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跟科技树谈恋爱》第223章


小姑娘大约十岁上下,帮忙拎着一小坛酒。她细瘦的胳膊在风中瑟瑟发抖,不知道是冷的,还是因为累的。她是真的瘦弱,就连头发都是干枯的色泽,和被寒流冻死的芦苇一个颜色。
黄承彦叹气:“阿朔啊【注1】,我怎么就不能将你养得白白胖胖的呢?”言毕,就伸手去接那小坛子酒。
小姑娘抱住酒坛不给,一双大眼睛乌溜溜地看向父亲。若不是她肤色黑,这双眼睛一定能算得上美人眼了。“我拎得动。”她说,小小声的小倔强。
“你会摔的。”
“不会。”
黄承彦没辙了,只能依她:“那你别摔啊。不然我和庞公就没酒喝了。”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继续沿着河滩卵石前进,不一会儿就看到了庞德公别居的模样——大大小小十余间木头房,错落有致,据说还是按照五行排布的。
前院很热闹。前几日的怪风刮坏了所有的茅草屋顶,刮倒了唯一的牛棚。庞德公就让人将重伤的老牛宰了,以牛肉为酬劳募集附近的百姓来修房子。响应者甚众,搬运木材的,翻晒稻草的,攀上房顶的,一片繁忙景象。
黄承彦带着女儿站在翻倒的篱笆外,喊道:“庞公贵人事忙,却是我来得不巧了。”
“黄公这么说可就折杀我了。”爽朗的笑声立马在院中回应道,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神仙似的人物,缓缓穿过忙碌的人群。他其实也就比黄承彦大了几岁而已,但不知怎的头发白得特别快。不过庞德公的隐居生活十分顺意,头发虽白,面上却带着红光,健康得很。
黄、庞两人行过礼,手就握到了一起,互相拍拍肩膀:“好啊,好!走,上后院说话。”
时间已过正午,久违的太阳从乌云背后钻出来。虽然气温依旧不高,但多少让人生出些希望。
就和许多小姑娘一样,小黄朔不爱听大人们喝醉了之后谈论天下大势。曹操袁绍谁胜谁负,公孙瓒的儿子逃向何方,汉江盆地何去何从,这些都不是黄朔所关心的,她只想低头琢磨家中那几本机巧书,若是能从舅舅家的书铺中买到墨家的新作就更好了。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离开了主人家饮酒的后院,来到了偏房外倒塌的牛棚处。
说倒塌也不准确,因为勤劳的百姓们已经将新牛棚搭起来了,比之前那个还要结实。就连屋顶上的茅草,都已经盖了一半,厚厚的足有十公分,上面能躺人。
“阿亮,你看那边七棵柳树,是不是就对应五行中的木,所谓东有青龙?六,三。”
“青龙归青龙,但这里还套了个八卦。六,五。”
“柳属阴,八卦,八卦是什么来着?七,五。”
“八,六,哈哈,吃你四子,不许不服。”
“等等,这不对吧?”
“怎么不对?八六,七六,都是我的,围上了。”
“……那我大龙是不是断了?”
“断了。”
“不下了不下了。阿亮,你讲讲这房子里的八卦。”
“没啥可讲的。”被称作阿亮的人说,“所谓风水,就是要住着舒服。所谓八卦阵,就是要住着安全。你看那柳树好看吗?”
“好看?”
“那就是好风水。你再看那柳树帮主屋遮挡外人窥视了吗?”
“这都能挡住?排布得真讲究。”
“那就是好八卦。十一,七,直杀中军。”
“……至于吗?穷寇莫追。”
一个少年音,一个变声期,都是年轻得过分的声音,但谈话内容,竟然是一边聊五行风水一边下盲棋。
黄朔抬头望去,只见牛棚上坐着两个粗布短褐的少年,正有一下没一下地编稻草屋顶,但不知道是不是刚刚听见了他们对话的缘故,黄朔觉得光看外表就有些不凡。尤其是年纪小的那个,什么泥土汗水和补丁衣服都盖不住那张俊秀的脸。
正看着呢,那漂亮的少年突然就动了眼珠子,朝她看来:“小女郎,你瞅啥?”
黄朔的脸刷地就红了,窘迫和羞愧让本就不善交谈的她喘不过气来。她仿佛被逼到墙角的小老鼠,只剩下最本能的应激反应:“下……下盲棋吗?”
阿亮一愣,旋即笑了:“好,我跟你下。你先行。”
太阳又隐入云层背后。起风了,但黄朔感觉不到冷,如果不是肤色黑,是个人都能看见她的脸因为棋逢对手而涨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盘了。
“十三,十二。”黄朔郑重地落下最后一子。
上面的两师兄弟已经编完了屋顶,从牛棚上跳下来。
“我输你两子。”阿亮拍拍手,脸上是罕见的郑重,“明天我执先,咱们再比过。”
吕蒙是真的想翻白眼:“你至于吗?人小你好几岁,你还要执先?”
阿亮:“你不懂。她厉害,让她反而不尊重。”
黄朔是真的高兴:“明天,再比过。让你先手。”
“哈哈,好,让我让我。”阿亮踢踢脚,“明天我去编柴房的屋顶,你上东北角找我。”
注1:黄氏的名字,正史没有记载。黄月英这个名字我不喜欢,就起了一个单字的名。
第197章 襄阳(下)
黄承彦觉得闺女不对劲。一向不爱出门的小阿宅转了性子,大清早就抱上酒坛子,跑到父亲床头:“去庞公家喝酒。”
黄承彦睡眼朦胧中差点被吓死,他该庆幸自己昨晚喝多了一个人过夜此时怀里没小妾吗?然而全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还能怎么办?
“昨天刚刚去过庞公家。”可怜的老父亲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小黄朔咬着嘴唇思考了三秒:“阿母今早回来了。”
黄承彦:!!!
“这坛酒还是我昨晚偷偷拿的。”
黄承彦一骨碌爬起来披外套:“那咱们快走吧。”
小黄朔一脸严肃地跟着父亲小跑出门,怀里还死死抱着那坛子“宝贵”的黍酒。
计划通。
天气依旧冷,黄承彦和女儿都穿着秋衣。他们从沔南的黄氏庄园出发,途径襄阳高大的城墙,再渡过一道宽而浅的襄渠,才来到绿野悠悠、芦花飞舞的鱼梁洲。
起点和终点都是风景秀美的世外桃源,中间的景色却差强人意:城门外的乞丐被持戈的卫士所驱赶;征兵的官吏走过汉水两岸,带走了江上的渔民。
黑皮肤的小姑娘垂下头,下巴抵在她怀中的小酒坛上。
黄承彦拍拍女儿的后背:“天气妖异,受灾也是没办法的事。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小姑娘努努嘴:“诺。”
所以说她讨厌出门。
父女俩逆光而行,离鱼梁洲越来越近,渐渐将不如意的现实抛在身后。庞德公位于沙洲上的别居依旧是雅致而脱俗,简朴中透出从容。帮忙修缮房顶的百姓们也依旧是热热闹闹、笑容满面。
临近中午日头高了,阳光洒满庭院,给冷了半个月的荆州带来一丝夏季回暖的希望。像是从什么阴影底下逃生似的,父女俩同时松了一口气。黄承彦感慨:“山中不知日月啊,我都想隐居了。”
隐者不受徭役的束缚,不在征兵之列,也没有冻饿之虞,可不是梦幻般的生活?就连那个在房顶上铺稻草的少年,笑容都像是梦里丰收的稻田。
“小女郎,你来让我了呀?”
黄朔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对,今日你先行。”
她一脸认真的模样逗得少年哈哈大笑。“昨日我想了两个精妙的局,你可要打起精神来拆啊。三,三。”
黄朔精神一震,所谓三三、五五,与星,都是起手不吉的位置。少年不是新手,上来却是三三,事出反常必有妖。她略一思索,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十六,十五。”
少年几乎是接着她的话音:“五,五。”
好快!
小姑娘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手指扣着树皮:“十、十五,十三。”
对面一笑,仍旧是不假思索,即便是轻描淡写都显得咄咄逼人:“七,七。”三三,五五,七七,组成斜对角线,一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开局。
受灾后的柴房,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木头潮腐的涩味;少年身上的衣服似乎比昨天沾染了更多的灰尘;少女也没有在一夕之间变得貌美如花,但一切都无损这场棋局的精彩。
双方都是才思敏捷之辈,在诸葛亮有意带动下,每一步棋都快如闪电,以至于躲在暗处的黄承彦都差点没跟上他们的交锋。
“是不是我赢了?”大约二十分钟后,棋过半场,诸葛亮突然问。
已经满头大汗的黄承彦:???发生了什么?
黄朔咬了咬嘴唇。
“十三,十四,然后你最多吃我西南方的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