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谎言》第358章


村政府也很快就给了反馈,还去工厂调查过,工厂方面也非常积极配合,出示了一份资料,证实他们的确将一些矿物质排放在附近的水源中,但那些矿物质对人体并无危害,而且剂量甚微,那是他们在经过几次过滤处理之后才排放出来的。
至于水的味道改变,就和这些矿物质有关。
工厂甚至声称,有了这些矿物质,这些水喝了之后会更有利于人体,直接装瓶就能当矿泉水了。
南区工厂的说辞要是放在今天,肯定贻笑大方,但是在三十年前,还是香土村这样一个地方,媒体网络还没普及,村民们乍一看到厚厚的一叠资料,又听到工厂方面各种天花乱坠的说辞,很快就打消了疑虑。
南区工厂也知道光是动动嘴皮子也不够,那次解释之后还非常大方的拿出一笔钱,分派到各家各户,每家都分到了大几千,这放在三十年前可是不少了。
这件事被萧绎琛的母亲念叨了一遍,萧绎琛越听心里越觉得南区工厂有鬼,可他也清楚就这样直接跑去问根本不会有结果,索性便不声不响的回了一趟香土村,在工厂附近几个水源处采取了样本,尤其是工厂排放出来的污水一并采集回去。
萧绎琛在实验室里做了一番测试,结果是,南区工厂排出来的污水根本没有做过任何过滤处理,有害金属物的比例严重超标,这些有害物被附近的水源中和稀释,虽然已经减少了分量,可是人长期饮用一定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香土村这三年来出现了一批癌症患者,和这工厂排放的污水有直接关系。
这是必须要反映——这是萧绎琛的第一个想法。
可是该和谁反映才有效,该怎么办才能彻底根治这个问题,而不是又一次被工厂敷衍了事,萧绎琛也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他最担心的就是,南区工厂一旦听到风声,就会立刻开始改良排污问题,等到有关部门去检查,发现一切都在指标之内,这事将来就不可能再去反映第二次了,而南区工厂也可以将自己和村民们的病彻底摘干净。
萧绎琛思来想去,便想到了他当时最好的朋友顾承文。
顾承文也在香土村住,又是积极地村干部,他父亲就是村代表,如无意外他将来也会是。
那时候,顾承文年轻力壮,还没什么症状出现,唯一的问题便是他在外面有几个相好的,怀孕之后没有一个顺利的,几乎都小产了。
这些女人里就有一个成功的把孩子生了下来,便是柳玲玉,可惜先天不足,生下来就有心脏病,视力和听力也有缺陷。
柳玲玉无所不用其极的想嫁到顾家,顾家在当时的香土村不仅地多,而且有些家底,加上顾承文长得英俊,脑子活络,说话办事都很有一套,姑娘们明里暗里都挺喜欢他。
萧绎琛原本是不知道这件事的,顾承文受异性欢迎也不是第一天了,要不是萧绎琛的母亲突然提起来,说这两年南区那家福利院收了一些弃婴,有人说仿佛看到柳玲玉也出现过在那边,好像还把一个婴儿扔在门口了。
还有人说,顾家三代都是单传是有原因的,在顾承文之前,他父母也曾生养过几个孩子,都没活到三岁,顾承文是特别找了人算了命,说他命硬,只要能活到六岁,此后一生都会顺顺利利,平步青云。
不过这些风言风语大家也就是听听,传过一阵就散了。
只是萧绎琛听了却暗暗记在心里,很快就找到顾承文,没提柳玲玉和孩子的事,只是有一说一的把他的化验报告解释给顾承文听。
顾承文听了,当场拍案而起,暴跳如雷,还撸袖子说要跟这家工厂算账,要给村民们讨个公道。
萧绎琛的心一下子就放了大半,顿觉找他来商量是没错的。
听到这里,其实徐烁和顾瑶也已经猜到后面的大概,只不过这一段的细节,还真不是他们能查出来的,非得萧绎琛这位当事人才能知晓。
萧绎琛说到这里停顿片刻,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反倒拿起脚边的一瓶矿泉水喝了两口。
然后,在两人的注视下,他拧上瓶盖,问:“我听老金说,你们上次进来还穿了防护服?”
随即他又是一笑:“放心,顾承文十年前都能在这里弄个手术室,十年后就更不会有事了。”
顾瑶听了,很快追问:“三十年前呢,在这家工厂里工作的工人有事么?”
萧绎琛说:“如果防护得当,下工后尽快换掉吸附有害物质的工作服,洗个澡,一般来说不会有大问题。”
徐烁接道:“但是根据我们找到的资料显示,三十年前这家工厂并不太注意这方面,三、四年间已经出现了工人因为防护不好,而出现的职业性中毒和尘肺。”
萧绎琛说:“工厂内和村里都相继有人生病,工厂的管事也知道这事必须要尽快处理,所以在我们行动之前,他们就劝退了一批身体出现问题的工人,还给了一笔遣散费。”
听到这里,顾瑶想了想,很快说:“如果我没记错,金智忠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去做了电工?你们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认识的。”
萧绎琛似乎冷笑了一下:“顾承文说不要打草惊蛇,一定要先掌握内部的资料作为证据,才能避免被工厂方面再次敷衍过去,这一点我是赞同的,而且这方面该如何操作,他一向比我明白,我那时候一门心思在我父母的病和医学院的课业上,根本无暇去管怎么整垮一家工厂。”
徐烁说:“但您没想到,顾承文说一套做一套,他表面上要为大家讨说法,背地里却和工厂方面沆瀣一气,反过来挖村民的墙角。”
这后面的事,顾瑶和徐烁先前的调查里已经拼凑的七七八八。
顾承文收买了金智忠,拿到了厂子里的一些资料,但那些资料并不足以撼动这家工厂的存留,反倒可以先敲一笔竹杠。
顾承文找工厂的管事谈判,管事也非常痛快,给了他一笔封口费。
但顾承文并不是贪图小便宜的人,他那时候就看的很长远,要挣就挣笔大的。
于是顾承文一边拿了钱,一边在村里散播小道消息,将工厂和水源问题再次挂上钩,渐渐的引起村民们的抗议和反弹。
事情一旦闹大了,村民们就一定会推举代表,顾承文有顾家这个为村民服务的金招牌在,自然一马当先把事情拦下来。
工厂管事一方面没想到事情闹大的这样快,一方面又不得不和顾承文二次谈判,而且这一次顾承文还把萧绎琛叫去了。
萧绎琛站在一个医者的角度,实事求是,工厂管事根本无力反驳,而且也看得出来萧绎琛不是个能变通的人,何况他父母也是受害者,所以要谈条件还是得和顾承文谈。
就这样,顾承文和工厂管事就一起背着萧绎琛谈妥了条件——表面上,工厂方面答应报销所有村民们送来的医药费单,同时还要尽快做好污水处理,改善附近水源,但事实上,污水处理好做,水源改善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吃力不讨好,工厂方面才不会填这个无底洞。
在答应这个条件之后,工厂方面还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希望顾承文和萧绎琛不要将水污染的事去村里说,还希望他们平复村民的猜忌,告知村民,他们的排污没有问题。
萧绎琛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的。
顾承文当时的反应比他还大,直接当面要和工厂管事撕破脸。
工厂管事也急了,说他们已经同意了所有补偿,要是把他们工厂逼绝了,大不了鱼死网破,工厂倒闭,他们一分补偿都没有!
自然,以顾承文的性格来说,这就是一场戏。
顾承文和萧绎琛离开工厂后,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给村民们交代——难道告诉大家,这家工厂的确有问题,但是现在撕破脸了,一分赔偿拿不到么?
要是村民们齐心合力,整的工厂倒闭,这也不是没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不少村民都身怀绝症,病怏怏的,为了看病掏空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底,眼瞅着活不了两年了,还要在临死之前闹这么一出?
想起这些,萧绎琛已经知道必须要向现实低头了,这时候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顾承文“冷静”下来,提出一个缓兵之计。
按照顾承文的意思是,要是非要鱼死网破,那些得病的村民知道了自己是被毒害的,年轻的还好说,年纪大的一个气不过,当场过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