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扑倒花神的熊孩子》第104章


书桌上,古拙的镇纸压在雪白干净的宣纸上,墨已研好了。花满楼神色温柔,提笔认真在宣纸上蛇形。他写得很认真,也很细,他的字体原本是苍劲雄浑的,如今写起来,各个连接处却又多出一种柔软。
待墨迹风干之后,花满楼将纸张折起,而后封入信封之中。他拿着信封,修长的手指在信封上细细摩挲,宛如在抚摸情人的肌肤。
片刻后,他怅然一笑,又缓缓将信封放下了。
两年了,这样的信他已记不清自己写了多少封,明知道寄不出手,可他还是坚持着写,写他的思念,他的无奈,他的决心,还有他方才在睡梦中时梦到的她的笑脸。
花满楼虽看不见,从前却常常去描绘灵璧的脸庞,他知道灵璧有着怎样的容貌。若他能够看得见,他必定能一眼自人群中将他的小姑娘认出来。
在这两年间,花满楼时常梦见灵璧。梦见她展露笑颜,伸展双臂等他来抱的模样;梦见她蹙着眉哭泣,揪着他的衣襟一点一点诉苦的模样,梦见她又羞又恼,气呼呼向他发脾气的模样;梦见她回首向他淡然一笑,而后转身飘然离去的模样。
每当梦见灵璧之后,花满楼便会于深夜惊醒,而后再也无法入眠。
今日便是如此,他梦见灵璧向他笑,最后却毫不留恋地离开,醒来后他面对着空荡荡的房子,一时间难忍心中痛苦,只得抚琴疏解自己的情绪。
琴曲一首接着一首,然而夜幕依旧深沉,晨光迟迟不来。他终于放弃了挣扎,抹平琴声,入内将他的思念一一写下。
弹不完的琴,寄不出的信,等不来的人,他的两年便这样轻易地走过去了。
人屈膝倚靠在床柱上,花满楼忽然忆起两年前他与灵璧分别的场景。
那时灵璧说要放弃他,他又惊又怒,强迫她与他纠缠。而灵璧呢,她始终保持着冷静,她与他说了很多话,她每说一句,他的心便会更痛上一分。到最后,当她说想要分开时,他忍住千万种惊惶和无奈,沉沉应了一个“好”字。
她不愿意接受他,她说他的感情不清不楚,她说自己还有许多的事要去做,他怎么舍得她受委屈,又能如何去解释?当她已决心要离开他时,他再如何不舍,也要忍耐着放手。
他愿意将她放飞,让她在苍穹中自由翱翔,他不愿做个放风筝的人,让她哪怕飞得再高再远也要受制于人,他舍不得。
他不怕等待,也不怕等不到,若她有一日飞得久了,飞得累了,若是她还愿意飞回来,那么……
想到此处,花满楼舒展眉眼,而后微微勾起唇角。
月色朦胧,在这相同的月色下,两个苦苦忍耐的人无心睡眠,正相互思念着。他思念她,她也思念着他;他忘不掉她,她也忘不掉他,然而,他们都不肯让对方知道,唯恐对方会因这份思念而平添烦恼。
马车上,灵璧以玉箫挑起窗帘,正对着春景出神。
坐在侧首的长公主瞧见灵璧的模样,先是一笑,而后抬手捏在灵璧的脸颊上,打趣道:“瞧你这副小模样儿,还挺委屈!明明是你将人撩拨得起了心思,又转身将人撂下,如今你倒是委屈起来了。”
“我没委屈。”灵璧揉着脸颊,故作镇定道,“我这又不是第一次回去。”
这两年间,灵璧是时常回京的,只不过回去之后,她总不愿见花满楼罢了。花满楼自然知晓她的心思,因此即便知晓她人在京城,也并不去打搅她。
闻言,长公主在心中暗叹一声,而后便将话题转开了。灵璧与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忽而想起了什么,向她问道:“阿姐,究竟哥哥是拿住了玉罗刹的什么把柄,竟让他肯让出灵丹?”
长公主微一挑眉,道:“这问题你已问了我许多回了,罢了,我告诉你好了。”说完,她在灵璧期待的眼神中慢悠悠饮了盏茶,而后道,“阿璧,你可还记得当年皇上中毒之事?”
灵璧点头道:“当然记得,是玉罗刹搞的鬼。南王世子与哥哥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南王一直在暗中筹划掉包计,玉罗刹便给哥哥下毒,再栽赃给南王,以便让哥哥提前注意到南王,那个疯子……”
“他不是疯子,”长公主淡淡道,“他当然是有目的的。”
灵璧直直看着长公主,静静等待答案。
长公主磨挲着茶盏,道:“这真是个极有意思的人物。他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旁人,又在教中养了个假儿子掩人耳目。他将自己的一部分势力放在亲生儿子手里,那部分势力十多年前便开始筹划谋反,如今你哥哥登基,他们依然没有放弃。”
“难怪他要提醒哥哥注意南王,因为他不想被人抢走先机……”灵璧喃喃,而后似忽然惊醒一般,扬声道,“等等,你是说,我师父,万梅山庄一直在策划谋反?!”
长公主淡淡笑了,“你真的相信西门庄主就是他的亲生儿子?你真的相信他只有一个孩子么?”
灵璧愣住了。
长公主轻抚衣袖,又道:“一个期望儿子继承魔教,控制欲又如此强的人,他会放任亲生儿子去学杀人的剑法么?”
灵璧双手颤动了几下,忽然道:“所以,两年前哥哥是找到了玉罗刹的亲生儿子,以此来要挟他的么?”
“对。”长公主点头,“当时玉罗刹措手不及,只得退让。后来他的亲生儿子同那股势力就消失了,我便是再如何去找,也找不到了。”末了,长公主又叹息道,“当年他是小瞧了我们,可如今却不会了。这两年,你哥哥一直很谨慎……”
灵璧垂下头,半晌道:“阿姐,你说我师父知道么?”
长公主沉吟片刻,道:“若从当年他与皇上说的话来看,他似乎从一开始便对玉罗刹全无信任,加上之后玉罗刹又暗中收拢万梅山庄的势力,恐怕两人之间已生了龌龊。”
灵璧攥紧衣角,蹙眉道:“我师父武功这样高,应该不会出事吧……”
长公主安抚地拍拍灵璧的手,柔声道:“你且放心,你师父不是轻易会吃亏的人。再者,玉罗刹当年曾娶过一个姓西门的女子,你师父就算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恐怕也与他有些亲缘。”
就在两人说话间,马车忽得一阵晃动,一个熟悉的声音自马车外响起。
“快停下,再往前走可就糟糕啦!”
灵璧一愣,只觉得这声音十分耳熟,却不知是在哪里听过。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际,又一个男声响起。
“老婆快闪开,让我来就好!”
“燕七,郭大路!”灵璧双目一亮,几步跳下马车,正瞧见燕七夫妇与一众人在纠缠着。灵璧喝退了众人,而后与燕七紧紧拥抱在一起。
“燕七姐,郭大哥!”灵璧神色激动,声音有些颤抖,“见到你们真好,真好!我以为、以为你们……”
燕七拍拍灵璧的背,朗声笑起来,“看来老天爷还是长眼的,能叫我们再度相遇!”末了,燕七又道,“对了,小妹,你快些让你的队伍折返,山上塌了,前面的路被埋上了,我与郭大路险些也要被埋,这才刚刚逃过来。”
灵璧神情一肃,点点头,转身向马车上走去。
队伍重新启程,将山路避开了。长公主见了燕七夫妇,真诚感激他们对灵璧的照拂之情,而后便借口处理些琐事,上了别的马车,方便三人说话。
三人很快聊到水灾那日的情境。却原来,当日水灾忽然,燕七与郭大路失散了数日才重新找到彼此。两人并不知道灵璧藏身于花家商户,灵璧也寻不到他们的消息。两方都在互相寻找,却一直不曾找到。到后来瘟疫蔓延,燕七夫妇黯然离去,他们走后,灵璧现身开始治疗瘟疫。如此看来,他们竟是完全错过了。
三年不见,三人之间的相处依旧没有隔阂。燕七夫妇将他们这三年遇到的江湖趣事与灵璧一一说了,灵璧又说了些自己的经历。
待三人尽心畅谈之后,燕七捧着茶盏,笑吟吟向灵璧道:“三年前我便知道你出身不凡,只没想到是皇室里的人。”
此番长公主的队伍是打了皇家旗帜的,因此燕七这才知道了灵璧的身份。
灵璧有些惭愧道:“我并非有意瞒着你们,只是当时……”
她还未说完,郭大路便爽快一笑,道:“如今不是知道了么,又有什么要紧。”
闻言,燕七点点头,与郭大路相视而笑。灵璧也笑起来,将手中玉箫在掌心上敲了几下。这只玉箫是当年花老二送与她的,当初在开封时,这只玉箫摔成了几截,后来她回了京城,便找人将玉箫用金子重新镶了起来。
燕七也认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