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为你倾倒》第34章


纪琛偏头瞥了眼,“凑合!”然后看了眼嘉妍,笑说:“这小孩还挺上相。”
从小到大没怎么被夸过的嘉妍,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大年初二嘉妍自己一个人过的,手机里倒是收到了许多的祝福短信,上了大学之后,倒是认识了很多人,虽然不是很熟,但勉强算得上朋友。
陈小宁则是唯一走得比较近的朋友,也发了红包给她。
嘉妍一一回了短信,然后回了红包给陈小宁。
陈小宁是本市的,知道她是个孤儿,特意问了她要不要新年去她家过,“来吧?我爸妈人很好的,我还有个弟弟,小帅哥,特逗,我家里亲戚不多,也不怎么走动,我自己也无聊,你来陪陪我?来不来?”
嘉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拒绝了,“不了,谢谢你啊小宁。我想多看看书。”
“靠,你怎么这么拼。”
嘉妍抿着唇说:“我想提前毕业。”
追一追纪琛。
陈小宁从小到大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牛人辈出,自己这种完全就是普通的稍微努力点的人罢了,完全够不上“学霸”两个字。
像嘉妍,完全是那种悟性特别好一点就透一学就会还特别拼的那种。
B大实行学分制,提前修够学分,加上其他条件,是允许提前毕业的。
于是整个寒假,嘉妍都在读书和教授发邮件请教问题中度过。
本来嘉妍还很不好意思打扰教授,但教授很热情地给她解释了,甚至还提问了一些问题,后来演变成了邮件讨论。
很快就是开学。
纪琛寄了开学礼物给她,一个抱抱熊,十八岁生日礼物也是一个熊玩偶,嘉妍走的时候因为带不走还觉得很沮丧。
她把这个带去了寝室,陪她睡觉。
没有问纪琛怎么样了,想来不会太好过,爸爸去世了,虽然没什么感情,但纪琛对纪伯恩,也谈不上怨恨,反而没了纪伯恩,和纪家的许多矛盾,顷刻间没有了缓冲剂,一下子就爆发了。赵诗音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遗书,遗书上冠冕堂皇列了一大堆,但大致意思是公司股份留给纪言,名下不动产一部分捐赠,一部分留给儿子和赵诗音,留给纪琛的,折算折算,寒碜得很,股份只拿到很少,和纪言没办法争。
下头人都是跟风倒,纪琛就算留在集团,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赵诗音在镜头面前流了不少泪,私底下大把大把捞钱,纪言放任她不管,纪琛由起初的愤怒,已经转为如今节节败退的漠然。
这一场保卫战,纪琛输得有点儿惨。
报道铺天盖地,嘉妍只能从那些密密麻麻真真假假的消息里窥探到他的凶险和不容易。
一边心疼一边痛恨自己,什么时候能长大?
第26章 崩塌
纪琛保护嘉妍保护得密不透风; 这才让她免于被赵诗音那条疯狗咬到。
代价就是不太能经常和她联系。
嘉妍并不太在意这些; 她有很多课程要上; 提前毕业的条件十分苛刻。
她几乎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
拉锯战进行了近一年之后,纪琛知道自己再也翻不了身后; 适时抽了身; 拿到手的钱,不过区区几百万。
纪言卖制药公司的时候; 纪琛用这些钱托人买了下来。
他自己名下的四家公司也都被迫转手了。
赵诗音脏手段不少; 本身又是学法律的; 钻起空子来驾轻就熟; 纪琛周旋很久,才没被她套进套子里,最后也没捞得着什么便宜就是了。
临走的时候纪言只送了纪琛一句话;
…好走,弟弟。
纪琛也笑了笑; “再见; 我的好哥哥!”
有些人,注定是没办法和解的。
其实他不讨厌纪言,纪言对他也说不上坏,但这辈子注定没办法做兄弟。
相比于纪言一如既往的冷酷和不动声色,赵诗音就有些小人嘴脸了,抽空在他脸前晃了片刻,刻薄地挤兑了纪琛一句:
“还以为你有多大能耐呢!也不过如此,你和你母亲一样; 都蠢得可怜。”
纪琛淡淡瞥了她一眼,微微笑着,“劝你别太得意,不信抬头看。”
苍天饶过谁呢!
“不,人生得意须尽欢啊!”赵诗音问他,“纪琛,你知不知道,纪伯恩为什么愿意娶我?”
纪伯恩这些年,玩归玩,处理的干干净净,没谁能在他这里讨到什么便宜,想算计他的,最后都没捞到什么好。
纪琛没有兴趣跟她玩猜谜。
也不想了解那个一生风流成性的男人。
赵诗音自顾自说,“人都有软肋的。还有,二少,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话送给您,估计您忘了,好几年前的事儿,我初出茅庐,家里碰上事儿,急用钱,接了一单生意,被您搅黄了。我这人吧,记仇。”
一个艺术家,出了高价找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不确定能不能找到,大海捞针一样漫天撒网,那时候她跟着纪伯恩,一个月也能拿些钱,但纪伯恩这个人冷血无情得很,总不会让她得到太多好处。
她找到一些门路,想接这单生意。
纪琛直接把她门路给切了,差点儿还惹上官司,后来还是纪伯恩找了关系帮她疏通了,只是嫌她小动作多,给了她一些钱,叫她走了。
纪琛无所谓的笑了笑,“啊,这样,我还以为阿姨您对我有想法呢!”
赵诗音没挤兑上他,有些生气地转身走了。

已经又是一年冬天,寒假嘉妍再次住进了纪琛的公寓,他已经很久没回来了,两个人突然变成了异地恋。
天堪堪亮的时候,嘉妍就醒了,做噩梦,一身冷汗。
她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发呆。
这些日子并不好过,各种报道层出不穷,纪伯恩那些风流债也被一个一个挖出来。
嘉妍第一次知道纪琛的母亲罗莎。
也是罗莎第一次出现在公共的视野里,各大媒体都在争抢独家,拼命挖掘细节。
一个在美留学的华裔女作家,她和国内知名导演杜章是知己,杜章拍过她八部小说和剧本,四部拿了奖,六部大火,其中三四部有着巨大争议。
话题量很足。
盛名之下,各种猜测都有,但罗莎这个人很古怪,没什么朋友,不接受采访,也不露面,见过她本人的据说只有她的编辑兼经理人兼好友齐姓中年女人,就连杜章也没见过她。
且她最出名的时候,已经是去世后。
纪琛的母亲罗莎是个孤儿,先天缺陷是免疫系统疾病,没有被人领养过,十六岁脱离孤儿院,孤身前往美国公费留学,学院派的写作家,有着一身孤傲冷清的脾气,朋友不多,才华横溢但像一把刀,刺得人无法靠近。
纪伯恩和发妻的婚姻走到末路的时候,在美国度假碰上罗莎,情场浪子和高冷带刺的野玫瑰没能擦出火花,还结了梁子,纪伯恩在美国开展新业务,且为了避开发妻,独居两年,纪伯恩凭着长袖善舞的厚脸皮一直盘旋在那个留学生身边。
大概是因恨生爱的老套戏码。
罗莎最后被纪伯恩打动了,两个人谈了不到半年的“恋爱”,纪伯恩就要回国了。
纪伯恩一直是已婚状态,可惜罗莎不知道,等她知道的时候,是在回国之后,纪伯恩处理和发妻的关系没处理好,因为利益关系结合在一起,也因为利益关系绑得很紧。
罗莎没办法接受,离开了纪伯恩。
纪伯恩一直以为罗莎回美国后没再回来,他或许也并不在意。
其实罗莎第二年就回来了,怀孕了,身体条件不允许没办法堕胎,就生了下来。她独自抚养纪琛,花费了巨额财产也没能延缓她病发的速度,纪琛十四岁的时候,她已经彻底不行了,在生命末端的时候,她终于还是联系了纪伯恩,希望他能安排好纪琛。

纪琛已经想不起来母亲的模样了,记忆中应该挺漂亮的,文静?或者说冷漠?好像都不合适。不怎么说话,他甚至不知道她是个作家,只知道她经常出去打工,或者说体验生活?
报导出来的时候,他自己也愣了。
好像是陌生人的事迹一般。
罗莎是笔名,她好像有本名,但纪琛并不知道,他和罗莎在一起的十四年,更多时候是在颠沛流离,两个人去过大大小小各种城市,没有亲戚,也几乎没有朋友,做很多小兼职。
纪琛忽然发现,他对罗莎的认知模糊到几乎记不清,印象里都是很琐碎的事,好像从来没认识过她一样。
只罗莎送他走的那天,记忆格外的清晰。
那是个晴天,大约是九月份,秋高气爽的时候,他穿了一件长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