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高中回忆录》第77章


苏庖坏悖骸跋赴庖弑匦胍蠺细胞参加。”
816、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序大径小规则);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壑。
817、purchase→买;购买(比buy更正式)。
例:I-purchased-this-book-at-the-store。
我在这家店里买到这本书。
place还有“放下;放置”的意思。
例:Don’t-place-the-bottle-near-the-fire。
别把瓶子放在火附近。
tail→(动物的)尾巴。
例:The-dog-ran-away-with-its-tail-between-its-legs。
那狗夹着尾巴逃走了。
818、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nm之间。
819、“若题目已知告诉你两向量的夹角为钝角,让你去求一个参数的取值范围,你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两个向量反向共线的情况,必须要对其进行讨论。”
这句话我今儿个就撂这儿了,我希望你看得懂!记在心上!
820、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
下面,我问你这句话对不对:“Na2O和Na2O2都是强氧化剂。”→不对啊!
Na2O2是强氧化剂没错,因为Na2O2的漂白原理就是利用自身的强氧化性,使有机色素氧化褪色而漂白。
而Na2O不是强氧化剂!
我在强调一遍,Na2O2是强氧化剂,而Na2O不是强氧化剂。
821、什么叫做振幅?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什么叫做周期和频率?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镜头回顾:当时你居然把振幅和频率这两个基本概念搞混了!导致一道高考选择题做错!
822、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823、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吗?
当然不是!那么你能举出反例吗?
最外层为3个电子的元素可以是硼元素,而硼是非金属元素。记住这一特例、反例!
因为大脑里的特例、反例装得多,有利于提高选择题答题的正确率。
824、某人脚底被铁钉扎伤,医生担心她感染破伤风杆菌,立即给她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应急免疫治疗。该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破伤风抗毒素又叫做破伤风抗毒血清或抗破伤风杆菌抗体。
镜头回顾:当时你居然认为该方法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825、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826、制作疫苗时,我们将纯化的病毒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培养、增殖,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8
培养病毒必须用活体组织或胚胎细胞,因为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
镜头回顾:你当时居然认为可以将病毒放在培养基里培养,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病毒吗?谁TM告诉你病毒可以在培养基里培养?记住了,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
827、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MD你又忘记了!
tan(а+β)=tanа+tanβ/1-tanаtanβ
tan(а-β)=tanа-tanβ/1+tanаtanβ
口诀记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其分子和括号里的数学符号同加同减。
828、我问你这句话对不对:“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V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即失电子能力增强。
切记,金属性就是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增强就是失电子能力增强;
非金属性就是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增强就是得电子能力增强。
千万不要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搞混了!小心一点!
829、对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你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1880年,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yi)草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于是达尔文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1910年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注意,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中做的,他横切胚芽鞘尖端让其部分错位。
1928年,温特做了以下实验,他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830、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当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相混合时,也会发生聚沉。如果聚沉后的胶体仍然包含着大量分散剂,就成为半固态的凝胶态。豆腐、肉冻、果冻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凝胶态物质。
831、x元素能形成+7价的含氧酸及其盐,则x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吗?→当然不是!
你能举出个反例吗?→如锰元素,在KMnO4中Mn为+7价,而Mn为副族元素。(第VIIB族)。
832、对于两个复数a+bi和c+di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实部和虚部分别对应相等。
即a+bi=c+di<=>a=c且b=d。
另外,要形成正确的概念,就是复数集包括实数集和虚数集。
833、有的胶体体系,如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矿山开采地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加工厂弥漫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等都极为有害,均可以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加以清除。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就是根据胶体的这个性质而设计的。
存在于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则常用投加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
834、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但是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
所以在复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中,判别式△就不适用了。
因为“判别式”TM仅适用于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复系数(系数不全为实数,即系数中含有虚数单位i)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不再成立。
因此,关于解复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问题,要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去求解。
835、静电力对电荷做功时电势能减少,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时电势能增加。
由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所以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
物理学中,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0,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0。
836、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是由电场中这点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电荷本身无关。
我们把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即φ=EP/q。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φ的单位是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