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晨》第111章


“上次在昆明,你还可以啊!哦,我们没上玉龙雪山,那里海拔不算太高。”舒畅沉冷了下,“这样吧,我去和主编说,我替你去。”
“舒畅?你是女人。”叶聪瞪大眼。
舒畅凶悍地看着他,“女人没有高原反应,比你强。”
第二章
玉树,离唐朝最近的地方,舒畅曾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过这句话。
她从上海坐飞机到西宁,再从西宁坐部队里的越野车去玉树。随着越野车一路颠簸,舒畅的惊叫声不断响起,不是因为路有不平而坐不稳当,而是公路两侧不断映入眼帘的风景让她喜不自禁。
一淡宁静的湖泊倒映着同样宁静的蓝天白云,宛若裸睡的少女披着轻柔的簿纱。
一转弯又看到一座古旧的佛塔就像盘腿端坐着的哲人高高耸起在一大片金露梅丛中,不断出现的彩色经幡和高高堆起的嘛呢石,还有山腰处和溪水旁时隐时现的村寨和寺庙。舒畅觉得这里准确地讲,是离天堂很近的地方。如果晨晨过来,一定会喜欢上的。不过,晨晨现在不会寂寞,宁致的球打得不错。有他作伴,晨晨不知会笑成怎样。
“舒记者。带棉衣了吗?”开车的武警回过头问,“灾区今晚有雪。”
“都四月下旬了,怎么还下雪?”舒畅惊讶。
“这就是玉树呀!”
车越往里走,路越不平,中央满布着石块,刚刚还晴朗无比的天空变成了一片铅灰之色,舒畅明显地感到了空气稀簿。时不时要大吸一口气。
路面断裂,路边的房屋倒塌,树枝横挂在空中,稍微平坦的地方搭建着一顶顶帐蓬,穿着藏袍的人们一堆堆地抱在一起。脸露惊惶。
“这里还算好的,下面有些乡镇”武警停下来。神情凝重。长吸一口气,“真的是满目疮痍,走在那儿,你似乎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舒记者。这几天余震不断,你要小心一点,尽量不要靠近松动的山坡。”
武警把舒畅送到《华东晚报》记者的临时居处,舒畅道了谢。和新闻版的几个同事碰了面,崔健也在。才走了几天。几个都脸露菜色,嘴唇干裂。面颊上红一块紫一块,手指也有些微肿。
“怎么是你?”崔健不赞成地看着舒畅。
舒畅嘻嘻地笑,“为什么不能是我,你看外面都是女人在走动。”
“人家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和海拔,你住惯平原,体质又不强。要命了。”崔健低咒了一句,“你就在这儿呆着,不准到上面去。”
舒畅笑笑,“采访顺利吗?”
“每天的素材到是很多,就是通讯有时不畅。看看。手机又没信号了。”一个同事举起手机,眉头蹙成一团。
“那网呢?”
“网也是时好时断。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雪,还下过两次冰雹。要不是这次地震,真不敢相信这里真的有人居住。气候太恶劣了。”
舒畅看看外面的天空,已是黑沉沉的。寒风卷着沙石从门外灌进来,她伸出手一握,掌心刺骨的痛。

上没有营业的饭馆,几个人就简单地煮了点方便面,因舒畅是女生,最好的一个房间让给舒畅睡,几个男人挤着一个通铺。所谓最好的房间,也象是摇摇欲坠,舒畅冷得根本没办法合眼。
半夜时,迷迷糊糊听到手机在响,按通接话键,只听得裴迪文重重的呼吸声。
“舒畅,一切还好吗?”他尽量用平静的口吻问。
“还好,就是有点冷。”她把冻麻的手凑到嘴边呵了一下,“滨江都穿风衣了,这边还要穿棉大衣。不过,比起灾民,我算很幸福的。”
“我大后天坐飞机过去,不要着急,听我说完,我是送恒宇捐助的救灾物资过去,不是特地过去看你。”
“迪文……”她慢慢坐起,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了一个蛹。
“舒畅,你是在考验我的心脏吗?你这样不顾一切的孤勇,真的认为我不会心疼,或者以你为傲?舒畅,你是我什么人?”
隔了几千里,她听出他的声音是那么的痛心。
她还没回答,他又继续发问:“你有工作的热情,我不该打击你。可是人要量力而行,有合适不合适。对,我现在不是你的主编,没有权利和你说这些。你就是去天涯海角,也没必要向我知会一声。”他深深呼吸,停滞了一会,“舒畅,你做什么,都不会顾及到我的感受。”
舒畅一时有点哑然,她匆忙出发,确实没给他打个电话,因为她知道,他一定会拦阻她的。
“每个人对爱的理解都不同。舒畅,我不能再叫你傻孩子了,你该好好地想一想。
如果你真的觉得我不能让你停下脚步,请明明白白告诉我,我会走开。我曾经很孤单,遇到你之后,你带给我爱情的感受,远不止一点喜悦那么简单。我想让这份喜悦延续得更久更长,可惜,我们的想法相背。”
他挂了电话,舒畅握着手机,只觉得无力,心下茫然一片。
舒畅盯着自已的手机,不知道要不要打电话过去,而打过去又怎么解释。看看时间,已是凌晨,手机又没信号了,她叹了口气,听着外面咆哮的风声,还有脚步的杂乱声,营教部队又送伤员下来了。
天亮了,舒畅顶着两个黑眼圈起床,门一打开,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满目洁白,一夜的大雪。街上走的人肩上都沾着雪花,军用车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把救灾物质一点点地往上面运送。
崔健和几个男同事吃完早饭,跟着军用车进山去了,舒畅留在居处,负责采访捐助和伤员转往西宁的采访。
舒畅背着采访本刚出门,突然感到脚下一阵摇晃,远处有石块滚动的轰隆声。
“又地震了……”街上有人急喊,但没人惊慌奔跑,可能都已习惯了。
也只是一刻的功夫,震感就过去了,天地间恢复了宁静。
舒畅去了急救站和物资转运站。今天,送来捐赠物资的有香港的几家慈善基金会,还会国内几家大型民营企业,舒畅看到后天的申请名单上有恒宇集团。玉树地形特珠,环境恶劣,语言不能,政府部门不建仪志愿者过来,到达玉树的车辆和人员都必须事先申请。
舒畅是在急救站吃的盒饭。海拔高,饭有点夹生,她咬了一口,就放下了,一个护士递给她一大块面包和矿泉水。她走出急救站临时搭建的帐篷,边走边啃面包。
一棵枯干的树下,一个皮肤黑黑的小男孩指头含在嘴里,眼巴巴地盯着她,喉间一哽一哽的。
“你要吃吗?”舒畅蹲下身,笑眯眯地看着孩子。
孩子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舒畅把面包撒下大一半递给他,同时也把矿泉水给了他。孩子接过,狼吞虎咽地吃着。
舒畅看得心直揪。
下午采访,她又看到了这孩子,对着她笑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第二天出门,舒畅特地带了点方便面和面包,在一家塌陷的邮局前,孩子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舒畅喊他,他回过头。
舒畅从包里掏出方便面,比划着让他过来。
他欢喜地跑过来,张开双臂紧紧抱住。
“你家在哪?爸爸妈妈呢?”舒畅问。问完,才想起孩子不懂汉语。她费力地比划了好一阵,孩子拧紧的小眉头缓缓松开,向舒畅招招手,领头就往山上跑。
舒畅犹豫了下,跟上。往上走,舒畅感到抬下脚,象有千斤重。风一直往耳朵里灌。耳朵眼那么小,但那些风,它们大得铺天盖地,刺得眼睛都睁不开。吹了一会儿,狂风后撤,雪阵前移,雪花呼呼地从天而降。
孩子突然发出一声尖叫,手中的方便面掉了一盒,被风吹得咕噜咕噜往山边上跑。
孩子急了,跟在后面追。
“不要去,危险。”舒畅大叫,使足了力气去拉孩子。
孩子吐出几个字符,眼泪都下来了。
舒畅咬咬牙,把孩子推在后面,她紧赶几步,眼看就要抓到方便面了,突然,天摇地动,脚下的石边发出古怪的声音,她还没回过神是怎么一回事,身子已如一片羽毛悠悠地往山下坠去。
孩子在身后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她伸手想抓住什么,石块都松动了,她什么也抓不着。额头湿湿的,她伸手一摸,眼前一抹鲜红。
雪花如席,密密地打在她的脸颊上。
她不得不闭上眼,脑中猛地闪过裴迪文的身影。面试时的初见、改稿时的严厉、阿尔卑斯奶糖、无助时依靠的双肩、深夜温柔的问候、他说我想珍惜你时的神情、跨江大桥上的表白、第一次的亲吻、石镇上第一次亲密、憩园无数个相拥的夜晚……满满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