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极品女知青》第70章


办居民购粮证,这才亲自去街道办领票。
这个时候要买粮食,必须到指定的粮店、副食店,带上粮本、粮票、钱,三者缺一不可,才能买到粮食、菜和其他副食。
比如曲红梅他们所在的街道叫毕博街道办事处,附近有个粮仓叫毕博粮仓,副食店也是这个名儿。街道办给曲红梅她们一家子划分的粮食区域就在这里,她要想买粮食副食儿,要带上本子钱票,到这些指定的地方买。
去别的地儿还买不着,因为你不属于那个区域的,人家粮店工作人员不会卖给你。
肖承国的各种粮票副食票,早在月初的时候,一大半都换成了粮食放在家里放着。
现在是月初过了,副食店也不会供应什么新鲜货儿。
曲红梅盘算着,他们从岩门大队搬家的时候,把往年的工分兑换成了粮食,分了一半给石头爷孙俩,他们还剩五十斤左右的粮食。
吃一个月不成问题,曲红梅就把票都收了起来,打算下个月月初,再和肖承国的粮票拿上,一起买粮食。
折腾了一整天,两个孩子都累了,煤球送了过来,曲红梅也没那个心情做饭。
肖承国便去食堂打了饭菜回来,今晚的伙食儿不错,有红烧肉和小鸡炖芋头,蒸的三合馒头,还有一份大骨冬瓜汤。
两个孩子都挑肉吃,不喜欢吃芋头,曲红梅就问他们:“咋都不吃芋头,不好吃吗?”
“滑腻腻的,跟鼻涕虫一样,难吃。”佑佑苦着一张脸说。
小英则说:“妈妈,我想先吃肉,一会儿再吃菜。”
曲红梅无奈:“随你们吧,吃饱就成,我也不拘你们吃啥菜,自己掂量就成。”
这时代的孩子们基本都不挑食,因为根本就没什么东西吃,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们营养不全。
肖承国打的饭菜是全份的,份量多吃不完,曲红梅把剩余的饭菜都装进盒子,打算明天早上当早餐吃,到时候饿极了的小英姐弟俩,不吃也会想吃。
第52章 
这天一大早; 天刚擦亮; 曲红梅就洗漱好,给一家子人做了饭菜; 让肖承国一会儿把两个孩子领给同院儿的万大奶奶照看一个小时,等她去钢铁厂递教了报名表,就回来答谢万大奶奶。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是双职工; 有些职工没有父母,或者分了家; 老人家不帮忙看孩子。如果要上班,或者要去办什么事儿,一般都托付给左邻右舍照看; 回头给点粮食或者别的什么谢礼儿就成。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心地善良淳朴,孩子们都是放养模式,一个家庭里面,少则两三个孩子; 多则七八个孩子; 这么多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 基本不用大人们操心,帮忙照看邻居家的孩子也没啥。
万大奶奶就是万婶儿的婆婆,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虽然年纪大; 但身子不错,万家四个小孩子都是万大奶奶一手带大。
万家家境不甚富裕,不过万家的四个孩子都穿得干干净净; 行为举止都十分礼貌,跟孙秀满家的六个孩子天壤之别。
曲红梅想着万大奶奶就在家里带孩子,她出去应招工作,一会儿肖承国也要上班,两个孩子还没到开学的时候,放他们自个儿在家里不安全。
昨儿就跟万奶奶说好了把孩子给她看一会儿,万奶奶答应了,曲红梅昨儿就送了几个红薯过去当谢礼。
钢铁厂离家属区有大概大半个小时的路程,曲红梅不认识路,肖承国本来想骑自行车送她过去的,曲红梅心疼他昨天搬了家又去忙工作,忙到半夜12点才回家,想让他多睡一会儿,自己便拎着一个手袋出了门。
好在钢铁厂很好找,出了局里,附近大半的职工都是钢铁厂的,全都穿着湛蓝色的工背厂服,曲红梅跟着他们一起走,就找到了钢铁厂。
新年刚过没多久,大家都在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路过去有很多工厂门口都张贴着崭新的大红纸招工告示。上面写着招的工种,还有招工人数。
很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或者乡下来的人,想看看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做,几乎每家贴了招工告示的工厂前都挤满了人。
当然人最多的,自然是钢铁厂。
钢铁厂不同于其他厂,它是国家支持的大厂,里面的待遇福利都比其他厂好,比如工资和粮食都别的厂多上几块钱,各种福利比如糖票、肉票、工业劵等等都比别的工厂多。
钢铁厂一般不招人,招人不管什么职位,大家伙儿都想应招,就把钢铁厂门口招工的位置挤了个满满当当。
曲红梅应招的是会计,这个工做一般人做不了,她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在后面排队。
等轮到她的时候,她指着墙上贴着招工告示,对负责招工的人说:“同志,我来应招会计。”
周围吵吵闹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大家都知道会计比工人们的工资高,福利多,但相对应的是,事情也比较多,而且需要高学历,最低高中文化起步。没有那个学历的人,是想都不敢想。
负责招工的人是一个穿着黑色中山装,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四十多岁,像是厂里领导的人。
他带着两个小年轻,在招工告示下方摆了一张桌子,负责收拿报名表。
他抬头上下看了曲红梅一眼,说:“同志,这个岗位需要城镇户口和高中以上文凭,你学历证明带了吗?”
“带了。”曲红梅把早准备好的户籍和学历证明递给了他,说:“我是66年从北京下乡到岩门大队的知青,我爱人在县公安局当公安,这些档案都有迹可查,绝不是弄虚作假。”
中年男人不由高看她一眼,说了句:“原来是知青,你的户口转到这里来,可惜了。”
说完,他递给曲红梅一张招工表:“把上面该填的都填了,注意要填你现在的住处,到时候工厂会在门口张贴通过应招条件的人员,你们掐着时间自己来看。我们现在招两个会计,报名的人不少,到时候通过了还需要考核,考核过后才会应聘,你写完就回家等消息吧。”
当个会计还需要层层考核?想找份好点的工作真心不容易啊。
曲红梅跟那人道了声谢,拿着笔在报名表上唰唰的填写了各种基本信息,着重填写了自己是从北京某高中的毕业生,配偶是县公安,从这两点上,她就比其他应招会计的人有优势。
提交了报名表,接下来的几天里,曲红梅都坐立不安,一方面她觉得以自己的文化学历,要通过初审肯定没问题。
另一方面又怀疑,钢铁厂只招两个会计,却有上百名高中文化的人去应聘,她没有做过会计的经验,真的会通过吗?
不止她一个人煎熬,同一个大院里,张秀满的大女儿,今年才刚16岁的郑小雨,万婶儿的小儿子,17岁的郑鹏,还有林大姐家的侄子都去钢铁厂报了名。
郑小雨其实还不到16岁,她才读初二,还没初中毕业。
孙秀满想着钢铁厂难得招工一次,下次招工还不知道是何时,而且现在的文化学历都有水分,比如你读过一年初中,你就可以跟别人说你是初中文化。
人家一调查确实如此,也不管你读没读完,你要是用初中文化去应聘,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家里负担重,孙秀满一个女人苦熬了那么多年,虽然没给几个孩子吃饱穿好,但是她深知道孩子们必须读书,才能有好工作,才能挺起胸脯做人。
所以两个孩子里,除去两个最小的孩子,其余四个都在读书。
这时候读书不贵,一个孩子就交上两三块钱的书本,外加一两块钱的日常文具费,就能读一期。
孙秀满两个孩子中,只有大黑二黑两个儿子,其余都是女儿,大黑的前面有两个姐姐,都在读书。
倒不是孙秀满思想开朗让孩子们读书,而是她觉得女儿都是赔钱货,迟早是要嫁出去的。
让她们读书,是为了让她们进厂做份好点的工作,到时候工作得的工资和粮票都给孙秀满,攒着给两个儿子娶媳妇用。至于女儿们,不到25岁以上,别想处对象嫁人。
所以眼瞅着福利待遇好的钢铁厂招工,孙秀满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让大女儿郑小雨辍学去报名。
郑小雨长年吃穿不饱,一脸菜色,又穿得脏兮兮的,很难看出年纪,她抱虚岁,人家也没多问,就给了她表格。
万婶儿的小儿子万鹏,是刚刚读完了初中毕业,万鹏打小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儿,考上初中都是踩着最末的分数线上的,让他考高中,简直要了他的亲命,他说啥都不想再去读书了。
万婶儿没办法,正打算给他找个事情做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