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红楼来爱你》第372章


而贾宝玉也因为王夫人的缘故,当然更是因为他当年‘艳、名’远播的缘故,只要贾母一开口提到这个宝贝孙子,大家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没法子啊; 谁也不敢接这个口; 这样一个浪荡子; 谁敢把女儿嫁给他?
大夫早就判了他日后子嗣艰难; 嫁给他没个儿女傍身,人家图什么?
于是贾宝玉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耽搁在那儿了。
李纨被贾母逼得几乎上吊,就贾宝玉这名声; 她能到哪儿去给他找个合适的。
原本她娘还给贾宝玉看好一户人家; 可惜贾母嫌那家长出身太低; 配不上贾宝玉。
人家小闺女花信就那么几年; 谁肯留着等他啊。
于是贾母这边刚一表示拒绝,人家转头就把闺女另许了人家。
等贾母发现贾宝玉在婚姻市场上前景不妙的时候,再转头,人家小闺女的儿子都抱上了。
这下贾母傻了眼,再求李纨,哪儿还有哪么好说话了。
李家就这么一直晾着贾家,而贾宝玉更是告诉贾母,他很喜欢和晴雯呆一处。贾母当即就被气了个倒仰,她一直捧在手心的孙子竟然要娶一个丫头?
然而她都还没有从这个打击中回过神来,贾宝玉就被晴雯给踹了,晴雯实在是受不了贾宝玉的‘天真’了,这外面的人可不都是你家老太太,会无条件的容忍你,就凭贾宝玉做的那些傻事,晴雯都想打死他。
坏了她多少事?
闹得她的朋友跟她吵了多少架?
你贾宝玉又不是太阳,我凭什么要围着你转?
于是,试着跟贾宝玉交往了两年的晴雯再也忍耐不下去了,明确约见贾宝玉,告诉他,自己要成亲了,日后他们桥归桥,路归路,请贾宝玉不要再来找她了。
如果实在是要来找她,那么就请搞明白双方的关系,不要再动不动就上手拉拉扯扯的。
她有未婚夫,也得顾忌未婚夫的感受。
“她一个丫头,有什么资格这样说你?”被晴雯打脸的贾母气得浑身哆嗦,那些人有眼无珠不识金镶玉也罢了,怎么晴雯这个臭丫头也蹬鼻子上脸了?
“这,大约就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罢。”贾宝玉反倒比谁都冷静,对于自己被晴雯踹了,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残忍的事实。
李纨嗤笑,你成日家只知道约人家姑娘出来风花雪月,该给的保证却一个都给不了,谁敢跟你这么纠缠下去?
你是男人,耽搁个三五年,七八年都无所谓,可是人家姑娘跟你耽搁这么久,你又没法娶别人,那人家以后怎么办?
一个二十四五的老姑娘,只能给人做填房。
现在做小是不可能的了,做小别说当妈的,就是儿女以后的权益都无法保证。
能做出如此大牺牲的,那绝逼是真爱。
可是就贾宝玉,他值得人家为他做出这样大的牺牲吗?
……
赵姨娘回房就摔上门,她从离开宴席后,就不再掩饰自己,一直铁青着脸,贾探春担忧的道:“姨娘。”
赵姨娘叉腰嚷道:“又少了一个清清静静的女儿了,他什么意思?想让你留在这个家,一辈子不嫁陪着他?!”她就是看不惯贾探春捧着贾宝玉,对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视而不见。
贾探春吓得赶紧往外看,生怕被人听到了。
跟在后面的贾环机警往后面看了一下,进来对贾探春摇头,“没事,没有人。”
再说了,现在贾政身边就一个赵姨娘,且赵姨娘还生了他们姐弟,便是李纨也不会那么不长眼来对付他们。
“姨娘,我求求你了,别再说了,这要人听到,还不知道歪想呢?”贾探春脸都气白了,她怎么这么命苦,摊上这么个混不吝的娘,遇事也不知道多想想,就知道浑闹。
赵姨娘气得浑身哆嗦,“就那么个不长进的,老太太还一天到晚指使着大少奶奶给他找媳妇,也不看看他那德行,谁嫁谁倒霉。”
她一边骂一边挽袖子,“三丫头你都多大了?难道就这样耗在家里?”贾探春就比荣寿公主小了个把月,现在公主早就订了婚,礼部那边已经商议大婚的议程了,可是她的女儿呢,这婚事还不知道着落在哪一方呢。
贾宝玉一句话真的是点燃了她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如果不是这个废物,如果不是他败坏了贾家的名声,她的女儿何至于无人问津。
少了个清清净净的女儿?
不嫁人你贾宝玉养她一辈子?
你死了她又该怎么办?
这人怎么能如此自私?你有那个本事照料这些姐妹一辈子吗?
赵姨娘真的都快要被气疯了,偏偏贾母觉得什么都偏着贾宝玉理所应当。
贾探春又是庶出,她不肯带贾探春出去交际,赵姨娘也没办法。她一个小妾,不,现在焱华,她的地位比小妾都还不如。
贾探春和贾环因此地位益发的低了,
第411章 定位
“以后,你们俩姐弟该怎么办啊?”赵姨娘捂住脸痛哭起来。
她以前还觉得贾宝玉不争气; 贾环可以夺了他的地位; 以后这二房还是贾环的。
谁知道; 这焱华的律法与大晋不同; 这婢生子的地位与外室子是一样的,是没有继承权的。“是我害了你们啊。”她拍着腿大哭起来。“哪怕是个普通平民呢,也比现在这样好得多啊。”
贾探春端着茶杯没有吭声; 不论是指望贾政还是贾宝玉都不切实际; 而且正是因为这两个人,她的名声都快臭大街了。
要贾探春说,她现在该做的是; 赶紧去找个可以寄宿的学校,先摆脱她父兄的影响再说。
可惜; 赵姨娘只知道混吵混闹; 永远都想不出真正的应对办法来。
贾环叹息道:“姐姐,不然我去找老爷; 说我要上一个远一点儿学校; 一个人有点儿怕; 害怕照应不过来,姐姐跟我一起去如何?”
他不愧是贾探春的一母同胞的弟弟,姐弟二人都心有灵犀的想到这个解决办法。 贾环不傻,回来后; 如果先不适应;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么一年多呆下来,他也大致知道这个家是怎么回事了。
呆在这个家,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贾探春眼睛亮了,低声道:“我们可以去依阿华找大伯父。”
贾赦外面看着凶,其实心最软,他们姐弟求上门,贾赦不会袖手不管。
赵姨娘看在贾环的份上,晚上对着贾政哭了一鼻子,“老爷,环儿也不小了,呆在金陵,如何能有出息?”
贾政默了默,“那你想怎么样?”
他现在也知道,贾环因为出身问题,前途堪忧。贾探春到底是女孩子,一幅嫁妆打发了出去。
可是贾环是男孩子,他不可能如贾探春那般靠婚姻解决问题。
而且,以焱华和大晋现在的变化,这读书似乎也无法再如以前那般吃得开了。对贾环,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可是毕竟又是自己的骨血,他不可能不管。
赵姨娘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大少奶奶都没有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想着,这到底关着孩子的前途,莫若让环儿去求求他大伯,”她觑着贾政的脸色,见贾政面上并无太大的波动,方才小心翼翼的接着道:“总归是贾家的血脉,大老爷也未必就看着我们二房就这样没落下去。”她严格按照贾探春的指点,不要东扯西扯,只往二房的前途上说。
贾宝玉明显已经是没有指望了,贾兰呆在金陵也会受到贾宝玉的影响,这个时候,想必李纨也是想要贾兰离开金陵的。
不然的话,贾兰肯定会被贾宝玉拖累。
贾政是绝不想看到二房被贾宝玉给坏了前程了的。
咬了咬牙,“我写信去问问。”
现在,他也只能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且贾珍已经回了金陵,又开始了随时随地的骚扰,他现在也是无计可施,赵姨娘的话给他指了条出路,他打算自己带了贾环贾兰几个去投奔贾赦。
他现在也顾不得颜面了,再说,他现在也没有什么颜面可言了。
若不投奔贾赦,估么贾珍这个不要脸的,又要把他的名声搞臭。
贾赦一看贾政的来信,忍不住摇头,“珍儿跟老二,那就是个死结,我是没办法的。不过那几个孩子却不能被他们拖累了,不然,送到长安去,叫婼丫头看着。”
贾政和贾珍在焱华这边已经是臭大街了,几个孩子肯定也受拖累,不如送到长安,换个环境,能安安稳稳的生活。
反正长安那边闹得比他们两个凶,大家都在忙着对儒家笔诛口伐,暂时没有精力来管几个小民的事。
贾迎春接了贾赦的信也是哭笑不得,不过就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