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巧丫鬟》第210章


柳儿实在忍不住,“人家马失前蹄,顶多摔个跟头罢。你倒好,摔出孩子来了,你可真能,谁拍胸脯保证有效来着!”
“你相公又不是神仙,便是个神仙,也有被打落尘埃的时候呢,正常,正常。那什么,娘子你想吃点儿什么,我叫他们提前……”
呕~!
“来来,再喝口水,慢点儿,吃东西的大事……”
“闭嘴!”
一辆看着不甚华丽,却骨架扎实的马车,在随从簇拥下,碌碌而去,淹没尘寰。
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师傅番外(上)
绣花坡,绣花坡,绣花坡上姑娘多。
姑娘多,姑娘多,绣得荷包比针巧。
巧姑娘,巧姑娘……
董慧君合上双目,朦胧中,似乎听见姆妈轻哼着童谣,坐在窗前,一面绣花,一面哼唱,却也总能关注到身边四五岁的小女孩儿。
“慧儿手真巧,这花瓣儿呀,要先从这里下针,到这里……看罢,是不是就很好看。”
“姆妈,李师傅说要这样的呀?”稚嫩的嗓音透着浓浓的疑惑。
“嗯,那这样,李师傅的功课,就按照李师傅说的做,姆妈教的,就按照姆妈说的做,好不好呀,慧儿?”妇人仍旧笑眯眯地道。
“慧儿听姆妈的……可是为什么呀?”
“这个么,等慧儿长大就知道了,如今慧儿小,姆妈说了慧儿也不懂,听话啊,乖。”妇人神色难明,多了几许黯然。
只小小女孩儿,显然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只看见姆妈不高兴,忙点头应道,“慧儿听姆妈的,不叫她们知道。”想起了什么,又肯定地点头,“谁也不叫知道。”横竖太太也不会过问。
“真乖。”
可惜,真正关心爱护她的姆妈没几年去了,再也没人教导她,陪着她做针线。只董慧君没两年得了继母太太的青眼,拿了她的绣活,逢人便夸。父亲也会勉励几句,董慧君内心也是高兴的。
自打母亲在她两岁去世,除了姆妈,一大家子,再也没人笑着夸奖过她了。
所以 ,董慧君十四岁的时候,已经十分出名了。据下人说,就连京里出来的知府夫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头,更不必提江南一带,闺阁女子中,已经声名卓著了。
所以,她也越来越忙,除了没日没夜地做针线,再也顾不得其它。绣的东西都是太太吩咐下来的,说是某夫人求的,推脱不得,于家里的生意上头,也多有益处,得罪不起。她这针线,可是很要紧的,老爷叫好生做了。
父亲董三老爷,这两年也对她关注了许多,见了面,更是和颜悦色地经常嘱咐两句,董慧君十分高兴,便是累些,也不觉了,横竖做的都是她喜欢的事。
董慧君的亲娘只生了她一个,便因病没了。及至年纪稍长,私下里听下人说:三老爷对三太太原是极中意的,因生大姑娘伤了身子,自此缠绵病榻,没几年就没了,所以三老爷一直对大姑娘不喜。不然也不会许了这样的人……老太太更不用说了,本就不中意三太太,正好重新把娘家侄女嫁过来。索性如今的三太太倒是个有福气的,生了三个儿子,所以说都是命啊……
那一年董慧君十五岁,由做布政使的大伯做主,许给了一个同年的儿子,便是她们城里知府大人的第二子。据说知府夫人的兄长在京中做着吏部侍郎,所以知府大人迟早要升迁的。
可这些都跟她没有关系了,因为她已经听见丫头们偷偷议论,那知府家的大公子,最是个读书上进的……可那二公子,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家里通房四五个,犹嫌不足,又抢了一民女回府。哪知遇上了硬茬子,被人告上衙门,花了不少银子了结……可怜的大姑娘,到底是没了亲娘的孩子,千金小姐也是个歹命的……
董慧君万念俱灰,大病了一场,绣活也搁下了。太太来看过两回,吩咐下人好生照看,也就罢了。
只这一病,连年都没过好。隔年二月,天气和暖。她底子好,又有贴身的丫头宽慰,太太也不时着人送来补品调理,渐渐身上好转,也打算认命了。可那定了亲事本打算下半年迎娶的知府二公子,夜路走多了,终究遇到了鬼,被人当街一刀捅死,凶手逃逸!
董慧君成了望门寡!
本来董家真为了女儿打算,也是可以同意知府大人的意思,把亲事退了的。奈何大伯父,董大老爷说了,“我董家上数三代,无作奸犯科之男,无醮之女,岂能就此坏了门风!”
父亲董三老爷,一向都以其兄马首是瞻,自然别无二话。
于是,董慧君开始在府中一个极其偏僻的院落,以二八年华,开始过起了清心寡欲的日子。
吃穿用度,一色都是极其简单清淡的,身边只原本的一个心腹丫头伺候。主仆两个,每日里除了做针线,便是做针线。样子仍旧是太太着人送来的。说是她父亲董三老爷吩咐的,怨不得旁人,如今她名声在外,不做便会得罪了他们董家得罪不起的大人物,如今她三个弟弟还未成年,她总不会冷心冷肺地看着亲兄弟没了前程罢?
别人尤可,只那年幼的三弟,曾经仰起白胖的小圆脸儿,笑眯眯叫她大姐姐来着。
其实没能嫁人一事上头,董慧君并未觉着有何不妥,横竖那是个不成器的,自己真要嫁了过去,不定怎么受磋磨呢。如今清清净净的,倒好!
她倒是提出过出家为尼的事,只长辈们都不同意,也没说具体的缘故。
其实要她私心里觉着,出家倒是真得了清静,成全了她。横竖比如今这般,要看府里下人脸色强多了。
后来时候长了,她也慢慢琢磨明白过来,所谓不叫她出家,不过也是怕对董家名声不利。父母高堂俱在的,又要给那未谋面的男人守节,本也算节烈之人,颇让人赞誉的。一旦出家,便耐人琢磨了,跟知府家的关系,也没了这一层牵扯,于董家,实在没甚好处。
可惜,没了亲娘,没了姆妈,身边只一个年岁相仿的丫头,很多道理,都需自家琢磨,没人提点,更没人护着了。
明白了又能如何!
董慧君索性放下心事,过一日算一日罢,这般,也没甚不好,就当在家修行了。因着身子这两年一向单弱,如今饮食本就清淡,也不好直接茹素就是了。
只她没想到,便是这般的日子,也不得长久。
两年后,是某个风清月明的晚上,多年不见的父亲忽然出现了。
父女两个相对无言,董慧君淡然地见了礼,斟了杯有些冷掉的清茶,不过是个礼节,她父亲对饮食一向极其挑剔的,哪里会喝她这里的粗茶。
谁知,这回倒是料差了。她父亲董三老爷,端起那杯茶来,一饮而尽,放下茶盅,神色莫名,半晌方道,“父亲对不住你们母女……收拾收拾东西,待会儿跟来人去罢,以后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来生投个好胎。”
顿了一顿,父亲到底转身去了,也未说明缘故,不过董慧君也不在意了。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能还了这一场骨肉恩情,她是很乐意的。自打不叫她出家,又有做不完的针线,她便知晓,没为这个家流尽最后一滴血汗,她是不得解脱的。
至于泪,自打姆妈没了那年,就再也没了。
果然不负她所望,俄顷便有两个婆子,带她坐了马车离府,丫头都没叫带着。
后来得知,原是大伯父坏了事,刚得了风声便着手安排后事。他家二堂嫂刚有了身子,而大堂兄,只生了两个女儿。大伯父这一支的香火,就压在二嫂子的肚皮上了。
所以,大伯父紧急安排后事,祖母捎信来,叫三房这个跟二孙媳形容有六七分相似的孙女,过去废物利用,这边对外只说暴毙了。那边,顶了二嫂子的窝,二嫂子和年幼的堂妹两个,赶紧的打发出家了……
董慧君在到了大伯家的第二日,大伯一家子就被抄家了。不上一个月,刑部的行文下来,大伯罪名若干,最重的两条,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结党营私涉嫌谋逆,判了斩立决。其余成年的堂兄堂弟收监秋后问斩,女眷发卖不得脱籍。
那时候新皇登基不久,大赦天下这种好事,显然跟大伯一家子,没甚干系,董慧君更不必指望。
此时董慧君即便听到些什么,也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自打顶着二嫂子的名头,被投进监牢那日起,她和董家,桥归桥路归路,从此两不相欠!
她被一个北地的富商买了去,那富商也算有心,对她还算和颜悦色,见董慧君冷若冰霜,也没强迫她,着了丫头婆子伺候。
董慧君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