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1068章


文礼彬羡慕地问道。
迟慧是迟子若的化名,虽然她的迟子绅的形象没有在报纸媒体上暴露过,但是名字也不排除会被有心人探知。所以商量之后,就随便起了一个普通的名字进入公司。
叶秋桐觉得,要了解一家公司,还是得从基层做起。
迟子若如果一出道,就是高高在上作为管理层发号施令,肯定不能理解企业各个层面。
叶秋桐给迟子若出的主意,就是让她沉下心来,放下身段,从基层员工做起。
迟子若到仓管部门,除了学习仓库进出储存的实践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与人打交道。
迟子若从小在比较封闭的环境里长大,但是她的性格并不封闭,因为她所接触的人,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生性乐观的人,每个人的人生都十分精彩,所以迟子若的性格也是开放式的。
再加上父母经常带她到处游历,接触的各族各阶层人群也多,所以迟子若应对从容,接人待物落落大方。虽然文礼彬也只是一个来仓管打工的大学生,但是迟子若仍然很有礼貌地回话。
到底都是年轻人,虽然差了几岁年纪,但是很快就聊得不错,文礼彬在大学里的学习经历,让迟子若十分感兴趣,两个人不知不觉就谈得很好。
迟子若在公司的基层打工生涯,从此拉开了……
叶秋桐放手让迟子若去做,不经风雨哪能成长?
至于迟子绅,目前的状态是最让大家放心的,毕竟从事学术研究,正对迟子绅的胃口,唯一要让大家担心的是,他经常废寝忘食,忘了吃饭,误了饭点,还需家里人经常提醒他。
郭教授对迟子绅十分满意,不过他经常对宁远叫苦,说迟子绅再这样发展下去,迟子绅就要成为他的导师了,他再没有知识可以传授给迟子绅。而且,迟子绅提出的一些观点,简直是他以前从没有想象的。
迟子绅倒是经常和叶秋桐讨论一些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蓝图,叶秋桐的观点,经常给迟子绅以灵感。
叶秋桐不敢一下子透露太多未来的前景,生怕会给迟子绅太大的压力,但是她没有想到,迟子绅竟然用算法自己推导出来……
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感动智囊团
叶秋桐带着迟子绅去找向阳大学的孙教授,孙教授也是叶秋桐在大学学习时的恩师。
而之所以要带迟子绅找孙教授,是因为孙教授至今仍秘密担任着想当于国家智囊团地位的咨询师。
象这样的国家智囊团,吸收的人材方方面面,除了象孙教授这样的经济学家,还会有法律、社科等方面的专业人士。
当初孙教授十分看好叶秋桐在商业和学业上的才能,曾经流露出让叶秋桐也加入这个智囊团的想法。
但是叶秋桐不想和国家体系产生太多的牵扯,令自己深陷其间,暴露重生的秘密,所以便婉言拒绝了孙教授的好意。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叶秋桐才会知道,原来孙教授是国家智囊团的成员,这个智囊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上达天听,被国家上层听到。
而叶秋桐带着迟子绅去面见孙教授,就是为了将迟子绅符合历史潮流和方向的推演成果,贡献给国家。
而这个贡献途径,最好莫过于通过孙教授所在的国家智囊团了。
迟子绅的来历无懈可击,他具有超高的智商,这是从小就测定的,他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虽然他现在唯一合法的最高学历只是小学毕业,但是给他授课的导师都是国宝级的专家教授。
因此,和自己是因为重生窥知未来不同,迟子绅完全靠强大的公式计算推演出未来社会的“数字化”架构,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而纵观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他们虽然已经有了数字生活模式的雏形,但是却没有一个象迟子绅推演出来的那般完整的数字化生活的体系。
这是我们国家最有利地超英赶美的绝佳时机。
叶秋桐有先天的弱势:她的学习能力强,但是因为前期基础差,她的才华主要体现在商业上,所以她即便知道先机,只能从个人商业布局上获得主动权,赢得财富最大化。
而迟子绅则不同,他推演出来的数字化生活体系,涵盖了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都在用传统的方式铺设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的铺设成本耗资巨大,可以说每一米都是用人民币铺起来的。但是在数字化生活实现后,无人驾驶等新型技术,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而如果能预知未来,现行的高速公路铺设的方式就会产生一些调整,比如预留用于数控的地下缆线等,公速路边的加油站,除了传纺的加油模式,也可以承留未来智能充电的空间……
类似的预留空间还有很多,所以,迟子绅的数字化生活模式如果能得到上层的重视,并将之用诸于未来国民生产建高的各个领域,一定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一方面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资金的现象出现;一方面能给国家提供一个未来的大国建设思维,到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叶秋桐不希望再发展二十年,国家除了前世的钢筋水泥建设最值钱,一切都没有房子值钱的年代重演。
也不希望美国抽走芯片后,平时嚎叫得狂妄的一所谓民族企业,立即象被腰斩的巨龙一样,匍匐在地上抬不起腰来。
因此,叶秋桐觉得,是时候借着迟子绅的力量,把这种未来生活的思维传递给上层了。
因为,叶秋桐知道,迟子绅对于未来的推演是完全正确的,她亲身经历过那样的年代。
不过,她只是那个数字化年代的经历者,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和那种年代的谛造者成为母子。
呵呵!
南美蝴蝶的翅膀轻轻一扇,很快就会卷起席卷全国的风暴。
所以,整个宇宙,全都是数字化的模式构建的吧,迟子绅虽然运用了大量的公式进行推理,但是仍然没有脱离数学的范畴。
孙教授听了迟子绅的介绍,大为惊奇,立即同意,上书给智囊团的负责人,邀请智囊团成员齐集开会,倾听迟子绅关于未来数字化生活的演讲。
这个演讲至关重要,如果在听过演讲后,智囊团成员半数以上投票通过,那么这个演讲就会形成文件,再附上智囊团成员的点评,呈到国家高层手里,成为他们决策的参观文献。
叶秋桐还以为迟子绅会不会紧张,坐立不安,毕竟,那和多智囊团专家齐集一团,比审核博士毕业论文还要严格,稍有一点不合情理、甚至站不住脚的理论,都会被驳斥。
没想到迟子绅却十分镇定,对叶秋桐道,如果他连智囊团这关都通不过,也没有可能在整个国家层面上进行推广了。
叶秋桐十分欣慰。
十天后,叶秋桐接到孙教授的电话,说国家智囊团的团长已经同意召开智囊团成员会议,听取迟子绅的演讲。
迟子绅胸有成竹,和母亲一起飞往了京城。
在京城一间普通的灰色小楼内,迟子绅做了三个小时的演讲,把数字化生活模式可能带来的变化、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生活的模式等等,进行了详尽的解析。
当然,智囊团专家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抛过来,毕竟,迟子绅的演讲太超越当前生活的时代,他们即便是顶尖科学家,第一次听到迟子绅的理念,也被震了三震。
当然,顶尖科学家就是顶尖科学家,他们在震撼过后很快回过神来,并且借着迟子绅的公式自己进行了一番推理。
叶秋桐并没有资格参加演讲会的现场,所以她只能在小楼会客室里等待。
结果,这一等从上午的八点,一直等到了晚上八点。其间,只有服务员过来送了两次餐,最后一次甚至送来了宵夜和水果。
叶秋桐吃得不多,毕竟还是担心的成份居多,只要结果没有出来,一切皆有可能,有可能是好的,有可能是坏的,好的不用说了,皆大欢喜。坏的就惨了,可能打击了迟子绅的学术热情。
叶秋桐食不知味,但是这一次演讲会,一直到了半夜十二点都没有结束……
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苦等消息
叶秋桐打着呵欠,觉得有点困了,最终还是敌不过无聊,趴在会客厅的桌子上睡着了。
等叶秋桐迷糊醒来时,看了看手表,已经又过了两个小时,下半夜了,怎么演讲还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