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重活一回》第229章


“虎子,你抽空统计一下咱们一直关照的战友家属,看看都在什么东方?”
“怎么了?老婆,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一直每年给东西和钱不是个事,这点钱他们也到不到哪去,不如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在根本上帮他们的,比如我们铺子卖蘑菇、木耳,如果有山区的咱们就让他们收这些,然后卖给咱们,他们能赚到钱,我们还能解决货源”
“这个主意不错!我记得里面有东北的,等我给他们写信,看看都有啥特产,需要咱们提供哪些帮助”
“嗯,你动作快点,我想在唐山也弄几个铺子,卖海鲜和地方土特产,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吃到全国的特产”
“我赞成,老婆,郑铎都上大学了你也该回来了吧!”虎子哀怨
“这边一安排好,我马上就回去,刚买的铺子还没收拾好,等好了就回去,”晓梅安慰好虎子,放下电话,有电话真好,天天都能听到对方声音。老家那边的房子都要盖起来,一是留个住的地方,二是占块地皮,尤其小李庄那边更要盖,以后可是县城好地段。有侯博文这位未来的地产商,完全可以在一线城市买几块地皮。
这边在京城其他菜市场,晓梅又分别在每个市场购进两间铺子,一样,一个海鲜,一个干货土产,铺子全部找了伙计,账目一个孩子分管一个,一周清理一次,这也是赚外快的好时机。
虎子动作很快,不久北方的大枣核桃、蘑菇木耳、松子榛子、晒干的野山菜,南方的各种水果果铺、笋干、水果干和各种海产品干货陆续到位,再加上时不时地活海鲜,活淡水鱼,铺子生意都很好,唯一就是供货这块,海鲜一直是铺子的软肋,时常断货。
253。发展2
八十年代经济开始自由化; 这也是发展的契机,涧河之行势在必行,大海的存储毕竟有限; 随着经济的复苏; 市场自由化发展,要想满足整个市场就要大力发展养殖业; 守着海湾滩涂就是一个宝藏。
孩子们都起来后京城几乎不用她再操心,遇事都能处理,郑铎一上大学后,晓梅时常回来陪虎子,唐山的铺子几乎都交给建国建军他们管理,和京城的孩子一样每月都有工资可拿。上坨村河塘多,淡水鱼产量高; 只要够个的晓梅都运到各个铺子卖掉,家里出产的花生瓜子等可以全部收购。
在晓梅的点示下李家在家的承包了河塘,第一个个建起了养鸡、养鸭、养猪场,这些货全部用来满足津京地,市场客户联系好后,晓梅给李家买了几辆运输车,以后都要靠他们自己了!
李家人都不傻; 市场活跃; 自己在老家建立养殖基地后; 也学着晓梅在县城和市里购买铺子; 他们做的是餐饮业; 这么多年晓梅可没少教大伙菜品,每道菜拿出去都深受食客欢迎,饭店做得有声有色,大有向京城发展的势头。
渔乡可以承包水面船只后,晓梅来到涧河,做一件早就想做的事,现在郑家兄弟买下了一条渔船,正准备买第二条第三条,因为京城和市里需要大量海鲜,这是他们赚钱的好时机,晓梅的到来打乱了他们的打算。
“为啥不让我们出海?”向西不解。
“我有正事和你们商量,商量完你们该干啥干啥”
“啥事这么急?”
“我要承包这里的水面和沟渠,简单说,我要一大片临海的地方,连海滩都要,如果你们也想大干一场就和我一样,包一片滩涂和盐碱滩,最好十年或者更久,我们要做大买卖”
“你这是要干啥?要一片没用的地干啥?”向东问道。
“养殖对虾,贝类,海产品”
“没苗怎么样?”
“大海这里有啊,你们再出海捞来的虾母全部养起来,咱们建一个孵化室,自己养虾苗,螃蟹麻蚶子一样,我们孵化出幼苗,再洒进海水池子里,喂料自己养起来”
“这是好办法,但是孵化室怎么弄?海水池子里怎么弄?”
“问你儿子啊!文军他们夫妻不是学这个的吗,海水池也好弄,秋季我们就用挖掘机、推土机开挖虾池,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后,引进海水,虾池面积不怕大,但也不要太大,虾能在里面自由生长就行”
“这个好办了,机器从哪找?”
“咱们自己买一两台,再雇几台,有钱赚谁不愿意?孵化室问好专家,先建起来,虾母来了就先养起来”
“别的没问题了,那就剩承包水面的问题了?是不是要经过村委商量一下,要是不讲好了,以后咱们赚钱了,别出麻烦,要是他们愿意干,就自己弄去,到时别说在你们挡他们财路”向南道。
“这个就要靠你们了,把价钱抬得高点,别让村里吃亏,村上得了钱也就是大伙受益,通过的才痛快”晓梅支招,对虾养殖成功了,一年赚几万块都不是问题,现在工人工资才几十块!到时不眼热才怪!
“村里有钱赚就好通过,合同协议签好了,因为咱们弄个池子也不容易”
“我在这里等你们消息,顺便去庆祝那边,让他把冷冻厂承包下来,包不下来,咱们就盖一个新的,养多了,怕到时候没地方放”
冷冻厂是国家的,个人承包有待研究,建厂后一直没发挥出最大作用。晓梅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带着庆祝直接找到赵志刚,问问市里能不能包下来,如果不能,就批一块地皮自己盖,这样一劳永益。
现在是改革初期,一切无章可循,晓梅说了自己打算:一是冷冻厂承包过来,每年将给国家双倍现在收入,职工工资还是由县财政支出,二是自己出钱多给出建造价的两成或者更高一些买下来,冷冻厂在于国家无关,都不通就是希望国家能批一块地自己独资建造一个冷冻厂。
晓梅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分歧双方各有各的理,这个只是开始,为了解决类似问题,市领导及各县代表召开全体会议,商讨此事,最后以高出几票结果通过冷冻厂按原价的一点三倍出售,厂里职工必须留下再用,这不是晓梅要的结果,厂子她要,但是工人不想要那么多,多了没用,白养着!
事情到这里只能这么办,李庆祝签合同购买了渔乡冷冻厂,工人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走人,但是以后再无劳动关系。大多数人还是没啥本事喜欢干活拿工资,只有极个别的挑挑刺,看没戏找其他门路走人。剩下的就要统一管理,按劳分配,没有大锅饭这一说,只要认真工作就比以前赚得多,在以后的事实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留下的无比庆幸,走了的懊悔不已!
大片荒地水面能卖钱?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就有人要买了!村里和渔乡领导商议出一个合理价格以每年每亩二十元承包费对外承包,第一年由于投入大,免一年租金,最少承包五年。村里没人敢要,除了郑家和刘家,郑家刘家一要就是万亩沟滩,刘家是后来参进来的,晓梅觉得刘家在本地,既然有发财机会就问问,没想到刘家人痛快,兄弟俩人和老妹妹一要也和郑家一样要了一万亩。
晓梅让向西出面替她和庆祝包下两万亩荒滩水面和滩涂。俩万亩,光一年承包费就四十万块!由于第一年免租,合同一签就是十年,但是乡里也说了,租金可能随行就市,但保证不会涨多少。
秋收过后,郑家和李家、刘家三家全忙起来,一台台推土机挖掘机开进荒滩,一个个几亩或是就几十亩的虾池挖出来,专家亲临指导,杀菌消毒,引水。一片荒地变成波浪粼粼,一片海水。
孵化室也建起来了,虾母进孵化室,等待孵化,下苗。麻蚶子直接去海里捕捞个小的蚶子,放养殖场地养殖。人们都是看热闹的,手笔太大,谁家也扛不起!
但是就是有胆大的,和郑家协商好,虾苗将会用孵化室的,大胆向亲戚朋友和银行筹资,也开了两三个池子,试试水。风险总是与收入成正比,大胆的投资没想到得到意外收获。
第二年开春撒苗,秋季收获,从八月十五就开始捞虾,一直到十一月份清底,一亩虾池平均出货五六百斤,活虾打着氧到京城可以卖到三块左右最后国庆节前后最高到了五块。
除去苗钱,饵料钱,人工和前期铺垫钱,李晓梅和李庆祝姐弟两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