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英美]杀死玛丽苏》第127章


然地也就略过了这个话题。
她说的都是真的。不值得。为那些一直付出了努力只为获得一个小小角色的圈内人;为真正的“安妮·欧克利”和她所爱着的人们;为受到欺骗喜欢上一个虚假幻影的观众,以及被作弊系统而深受其害的无辜演员们。
他们不值得受到如此对待,得到如此结局。
她用一部被毁掉的当红热剧就是想要告诉那些人,真正的女王应当是何模样,是伊丽莎白·玛格特这样敢为自己戴上王冠的女主角,是“布兰达·奥古斯特”那样身处污泥流沙之中仍然不忘初心坚守原则的姑娘,而不是一个披着讨喜人设的皮,皮下仍是狗血本质的万人迷玛丽苏。
就如同现在很多热播剧一样,以“大女主”、“自立自强”为卖点,看到最后却发现这依旧只不过是靠各路贵人相助和男主为其开路,才咸鱼翻身走上巅峰的玛丽苏。没看到平等,没看到努力,只看得到无数博人同情的眼泪,以及为虐而虐的套路。
需要王子拯救的是公主。
自己拯救世界的,是女王。
作者有话要说: 伊丽莎白才是文里智商正常的人会有的样子吧……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我感觉很多国产的“大女主剧”看不下去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除去情爱和三观,主角根本没真正努力做过什么,就有无数贵人送她青云直上,看得简直想翻白眼。
以及推昨天发掘出一部新的综艺纪录片,《奇遇人生》,腾讯视频有播。简直刷新了我对□□综艺的认知,很久没看到这种安静而有力量的纪实片了。强推。
第78章 七十八
安妮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那就是接下《女王》; 并出演其中人设最吸粉的女三号玛丽·卡特。
这部剧在最近有多火即便没看过的人也多多少少通过各种渠道有所听闻; 它不仅仅捧红了几位主演; 养活了无数靠衍生作品吃饭的作者,重新带热了类似中世纪宫廷剧的题材; 也切切实实让一位初入演艺圈没多久的新人安妮·欧克利由此名声大噪,成为名副其实的“当红炸子鸡”; 其名字频繁登上各大社交平台; 即使对此剧不感兴趣的人都与之混了个脸熟,刷足了观众缘。
就连系统都默认了她此番成就不凡,一夜爆红带来的热度和关注让它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只差一点点就能再次进行升级优化。而尝到甜头后,巨星制造系统觉得也许宿主的确很适合此种类型的影片; 于是它开始照葫芦画瓢; 疯狂收集题材类似的剧本; 力求让安妮·欧克利能够吸引到更多人气,名声更上一层楼。
虽然后面的评价有些不尽如人意; 评价一降再降; 但安妮觉得大体上仍然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她对自己在里面的表现很满意,也从没觉得后面剧本的改动有什么不对——毕竟“玛丽”才是整部剧里最受欢迎的角色; 给这个角色多增加一些镜头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那些吐槽“配角戏太多”的不过都是些不了解内情的跳梁小丑罢了,根本无需在意。
也拜那部《女王》所赐,如今安妮·欧克利的技能已经升到第三级【飓风入境】,可以轻松转换平静和激烈情绪之间的状态; 达到收放自如的地步。所有和她合作过的导演与演员都对这个年轻女人的演技为之惊叹,称赞她“天赋异禀”,“灵气十足”,“虽年纪轻轻却自成一派,细节之处把握得精巧而老练”。这番肯定让安妮对自己有了更多信心,在和系统商量过后,她决定迈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大步,让自己在演艺圈的名声与地位提到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
她要自己写剧本,并亲自出演主角。
原因之一在于自《女王》后安妮再也没能找到与之比肩的宫廷类大作,珠玉在前,其后如雨后春笋拔起的跟风之作在她眼里无异于东施效颦,她完全看不上眼。二么,自然是得益于她重生得早的缘故,前世一些极其经典的作品如今尚未现世,她可以趁这个机会将它们完美复刻,甚至有自信做得更圆满——作为合格的演员记忆力优秀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而恰巧她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她与系统挑选再三,最终敲定了结果:《V字仇杀队》。既有深度也故事性十足的□□,极具讽刺意义和政治暗喻的现实电影,浪漫和叛逆融为一体,能够轻松击中观众和评委G点的高分经典作——对于如今正在尝试着各种风格而亟待积累好口碑的安妮,这一部简直再合适不过。
男主她仍然会选择雨果·维文,也许是前世留下印象太深的缘故,除了他她想不到其他人能够胜任这个角色。至于女主毫无疑问是她自己,饰演“艾薇·哈蒙德”,普通而不平凡的叛逆少女,V的被拯救者,以及精神继承者。
当年娜塔丽·波特曼战胜斯佳丽·约翰逊和布莱斯·达拉斯·霍华德被选为女主的扮演者。安妮认为她能做得更好:前世她就拜读过这部大作,深深受其吸引,奈何当时名气不大没能收到试镜邀约,错过了这部经典之作。
重生而来命运逆转,安妮决定不再让它从自己手中溜走,她不仅仅是出演女主角艾薇,一反观众对她“爆米花片花瓶”的刻板印象,塑造一个极其有力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荧幕形象——她还会成为这部著作的创造者,让那些曾经瞧不起她、诋毁过她的人们看看,她安妮·欧克利不仅是个天赋异禀的女演员,还是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到时候看他们还拿什么作为大肆批评她的证据?——都给她闭上那张无时无刻都喜欢闲言碎语的大嘴巴!
而正当安妮准备静下心来边回忆剧情边写剧本的时候,原本还安安静静的网络,在一部美剧上映之后,又变得有所波澜起来——
《摩根》全集播出后的第一天,大家似乎对此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下面只有几个零零碎碎的评论,多是看之前发出的“马住!期待!”和看完以后的一长串“……”,完全无法从里面得到有效信息。大家点开之后发现这部最新美剧原来只有短短十集,而且只有一季就全剧终。一般而言这种电视剧都很难爆热,受篇幅限制剧情或多或少有所精简,况且是一口气全部放送,大家不用苦苦追剧,自然少了很多互动和猜测,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众人遗忘。这是风险性极高的行为,稍微有点脑子的制片方都不会考虑这样做。
但这部《摩根》不但做了,还做得完全不拖泥带水。如果不是主演表上明晃晃的写着影后“伊丽莎白·玛格特”的名字,大概很少会有人去注意到它——而这也罕见地吸引住了大家的好奇心。众所周知伊丽莎白选剧眼光极高,她挑剧本更注重剧情而非特效,因此凡她出演必属精品,也算是演艺圈高分口碑之作的标杆人物了。
因而在发现伊丽莎白推掉所有日程只为了这一部新剧后,大家都不免对此抱有极高的期望,但《女王》先例在前,众人学聪明了,都不约而同地谨慎选择先看完后再评分,以免出现前后口碑两极化现象。这就导致了在《摩根》上映后的第一天全网罕见的保持了一致沉默,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次伊丽莎白的新剧是否要凉了,不然怎么会连最挑剔的评论家都未曾对此发声过一句话,犹如被封住了嘴巴?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晚上,整整十集,一集150分钟,全剧不带广告长达25个小时。在伊丽莎白和简逛完了比利佛山庄开车回家的路上——HBO频道《摩根》终于多了一个匿名的新评论——
“!!!!!我居然真的为了追一部剧而一夜没睡到现在!!!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条评论弹出来的第一刻简的手机就收到了提示。她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拿起来瞟了一眼,就听见来自后车座伊丽莎白懒洋洋的声音,舒适满足中夹杂着小小的抱怨,“是不是杰森给你发消息了?——今天吃了这么多,他知道又要让我去催吐了……唉真烦。我告诉你啊,你可别和他说,否则扣你工资不提,我还要收回你今天的额外劳务费:CL的高跟鞋和Prada的包——”
简坐在司机身旁,注视着屏幕里开始刷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评论,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声音拖得轻而长,“我想杰森这一回可没空教训暴饮暴食的坏习惯……他啊,想必今晚会忙得很呢。”
“真的?”伊丽莎白瞬间从后车座探出头,目光一下瞥见简的手机屏幕,然后顿住,挑挑眉,“MISS — J@267?我记得这好像是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