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导演_狴犴》第187章


尤其是电影中饰演姐弟的两个小演员……”
英国电影杂志《银幕》影评人如是地写道。
威尼斯电影节,该杂志就表现出对《大新闻》的力挺,如今电影在英国上映,杂志主编再次为电影写评,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塔玛拉·霍恩是公认的不喜欢启用非本国演员的导演之一。
尽管这个说法一直被本人极力否定,但事实却是,霍恩的电影中,你几乎看不到非法籍独挑大梁。
有传言,当年霍恩在拍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时,曾经建议制片人大卫·海曼将几位主演换成法国人。
当然,根据后来,几位主演和霍恩导演的关系,可以看出这纯粹是造谣,不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将这则谣言当成真相。
因为霍恩的电影很少启用外籍演员,即使有,他们担当的角色,大多也只是配角。
比如斯嘉丽·约翰逊在《拥抱》中出演的钢琴少女,整部电影台词都不超过五句,又比如莫妮卡·贝鲁奇,虽然她在《黑暗将逝》中虽然角色非常重要,但出演这部电影大多数演员依然是法国人。
《大新闻》是塔玛拉·霍恩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主动将非法籍演员选为主角的电影。
虽然这是一部双男主影片,按照剧情划分,马修·卡索维茨饰演的记者应该是第一男主,吉姆·布劳德本特饰演的摄影师只能占据第二男主。
但按照角色的表演难度和出彩程度,吉姆·布劳德本特饰演的摄影师显然要高出记者这个角色不少。
说二人平分秋色绝不夸张。
对于一个用惯本国演员的导演来说,启用外籍演员在自己的影片中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相当不容易。
就连导演自己都说,最初她确实有想过找一个法国演员,因为剧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法国人,和演员交流起来比较容易一些。
但在她看到吉姆·布劳德本特后,认为这就是她想要寻找的演员,所以她向对方发出邀请,本来以为对方并不会理睬她这样突然冒出来的片约,没想到吉姆·布劳德本特竟然在还没看到剧本的时候就答应了下来,只因为发出邀请的那个导演是塔玛拉·霍恩。
这种互相欣赏、一拍即合的桥段,让英国媒体倍感骄傲,要知道此前出演霍恩电影的外籍演员,要么就是通过试镜要么就是和导演私交甚笃要么就是角色本身并不重要,唯有吉姆·布劳德本特是导演钦点的非法籍主角。
因为这个原因,英国媒体吹捧《大新闻》和吉姆·布劳德本特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大新闻》在整个欧洲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据目前来看,票房给b&h工作室和霍恩个人带来的盈利实在非常有限。
这主要因为票房的绝大多数收入,都上交给了院线,剩下的是b&h工作室和百代等投资、发行方分。
虽然b&h工作室分到的钱仍占大头,但那笔数额并不大。
目前来说,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进账,还是版权区域贩售,而非票房。
不过苔米并不感到焦急,因为她的电影票房高低只能算是锦上添花,dvd、网络和版权贩售才是大头,这三样她做的一贯不错。
十一月,一年一度电影提名季到来,苔米却在这个最活跃的时候沉寂下来,完成她导演生涯跨度时间最长的电影。
03年企划,04年筹拍,距今已有七年时间。
而这部磨了七八年的电影,终于在今年画上了休止符。
——夕阳,来了。
☆、第167章 又有新片了?
这天,雷蒙德和苔米的彪悍(b·h)别墅迎来了一位客人。
天空电视台记者罗杰,也是雷蒙德牛津大学的同学和好友。
对方来苏格兰公办,处理完公事后,想到住在苏格兰泰河边上的好友雷蒙德,在电话经过雷蒙德同意后,决定前来拜访一下老朋友。
因为不久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附近不仅有巡逻警察,还有非常专业的安保人员。
在陌生车辆出现在别墅附近后,安保人员对罗杰进行了盘查,在确定他确实是屋主人朋友后放他进去。
虽然进门的过程略显曲折,但好歹罗杰是进来了。
看着花园修建出各种形状的冬青树,刚才还因为被警察询问而有些不耐烦的心情瞬间好起来。
和好朋友聊了一会儿,不见女主人,罗杰随口问道:“塔玛拉最近在忙些什么,她又不在家吗?”
“不不不,她在家,不过她在工作,虽然这样建议失礼,不过我还是要说,我们最好不要打扰她,这段时间她心情不是很好。”最后一句话,雷蒙德露出一些疲倦。
罗杰瞬间了然,“是因为前段时间的事情吗?”
“塔玛拉·霍恩遇险”前段时间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涉及is组织,从一个娱乐新闻变成了一个社会新闻,引发了全民关注。
霍恩和培根虽然并不如明星那般家喻户晓,但是因为作品受众广,加上霍恩培根都有许多脍炙人口作品,全世界都以不同程度的篇幅报道了这件事。
罗杰作为天空电视台记者,知道的并不比雷蒙德这个当事人少多少。
雷蒙德点点头,承认好友猜测是对的,“不错,确实是因为这个,她很自责,主要涉及到米兰达,塔玛拉的外祖母,她们感情很深,工作和孩子现在是她解压的一种方式。”
罗杰露出同情地神色,霍恩和雷蒙德是他们朋友圈里公认的甜蜜夫妇,霍恩心情不好,雷蒙德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遇到这样的事情,相信什么样的语言安慰都是空谈,罗杰也只能干巴巴地说,“我相信很快就会过去,据我了解警察已经抓捕了犯罪嫌疑人以及涉事人员,等风头过去,你们的生活很快就会恢复平静。”
“但愿吧。”雷蒙德无奈地回道,结束了这个话题。
》》》》》》
因为非常想用工作来忘记自己心中不开心的事情。
这段时间苔米一直专心致志制作自己的新片。
说起苔米的新片,或许不得不提一下新片进程。
如今这部纪录片,已经完全和最初设想南辕北辙,换一个意思就是,在苔米原本的计划中,她最初打算做的,和现在她要剪的完全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
苔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她并不喜欢前期拍摄周期拉的过长,这并不是因为她多么节约制作成本,而是因为人的想法是变得,在拍摄过程中灵感来了,可能会删除一些情节增加一些情节,然后经过整理后,你会发现你想拍的和你实际拍摄的,差的很远。
这也是很多慢节奏文艺片导演在拍电影时,完全不需要剧本的原因,并非他们不需要剧本,而是他们知道剧本写出来也用不上,因为他们最后剪出来的片子,肯定不是最初剧本上写得那个。
因为电影战线拉的实在是太长了,苔米的想法也在这漫长的时光中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当然创意还在,但是她要展现的内容却完全不同。
过往她的电影戾气比较重,很多时候都以嘲讽的口味,讨伐的笔触去编写剧本,电影基调也比较灰暗。
大概是生活比较如意,如今的苔米心态比较平和,她想要剪出的片子也以前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改变,让工作变得吃力。
因为她手上的影像资料实在是太多了,按照原本的计划,她只要从以前已经剪出的素材整理出来,拼接成一部电影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她的想法变了,需要的素材也变了,想要从堆积成山的胶片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符合苔米需要的非常难。
有的时候她坐在显示屏前,只看素材,就是一天。
纪录片和剧情类电影是不同的,后者可以导演自由发挥,前者却需要以纪实为主。
这部最初只是灵机一动的影片,让苔米见到了太多的死亡,生老病死原本只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难过,尤其是这个人不久之前还和你有说有笑,一转眼的功夫却又阴阳两隔。
在被安装摄像头的老人中,有一个让大家印象非常深刻。
她叫塔娜,她常常对着摄像头自言自语,因为她太寂寞了,她每天有很多事情和摄像机分享,她把摄像头当成了一个人。
她甚至给这个摄像机起了名字,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对着它吃饭,晚上睡觉会对着它说晚安。
直到有一天,这位老人再也不能对摄像机说话。
摄像机如实的记录了老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