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步步为赢》第367章


将孙家的帖子都撕了。心里暗道老太太也是神了,怎么就知道这姓孙的不靠谱。当然千挑万选之后,终于定下了一桩亲事,这人也算是自家的熟人,方中正小儿子,二人年纪相当,八字又合,最关键方中正的人品贾赦信得过,对其家教也放心,这小儿子自己也是见过的,生的也不错,性格也大气。这样的婚事,贾赦才放心。史菲儿听了也是点点头,心想反正只要不是白眼狼,任谁都比那个强。
因贾府里忙着等着接待贾瑚一家,薛宝钗倒是没急急去找贾母商议自己的事。不过这段时间,自己倒是想得明白,若是自己有朝一日真的能成为妃子,有了权势,至少能对家人庇护。至于其他想了也是无用。
正巧这一日,因诗社众人姑娘又相聚在一起,因史湘云前几次因府中有事,便错过了几次,这次便叫唤着自己要做东。众人自然知道其的状况不好,便来劝解,可史湘云又是个认真的,话出口了便不肯改了。薛宝钗将其拉到一旁说,她们家铺子正好收了些野味,不如拿来烤了下酒,也是有趣,冬日里冷,吃点热的,手脚暖和,写诗也是方便。史湘云自然是好好谢了薛宝钗一番。
两人凑在一处拟着明日诗社的题目,正巧王熙凤来了,手上捧着一个匣子,见到史湘云将匣子往桌子上一放笑道:“小姑奶奶我可是来给你送银子的,这匣子如此沉,可是累得我手都要断了。“
史湘云听了一惊,歪着头问:“哪里来的银子?”
王熙凤笑笑道:“自然是你自己的。”这话倒是将史湘云和薛宝钗都是一愣,王熙凤瞧着她那样子笑道:“你是不知,老太太的营生红利中有给你留的一份,跟府中众孙辈差不多,这钱本是你出嫁的嫁妆的,不过今日老太太听说你要做东,想着你应该是要用钱,便让我从你的帐上支出了五百两来,这匣子里有五十两现银,余下的我给你换成银票也都放在匣子里了。”
史湘云听得目瞪口呆,王熙凤一拍巴掌道:“这银两到时候我可要从你总帐上减去的,所以你得给我写个回条,我记账用。”史湘云呆呆地依着王熙凤的意思写了回条,小心翼翼问:“那我若是取了这五百两用,还能余下多少?”
王熙凤笑着一排其脑袋:“还多着呢,少说也有个三十多万两吧,放心吧。而且明日的酒宴都给你备好了,你也不必操心这些琐事,只管好好玩就是,也是难得你们姐妹还能聚在一处,等日后一个个都出了门子,想想这些也是一桩乐事。”王熙凤将字条收好出了门。史湘云打开匣子,望着里面的银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沉默良久倒是薛宝钗开口道:“你虽说是身世坎坷,但有如此一位老太太疼你,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次日群芳齐聚,自然又是热闹一场。史湘云做东倒是很得体面。薛宝钗捡了空,将众人的诗稿收到一处,给贾母送了过去。
史菲儿将诗稿翻了翻,瞧了眼一旁立着薛宝钗道:“如今是都想明白了?”
薛宝钗道:“想明白了,不过于我而言,怕是除了这个也没旁的选择了。”
史菲儿抬眼定定瞧了会儿薛宝钗道:“我能想想办法,帮你重获待选名额,但是之后如何,我也帮不了你许多,我倒是觉得与其选择如此一条前途未卜的路,真不如降点心气,普普通通也是种选择。”
“老太太,我倒是想了些日子,现在觉得想这么多倒不如博一次。想的再多也是无用。”
史菲儿听言叹了口气道:“你既是如此选择,我也不拦着你了,反正我也将丑话说在前面,入选之事我能帮你,但之后旦夕祸福只能自求平安了。”
薛宝钗笑道:“那就先谢过老太太了。”
贾瑚一众人回了府,府中一派喜气洋洋。王熙凤也是各项安排得当,贾赦甚是欣喜,每日将几个孙子聚在一处,哄着开心。
得了个空,史菲儿和郡主聊了聊,顺嘴说了宝钗的事,言语中对宝钗也是赞赏有嘉,只是也将薛蟠之事提了提,郡主想了想,过了几日入宫走了一圈,再过几日,薛家竟然真得了信,宝钗的待选资格倒是又有了。
如此一番变故,让薛家开心不已。得了确信,薛宝钗才将此事前因后果择了重要的说给薛姨妈听,薛姨妈听了也是开心一场,感谢贾母此番出手相帮。
第三百四十二回 
因贾瑚带着郡主回了京城之后,这贾府之内倒是比之前热闹了不少。张夫人每日里就是将孙儿拢在一处; 逗逗这个; 抱抱那个; 坐享天伦之乐。就连贾赦也是每日沉醉于天伦之乐中,连外出应酬好友相约都是能推就推了。
史菲儿也觉得屋里倒是比之前热闹了不少去; 不过对于重孙辈史菲儿倒是没有对孙辈那么挂心,或许是因为自己现在并不知晓这些人的日后命数会是如何,反而少了许多担忧之处; 心思更轻松罢了。每日瞧着这些小家伙一日一个样子; 倒是也觉得欢喜。
可长辈得了空闲; 那子女便是要忙碌起来。用贾赦的话来讲,就是如今都该历练历练; 否则这家中坐享其成的都该不思进取了。当然大家也当贾赦这番话是玩笑话; 毕竟贾赦的贾瑚、贾琏儿子如今都是有着正经差事; 也算的上是圣上跟前的红人了; 再怎样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话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因迎春明年便要出阁,张夫人如今整日里陪着孙儿; 便让王熙凤多多带带迎春。毕竟这孩子一直都跟在自己身边; 若是论心性那自是不错; 但跟着王熙凤还能多学学理家管财一事; 毕竟迎春是老好人; 遇事最不喜与人有争执,虽说方家也是不错,家教也好; 但是做母亲的总是担心自家孩子受了委屈,故而也希望迎春能学习学习王熙凤的伶俐和左右逢源会说话的劲儿。迎春自然也知道自家太太是为了自己好,便每日去寻自己的嫂子,跟在一边。
王熙凤自然也不在意,自己就这一个小姑子,况且贾琏也是宠她,王熙凤没有亲妹妹,有喜欢迎春这温柔的性格,便将迎春当作自己的妹妹一般。转年迎春出阁,自然心里也是不舍的,也知道自家太太的用意,便每日也留迎春在自己身边。不论是处理家事,或是查账看账都带着。
因此番郡主也回来了,贾府中倒是有几个心思活络者,想着一来郡主本就是府中的长媳,二来位份又高,如今一回来,指不定这琏二奶奶要交权出去,如此便去巴结芳娴郡主。自然少不得就有闲话传到王熙凤的耳朵里。
王熙凤倒是也不以为意,如今自己管家管钱好几年,虽然算不得是呕心沥血,但是的确每日心血耗费不少,若是真能交出去,自己还能乐得轻松呢。况且自己操心的又不止府中这一摊事,老太太的那一堆营生,自己还要照料着呢。正好又有人生出闲话来,王熙凤信想着如此倒是最好能给自己卸卸担子。
这一日王熙凤将府中的账册整理查验完毕,带着迎春一同去拜见郡主。这是芳娴郡主回府后,王熙凤每日都做得事,毕竟礼数上不能差了半点。芳娴郡主见了王熙凤和迎春倒也是开心,让二人坐下一起聊天。
三人闲扯几句,王熙凤笑道:“郡主回府也有一段日子了,如今可觉得还习惯?可有什么短缺或是不称心的?”
芳娴郡主笑道:“难为你料想的周全,莫说短缺了,就是半点不称心都没有呢。我自然知道你是耗费了心思,我虽为郡主,但在这府中,你我就是妯娌,不必如此客套呢。”
王熙凤笑笑道:“如此才好呢。不过今日来寻嫂嫂倒是真有一事要和嫂嫂好好商量呢。”
芳娴郡主一愣道:“是何事?弟妹但讲无妨,我也是个性格直爽的,在塞外呆了些时日,如今性格更是如此,若是言语中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弟妹、妹妹莫要在意。”
“嫂子哪里话,我是想着您入府也有些时日了,如今对府中上下也熟络了些。昔日里老太太、太太瞧我还算说的过去,才让我帮着代着管管府中之事,我也是仔细打点,不敢有一丝怠慢,如今嫂嫂回来了,我想着我这差事终究可以交还给嫂子了。本来我就是代管,若是有什么差池错处,还请嫂子从轻发落呢。”说完,王熙凤一摆手,身后的平儿将手中捧着的匣子放到了桌上,王熙凤用手在匣盖上轻拍两下,“嫂子,这匣子里是府中的总账册以及各房钥匙,若是嫂子得空,我一一跟您说说。”
芳娴郡主瞧了眼桌上的匣子,又瞧了瞧王熙凤笑道:“弟妹这就是见外了,你管着好好的,交给我作甚,快别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