哥王仁,依靠叔父王子腾过活。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千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东海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金陵的人都知道这四句话,年轻气盛的凤姐也因为这几句话沾沾自喜。
凤姐在小的时候就和荣国府的贾琏定了亲事,贾琏长得一表人才,她倒是很满意。她一直觉得自己姑妈能在荣国府当家作主,是一件非常值得她学习的事情。
因此,在嫁给贾琏以后,当王夫人提出让她管家的时候,尽管所有下人的身契和库房的钥匙都在王夫人的手里,她也没有一丝犹豫,依然雷厉风行,非常痛快的接过了管家之权。
凤姐是瞧不上贾赦的,明明是一个国公爷的嫡长子,却整日里寻花问柳,依官作势,行为不检;她更看不上邢夫人,小家子出身,抠门小气,尖酸刻薄的。
所以,自打成亲以后,凤姐就坚持着搬到了荣庆堂后面的三间抱厦里,离贾母和王夫人都很近,还可以住在正院里,比她那不争气的公婆强多了。
姑妈说的对,只有公婆不争气,等老太太故去以后,自己才可以在大房当家作主。凤姐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因此,她把贾琏看的紧紧的。
哪怕是她自己的陪嫁丫鬟,不规矩的都被她撵了出去,她身边只剩下了一心为她的平儿和老实巴交的丰儿。
凤姐因为她的出身,因为叔叔的位高权重,在贾府里一直是威风凛凛的;又因为她的八面玲珑,贾母等人非常喜欢她。
凤姐就坚持一个原则,只要讨好了老太太,将来自己一定不会吃亏。没见着自己从来不去给公婆请安,老太太也什么都不说吗。
比起沉默寡言的珠大嫂子,老祖宗最疼的不还是自己吗?哪怕是珠大嫂子有了兰哥儿又如何呢?她们母子在府里依然是透明人不是吗?
就连姑妈,最疼的除了宝玉就是自己了,哪怕兰哥儿是她的亲孙子呢,在姑妈心中,自己的地位都比他高。
偶尔凤姐也会因为王夫人对贾兰母子的忽视而感觉到有点儿心寒,可是很快就被她压了下去,自己一定是不会落到那样的田地的。
因为父亲送去时的早,哥哥又是个不顶事儿的,所以王熙凤自幼被当做男儿教养。这就养成了她不认输,不服软的性子。
因此,在贾府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她先是便卖了自己几件嫁妆,后来又开始克扣下人的月钱。
当王夫人找她询问月钱之事时,凤姐大大的耍了一回威风,惩治了一批下人。可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啊。
凤姐既不想放下管家之权,又不想再自掏腰包。所以当王夫人暗示可以赚利子钱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做了。
王家奉行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养方法。所以凤姐识字是识字,但是她完全不懂律法。在她的心里,就算出事又如何呢,天下还有王家和贾家摆平不了的事吗?
后来和她交好的秦可卿过世了,她也隐约听说过贾珍和她之间的事,很是不耻。可是既然她已经去了,又看贾珍那么苦苦哀求自己。凤姐又是个好弄权势的,她自然万分愿意的接手了协理东府的事。
当偷懒耍滑的东府下人不自己震住,当忙乱不堪的东府在自己的管理之下变得井井有条时,凤姐由衷的升起了一种骄傲的感觉。自己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在铁槛寺,当静虚尼姑请求凤姐解决那张家李家之事的时候,凤姐提出了拿三千两银子来就给了结的话。当下那张家就拿出了银子,凤姐也不啰嗦,直接拿国公府的帖子,跟长安节度使打了招呼,让云家退了亲。
至于后来的事,凤姐是一点也不在乎。她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的好吧,哪有时间管那些个小人物之间的事呢?
再说了,大姑娘已经被封为了贵妃娘娘,皇上还恩准娘娘回家省亲。就算是有什么事,有娘娘在,他们又能如何呢?
只是后来,随着凤姐的年龄渐大。她看着自己只有一个女儿,看着贾琏每天在外面寻欢作乐,没有一点儿本事,她倒是生出了一种疲惫的感觉,自己这么拼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儿子没有一个,丈夫又是这样纨绔的样子。就算自己掌握了贾府,最后又带不进土里,又没有儿子可传承,真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后来,在小年夜宴上,林妹妹身边的嬷嬷看出了她有孕在身,凤姐是喜不自胜。找大夫来一看,果然是有喜了。大夫让她好生休养,不可操劳。其实当时凤姐是没往心里去的。
府里的金贵药材,燕窝人参的都不缺,还怕自己保养不好吗?这胎要真的是儿子,那还不得好好的给他攒下点儿家底?怎么能歇着呢?
可是林妹妹怎么会知道自己放利钱的事?怎么会知道自己便卖嫁妆的事?还有赵嬷嬷那最后一句:“二奶奶以后这请医问药之事,还是找自己相熟信得过的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老奴言尽于此,听不听全在二奶奶自己。”是什么意思?
后来读了贾琏找来的律法书,凤姐才知道放利钱是杀头抄家的大罪啊。又想到自己隐约听说那张家的姐儿和云家的哥儿,因为退亲之事双双自尽身亡了。
凤姐打了一个冷颤,这要是被贾琏知道了,他一定会休了自己的。凤姐想着,明天一定要去和自家母亲好生合计合计。
当母亲知道了自己所做的事以后,勃然大怒。因怕伤到孩子,只是狠狠的骂了自己一番。凤姐这才知道,放利钱和逼死人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