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乱世佳缘》第143章


“子贤,又是你的生辰了,我没有什么贵重的物品,送你一个故事可好?”徐绍祯似是并不打算等她的回答,将手上的筝递了过去,尔后也不看她,跟她先前一般,手随意的搭在栏杆上,缓缓的开了口。
他的故事很长,墨沧也有听过,是一个叫徐绍祯的公子来宁山书院读书,结识了一个叫墨子贤的小孩儿。
他将两人三年间来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娓娓叙来,好似一副画卷,徐徐的在她的脑海中展开,画中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是那般的真实。
徐绍祯所作所为,让墨沧作为一个女孩儿觉得动容的事情也有许多。
比如紧跟在包饺子事件后面的那个除夕夜。两个人正处在尴尬期,她心里头也不知怎么,就是格外的想念庐嵩山上的师父还有师兄弟,他们肯定都围在大堂里头热热闹闹的吃饺子。
看了看手上的桂花糕,虽然入口还是甜丝丝的,可是她的心理真是不太平衡,还莫名的尝出了一丝苦味。
她在书院外面的街上晃了大半夜,听着家家户户的笑声和鞭炮声,一个人看遍了上虞夜空的烟火,快子时的时候,才慢悠悠的回了舍院。
并非是有所牵挂,而是实在困倦了。这样的与她不相干的热闹,只能是越看越难受。
她推门回去,劲松正仰着头看着夜空,墨沧不禁有些惊奇,问他坐在这儿做什么。
劲松一本正经的告诉她,他在数星星。墨沧顿觉无趣,劲松见她不买账,这才说自家公子在里头包饺子,还不让自己插手,这一下午的工夫,已经包废了许多饺子了。
最后说,墨公子你若是再不回来,我都要被公子包成饺子了。
第二十七章 隐有期待
墨沧听了劲松的话便生了哭笑不得的意味。
她悄无声息的推门进去,屋里头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砧板,各种的菜叶肉糜,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背向她的紫衣身影全然不见平时的风度儒雅公子翩翩,华贵的锦袍上沾满了白色的面粉,许是听到了她不太厚道的笑声,转过身来眉眼间全是无奈的神色。
而墨沧笑的更欢乐了,他那张生的极为好看的俊容上也全是面粉,看着实在是滑稽狼狈。
许是这样的笑声打破了一直横亘在两人中间的隔阂,她听着他说本想亲手包饺子,好让她也尝一尝自己的手艺,却不曾想偷艺没有成功,还被逮了个正着。
墨沧自然是不能袖手旁观,利落干净的挽袖子便参与其中,下意识的就拿着巾帕给他擦了擦脸上的面粉。
这一下两个人却都是愣住了。她的指尖、他的眼眸,都带着灼热滚烫的温度。
墨沧率先回过神来,接过他手上的面盆便开始加水揉面,这一晚上就这么不尴不尬的过去了。
可是,这个除夕夜,却让她心上萦绕着淡淡的温馨。
她好像找到了家的感觉,什么都可以不去顾忌,身边有人可以给她依赖,不必担心明天起晚了是不是会被师叔抓到,亦是不用惊忧操心那些本就不该在她照顾好自己以前出现在她面前的事情。
古语说君子远庖厨,可是徐绍祯,竟然想到了在除夕夜给她包饺子。
说来这实在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却是墨沧十四年来从未有过的感受,并非是没人在意,而是这份关怀实在是细致入微,轻易的就找到了她心上的那抹柔软所在。
“墨子贤告诉徐绍祯,他的生辰在六月初六,可是这个小傻瓜一直都不记得这天究竟是个什么日子,第三年的时候,照旧是徐绍祯把墨子贤骗出来了。”
徐绍祯凤眼里携着一丝促狭的笑意,看了一眼墨沧又道:“他说要给墨子贤讲一个故事,他讲的是……”
他莫不是要来个“从前有座山”吧?
墨沧美目圆睁,一脸俏皮的戏谑之意看向了他:“徐兄,这样下去,你的故事何时才能结束?”
“我的故事,自然是我来给它结尾。故事里的徐绍祯,讲的是那年在祝家庄……”
梁山伯与祝英台啊,墨沧看着手上的花蝴蝶,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意有所指。祝英台是女儿身,她亦是实非男子,结拜兄弟的情谊,故事里的人有,她和徐绍祯也有。
只是,终归他们都不是故事里的人罢了。所以,即便他已经暗示到了如此地步,她又能做什么呢?
“子贤,告诉我,你真正的名字。”
徐绍祯的语气很淡然,却带着不容人拒绝的强势和笃定。
墨沧摇了摇头,莞尔一笑:“萍水相逢,三年间不过黄粱一梦,宁山一别,有缘自会再相见。希望徐兄不要为难我。”
她早就知道,依着他的聪明敏锐,是断不可能猜不到自己墨子贤一名只是个假的而已。从小在庐嵩山上,跟着师兄弟们一同打交道的都是些官家子弟,有许多事情她都能看得明白。
所以,墨沧也清楚,徐绍祯不仅仅是知道墨子贤一名不真,只怕是她真正的名字,他也早就知道了。
大冠王朝,轩辕称帝,顾徐随侧,卧龙凤雏,又岂会单单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他之所以会再来问自己一句,说到底还是心存希冀,想要亲自从自己这里寻一个最终的答案吧。
只是,她不能不狠心,不能有一丝不忍心。
“徐兄的筝我很喜欢,谢谢,”墨沧一手在宽大的绣袍里掐着自己,微笑道:“时日不早了,我还有些书卷在舍院没整理,就先回去了。”
她说完转身便走了。
徐绍祯站在原地,目送着她一级一级的下了那台阶,黑衣仿若要融入周围浓郁的青色,再也不出来似的。
他的心狠狠一揪,然而很快的,便恢复了平静的面色。他实在是太了解她的性子了,这样,也比较好拿捏。
他手指摩挲着光滑的栏杆,颇有兴味的看向了来时的那条石阶路。他的选择,应当是对的。
墨沧的心绪却是颇不宁静,刚拐过那棵参天的老树,确定自己的身影消失在凉亭那头的视线中时,她便倚靠着粗糙的树皮,缓缓的蹲下身来抱住了自己。
她一点儿都不难过,只是有些累罢了。
可是,她的眼睛为什么会这么酸?她眨了眨眼,滴落的泪珠打湿了衣襟,那支蝴蝶筝五彩斑斓的颜色也仿若随着眼前慢慢展现的光晕,一圈一圈的消退了。
早就知道会如此,还是抑制不住的哭了,真丢人。
墨沧狠狠的鄙视了自己一把,在一个过路小娃娃澄澈眼神注视了半天之后,终于有些难堪的站起来了。
她赤条条一个人来的,行李自然也是没有多少,除了这三年在宁山书院积攒的手稿,便再也没有旁的了。
徐绍祯给她添置的几件衣物,她是不打算还回去的,不然这一来一往,永远都没有消停的时候了。
墨沧一件一件的整理着,在拿到那串钱串子的时候,却是不由得有些懵。
她真真是还欠着人家徐绍祯的。抛开旁的不谈,师父给她这串铜钱,除了当时坐牛板车的时候给了两个铜板儿,那可是一个都没少的。
上虞三年的生活,她又不是喝西北风生活的,花的谁的银子,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可是这明白过来,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她一穷二白,跟小葱拌豆腐似的,就这么几个铜板儿还得当回去的盘缠,怎么能有银子来还债呢?
可是不还上,她又良心不安。
墨沧守着已经收拾好的行李纠结了半天,终是下定了决心,罢了,徐绍祯也不缺这几个银子,她就暂且先欠着,左右师兄他们总会有机会去上京的,到时候央他们替自己还了。
那时候她万万没有察觉自己想还债的心思,竟是有些隐隐期待两个人再能有些交集。
第二十八章 别了上虞
不同于旁的书塾,宁山书院是每隔三年才会迎来一批新的学子,这自然也意味着,三年以后,要送走一批学子。
同窗之谊总是真挚的发自少年人的肺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吃同住同读书,早就将这股情谊凝结在了一起,更何况,还是三年这么漫长的时光。
虽是来读书的都是些公子哥儿,可未尝不是懂得世家相处的要道的,王侍郎跟李太守交好,王公子自然跟李公子走的就近一些。
学业有成者大有人才,左右逢源的人也不少,一众人回去参加科举或是参加武试,都是早早的便寻好了出路的,自然都是期盼着将来能在金銮殿上再次会面,能够称为彼此的助力。
因此,这古人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离别伤感之情全然消退了许多,有几个纨绔的,甚至等不及拿夫子回执的荐书便要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