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宝钗奋斗记》第42章


“妈。”宝钗有了几分羞意,扭身就要走。
薛太太赶紧拉住她:“好了,好了,妈不说了。”
宝钗看看窗外扯棉絮一般下的雪片子,想起一事来就和薛太太商议:“妈,今年这是第一场雪,看样子一时半刻是停不下来的,咱们家园子里的梅花又开的正好,我想着下了帖子请老太太带着姐妹们来聚聚,大家玩乐一天,妈瞧着可好。”
“好是好。”薛太太想了一下有些为难:“只是,你父亲的考期,你就……”
“妈,咱们就是围炉赏雪,又不饮酒,倒也没什么,再者,我这些日子学那些个礼仪,也知道了些个事,如今朝庭对于守孝倒也不是那般的太过要求严格,只是过了热孝期不吃酒,不穿红着绿的倒也没事,且朝庭去年还专门出了告示,说是未成年的男女守孝时不必茹素,怕的就是影响身体,只要孝心到了,便是好的。”
宝钗说了这么一大串,薛太太听着也很在理,便笑了笑:“我儿说的是,是妈想差了,你赶紧写帖子,我叫人送到贾家单请老太太并宝玉还有几个丫头一片来。”
宝钗笑着应了,叫莺儿拿过纸笔来,她细细的写了几份帖子,薛太太叫了一个婆子过来,让她带了识字的小丫头去贾家送帖子,宝钗又细细的嘱咐了几句,哪个帖子是送与谁的,叫丫头不要弄错。
等到半下午的时候,送帖子的丫头才回来,只说老太太很高兴,说明儿一定来,还说贾家几个姑娘也都是很欢喜的,尤其是宝玉,喜的抓耳挠腮,薛太太听了一直笑,宝钗倒是琢磨了一阵,回去便叫了管事婆子来分派任务,按照记忆中贾家各人的喜好备了菜单子,又把花园梅树旁的三间屋子并一个小亭子打扫出来,晚上开始烧火,好好的把屋子烧暖和了,专等明天宴客。
第十七章 玩乐
宝钗一大早起身,先给薛太太请了安,便带着丫头婆子准备点心水果,又让人把桌椅擦了一遍,未几,便听外门管事派人来报说是贾家的人来了。
薛太太和宝钗赶紧起身相迎,在二门处便瞧到老太太坐着软轿,宝玉等人跟在后边慢慢的朝这里走过来。
薛太太上前笑道:“左盼右盼,可算把您老人家给盼来了。”
老太太下了轿子,和薛太太相携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早就想来瞧瞧姨太太家的宅子,不过是我如今懒了,不乐意动,不过今天这日子是一定要来的,雪中赏梅的乐子可极少见,我若不来,恐怕要后悔好长时间了。”
跟在老太太身后的凤姐也笑了起来:“老祖宗哄姨妈呢,实在是老祖宗听说姨妈家做的几样好菜,馋的不行,今日是带我们来大吃一顿的。”
一句话说的薛太太和贾母全都乐了,贾母指着凤姐笑骂:“你这猴,你馋嘴便只说你,何苦带累我老人家。”
说话间,众人已经进了正厅,宝钗赶紧叫人端上茶点来,大家坐下一起说话。
她挨着黛玉和迎春坐,听迎春问黛玉:“林妹妹,我有一道题不会解,等回去了一定要教教我。”
黛玉推着迎春问宝钗:“你问薛姐姐,这里只她是上过学的,必定是会的。”
“什么题?”宝钗倒也没有谦虚,直接问迎春。
迎春说的是一道算学上的题,很简单的一道题目。只是迎春原没学过算学,便觉得有些难了,宝钗细细的给她分说一番,迎春豁然开朗,赶紧起身要谢宝钗。
黛玉一双眼睛也分外的明亮,笑道:“我原也会这题的,只算法没有姐姐说的那样简单明了,说起来。还是姐姐聪明。”
宝钗掩口而笑:“哪里是我聪明,不过是我的出身罢了。”
惜春在一旁听得也有几分不解。
宝钗解释了几句:“我们家原就是大商贾,我自学识字以来就学算帐,那些货物出入明细,还有各种借贷,进价卖价,毛利纯利一笔笔都要学的。自然在算学上是比你们好一些的。”
“难怪了。”黛玉一脸沉思:“想来,咱们学的那些东西等以后都是有用处的。”
几个人正说笑间,宝玉这个无事忙的过来问:“你们在说什么?”
惜春推了推宝玉,宝玉只不起,宝钗便笑道:“在说这几日京城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呢。”
说道新鲜事,宝玉倒是有了精神,他指手划脚的说将起来:“怎么没有。新鲜事可多的是,据说皇上又新建了一支海军,说是要打倭国,还有,科研院正在研究飞天的工具,另就是陈二少爷这段时间流连花丛,从各个楼子里买了好些貌美的姐儿,听说,为了买这些姐儿,陈二少爷还和人大打了一架。正好打的那个是西洋的什么公爷,原是影响什么国际形象的事,可就因为陈二少爷的出身,便是陛下也不敢说什么,就这么轻轻了结了。”
“陈二少爷?”迎春到底大了些,于许多事上也知道些个:“便是陈爵爷家的公子?听说如今的小爵爷很是端方,怎的这位二少爷竟这般的胡闹,太有忝祖德了。”
宝钗听的沉下脸来。低头暗自思量。
黛玉则撇了撇嘴:“宝玉,叫你说新鲜事,你与我们说这些个是什么意思?什么楼子里?什么姐儿?这是我们清白女儿家该听的么。”
宝玉一听大急,连连陪不是:“好妹妹。林妹妹,你饶了我吧,原是我的不是,我猪油蒙了心的,胡言乱语。”
一时几个人都笑了,宝钗也只得跟着笑了一回。
这时,薛太太已经起身引着老太太要往后院而去,宝钗便带着几个姐妹也跟着去了。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只探春总是不说话,脸上也带着几分不好,宝钗想来应是她们几个现在都上学,有好些话可以在一起说,探春在家中不出门,便与大家说不到一处的原因,便也只当没看到。
到了后院,贾母、薛太太并凤姐进了那三间暖房中,而宝钗几个年轻的哥儿、姐儿则进了亭子里,亭子中间烧了一盆碳火,宝钗又早命人将亭子的三面用东西遮了,只露一面供大家赏梅,倒也有些暖和。
黛玉一边烤火,一边笑道:“姐姐家这宅子倒是真不错,虽然不大,可胜在精致,我瞧了真真不想走了。”
迎春看看远处的红梅推推宝玉:“这里只你一个男儿,很该你与我们折几枝红梅赏玩的。”
宝玉有些不情愿,探春赶紧道:“不如我们猜枚,哪个输了哪个去折。”
惜春听的一阵欢笑:“这个法子好,不过要怎么猜?”
宝钗想了一会儿,叫小丫头去拿了好些物件来。
有一盒子五色玉石小棋子,打磨的很光滑,制作的也很精细,看着就讨人喜爱,还有一支纱堆的玉白牡丹花,并有一个大转盘,转盘分了好多的格子,中间有一个细细的针,瞧着很是新鲜,只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
宝钗抓起棋子道:“每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人抓棋子,一人猜,或猜数目或猜颜色,猜中算赢,输的人再一处猜,决出输者去折梅花。”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宝玉笑着问:“这牡丹花想必是用来击鼓传花的吧。”
宝钗点头:“鼓声停后,花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出个节目,作诗也成,唱曲儿也成,说故事也成,演的好就算过关,演的不好要罚酒,一轮下来,谁罚酒最多便去折花。”
“那这个大圆盘呢?”惜春才问,便有丫头过来叫几个人进屋去。说是老太太的话,怕他们冻着,再者,想看看他们玩什么,叫他们拿着玩的东西过去大家一处乐呵乐呵。
宝钗起身携着几人进了暖屋,后面自有仆妇收拾了东西送过去。
进了屋,探春将玩的规则告诉老太太,老太太也有了几分玩心。只惜春眼巴巴瞧着宝钗,想让她说出圆盘的玩法。
宝钗笑着指指分好的格子:“我们每个都将名字填进去,然后指出一个令官来转动中间的指针,指针停在谁的名字处,谁就要答令官的问题,答错了的要罚酒,罚酒最多的便要去折梅花。”
众人听的大乐。抚手称善。
宝钗叫大家一起想想怎么玩,众人都没想好,凤姐倒是站了出来,爽利的笑道:“照我说,这个圆盘倒是真没玩过,不如就玩这个吧,我不识字。你们也别叫我答题,我只做令官的。”
老太太笑道:“也罢了,凤丫头就当令官,你们一起玩,我和姨太太看着乐一场。”
“这可不成。”宝钗对老太太一笑:“谁不知道老祖宗最是厉害的,怎能不一处玩,不成的,老祖宗要是不玩,我可是不依的。”
薛太太大笑:“我的儿,老祖宗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