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宝钗奋斗记》第52章


周青风赶紧见礼,却听那妇人道:“不必多礼,赶紧坐吧。”
又命人道:“赶紧端了滚滚的茶来。”
周青风垂头间,又听一阵低笑,他顺着声音看过去,就见到薛家姑娘坐在另一侧,此时正笑盈盈的,一双杏眼水汪汪的,看起来很是温柔和顺,叫人心里都觉得暖乎乎的,就跟喝了那又热又烫的香甜的粥一样,从里到外的舒畅。
“周公子。”宝钗见周青风不语,只好先开口问:“你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
“那……”周青风脸色微红:“那个,实不相瞒,防冻剂的事情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也做了几次试验,效果都很不错,只是……只是……”
“只是如何?”宝钗一听赶紧追问。
周青风脸色更红:“只是,我还想做的更完美一些,经费上就有些不足,我看姑娘有意资助,就厚着脸皮过来……”
他本就是一门心思研究学问的,叫他开口说出要钱的话,还真是有些不自在。
宝钗倒是觉得好笑,连薛太太也跟着笑了:“不是叫人告诉你了么,我们薛家现今虽然不算很富裕,可支持一项研究还是成的,你缺什么少什么的只管开口,怎的钱不够了这时候才说话。”
宝钗赶紧道:“还差多少,莺儿,你记个数,回头就给周公子送过去。”
“也不差多少了。”周青风红着脸道:“我带了合约的,总不能凭白要你家的钱,你们谁当家做主,签了这个合约,我才会要钱。”
第二十六章 借书
宝钗瞧周青风是个实在人,不想叫他为难,便拉了拉薛太太的袖子,薛太太笑着接过合约看了一遍,又递给宝钗瞧。
宝钗看了,现觉得周青风此人纯善,很是难打交道的,便叫人拿了纸笔,薛太太在上面痛快的签了名,周青风也拿过合约签好名字,合约一式三份,周青风留一份,薛家留一份,剩下的那一份据说是交到科研院去留档的。
“周公子,这是银行的本票,通兑通取的,周公子拿了,只要去央行便能取出钱来。”等莺儿拿了本票过来,宝钗笑着交给周青风:“周公子慢慢研究,一定要把东西做好,以后,您若再有什么好物件,或者您认识的人要是研究了什么新的东西,还请周公子不要忘了我们薛家。”
周青风连连点头,口称一定。
等他走后,薛太太有些不明所以:“我的儿,我们与这周公子并不熟悉,你怎么便信了他,与他那么些钱。”
宝钗笑笑:“熟不熟悉是其次,关键是周青风的确是科研院的人,我们给他钱,并不非得要他的研究成果,我们要的是在科研院买个名声,妈可知道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薛太太细思量了好一会儿也笑了:“还是我儿想的周到。”
宝钗拿了黛玉的书,便想趁着年假前叫书坊的人把版先排出来,等过了年便开始印刷,另外,年节过后,她还要想法子把印好的书推上市,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上,宝钗隔一日便带着书稿匆匆去了书坊,叫了书坊的管事还有专管排版的人员过来,把书稿交待好了,让他们尽快把版面排好,另外。宝钗还交代了,若是年前能够印出样品来,她会多给加班费的。
可巧今年新帝登基,年节的时候是要大肆庆祝的,京城许多百姓都攒了些钱想着年节给自家的孩子婆娘扯上些漂亮的布,做几身好衣裳,出门的时候也打扮的鲜亮些,书坊的工人也不例外,都想着赶年多赚些钱,好多置办年货。有了宝钗送来的书稿。还有留下的那些话。大家伙自然较着劲的加班加点,到了腊月二十的时候,便把样品给印了出来。
宝钗拿过送来的样品,就见封面是用那种厚的铜版制印制的。上面绘制的图案也极吸引人,也不知是谁画的,只叫人看了便心生向往。
深蓝底子的铜版纸,上面印了满天的星辰,九天之上,悬浮了一座大大的城堡,着各色衣服的人在城堡和天际间飘荡,怎么瞧,都是一副天宫的景象。翻开封面,那散发着墨香的纸张质感十足,字迹也印的很是清晰,宝钗一张张的翻看,越看。越是喜爱。
她也坐不住了,很干脆的拿了书叫了莺儿,备上马车就去了贾家。
可巧今日王夫人出门访客,凤姐儿忙着采办年节的东西,黛玉还有贾家三春全聚在老太太那里说笑,宝钗去给老太太请安,便看到黛玉,她忙着给黛玉使眼色,旁人倒没瞧见,偏宝玉眼尖看到了,大声道:“薛姐姐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林妹妹,偏不让我们知道,一个劲的给林妹妹使眼色。”
这一句话,得来黛玉一个白眼。
老太太在上首歪躺着,只是乐呵:“薛家丫头,可是有什么好物件,拿出来让我老人家也开开眼。”
宝钗无法,笑了笑便把样品书捧给老太太瞧:“可巧了,正要给老太太看呢,偏宝玉就嚷了出来,老太太赶紧瞧瞧,保准您高兴。”
她把书递上前,老太太接过来看了两眼:“这书皮儿倒是好看,是哪个才子新写的?”
如今老太太年纪大了,很喜欢一些神鬼怪异的小说,她屋里有两个专管伺侯念书的丫头,无事时便给老太太念时下新书的一些有趣的书听,老太太对市面上的一些新书倒是知道一些的,翻过来倒过去的看了好一会儿,老太太笑道:“我瞧着倒是有些像关谷子写的。”
“老太太可是猜错了。”宝钗笑着指指封面上的一行小字:“您看这里。”
老太太接过鸳鸯递来的老花镜细看了一眼:“潇湘子?这又是哪个新人?”
宝钗扑哧一声笑出来:“这位新人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着指指黛玉:“老太太,这书啊,就是您这外甥女写的。”
老太太大吃一惊,赶紧抬头看黛玉,只见黛玉已经羞的直往迎春身后躺便笑了起来:“林丫头,你害什么羞,你小小年纪就能出书,这是好事啊。”
说话间,她叫鸳鸯拉了黛玉过来,伸手摩挲着黛玉的头发:“你母亲未出阁那会儿子便是有名的聪慧人儿,到了你这里,自然也是极聪明的,只我也没想到,我们林丫头小小年纪便能出书立传了,比你两个舅舅还要强呢。”
黛玉听的赶紧站起来:“我哪里比得过舅舅们,外祖母还是不要臊我了。”
老太太笑着摇摇头:“我说实话,你不信也没法子。”
转眼,她又去看宝钗:“薛丫头,林丫头这书我也没瞧,也不知道写的如何,不过你们薛家几辈子都有书局的生意,想来,你的眼光还是有的,既然你愿意替林丫头出书,旁的我也不说什么,只告诉你一声,若是赔了,你也别不好意思,只管和我说,我把钱给你。”
“老太太这叫什么话,臊我脸呢。”宝钗也赶紧站了起来,笑道:“我和林妹妹都说好了,书卖出去按份子给她钱,我倒不是怕赔,我怕若赚的多了林妹妹嫌我给的钱少,到时候,可要仰仗老太太做个见证,别叫林妹妹哄了我去。”
“你啊你。”老太太被她逗乐了,指着宝钗大笑:“你不哄别人就是好了,谁还能哄了你去。”
宝钗笑着又说了几句话,之后问黛玉:“林妹妹,样品我也拿来了,你瞧瞧可还行,若是哪不好,我再让他们改去,咱们早日定下来,待到年后我便一心一意的给你推广。”
“我瞧着是极好的。”黛玉拿帕子掩了口轻笑:“倒是不用改的。姐姐只管拿去印吧。”
宝玉趁别人不注意把书抢过去看了一会儿子,没口子道:“是极,是极,我看着也很好,难为薛姐姐费这般心了。”
说到这里,宝玉又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问宝钗:“薛姐姐,你前些日子的话提醒了我,我想着也该做些事了,只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宝钗看他一眼:“我一个女孩子家又知道什么。这些事情还要你自己琢磨。”
宝玉知宝钗不愿意谈说。便也不再去问。
迎春和惜春拿着书凑在一起瞧。宝钗黛玉和宝玉三人围在一起说笑,倒是探春一脸郁郁之色,也不知道是怎的了。
宝钗看了探春几眼,低头问黛玉:“我看三妹妹不高兴。可是出了什么事?”
宝玉叹了口气:“还能是怎么的,不就是赵姨娘……”
黛玉拉拉他的衣袖叫他不要再说,对宝钗笑笑:“也没有什么,应该是赵姨娘说了什么话,再者,我们都去上学,家里就剩三妹妹,她怕是有些孤单了。”
“这倒也是。”宝钗苦笑一声:“不过也是没法子的,咱们女儿家的事向来是父母说了算的。姨丈不太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