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悠然军师》第59章


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洛阳是一片热闹,洛水之上还有赛龙舟的表演,今日一早谨王便带着王妃还有世子进宫陪皇帝过节了,李靖安也没出去闲逛,虽然很想知道古代大齐的端午节是怎样的热闹,但是炎热的天气还是让他望而却步,而且李靖安的身体可不怎么好,他是时刻小心着保养,也不愿因为贪玩而中暑,因此便龟缩在自己的致远阁之中。、
吹着凉风,躺在竹椅上,李靖安和王远明不时的闲聊上几句,可谓是悠然逍遥。
因此当刘彦来到致远阁时,不由为李靖安的奇思妙想所折服,让人把他带来的雄黄酒还有粽子放进“冰箱”内凉着,刘彦看着轻摇扇子坐在竹躺椅上享受着凉风的李靖安,十分羡慕的说道:“你可真是逍遥,可怜我这些日子可是忙得脚不停歇。”
“可是大明出了什么事?”李靖安一皱眉。
刘彦一愣,“你怎么会这样认为?”他可是什么都没说啊,李靖安怎么会知道?
“因为近段时间洛阳内十分平静,大齐无事,而敬末你会忙碌那就只有竟陵公主所在的大明会让王爷操心的。”李靖安笑着解释,想了想这些日子炎热的天气,猜测道,“难道是大明的皇帝?”
“大明皇帝前些日子急病,今天早上突然驾崩,相信不久便会有国书传到洛阳。”刘彦说道,眼睛中尽是算计。
李靖安若有所思,他对大明那个老皇帝没什么深刻的印象,毕竟他不是老皇帝的近臣,只是太子赵恒,那个推自己落水的最可能主使人,想想那几次见面他表现出的对自己的赏识与重视,李靖安觉得心中不寒而栗。
这种喜怒无常的人最是让人害怕。
看来他还是以后低调一些好,一个想让自己死的皇帝,哪怕是别国的皇帝,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麻烦。
“赵恒即位,竟陵公主是当之无愧的皇后,但是据我所知,赵恒从一开始就十分疏远竟陵公主,宠幸着侧妃,即使没有到宠妾灭妻的地步,但是对公主也不会很有利。”
李靖安摇扇子的手不由一顿,用一种十分诡异的眼神看着他,刘彦有些莫名其妙,问道,“怎么了,子信?”
“没什么。”李靖安有些无奈,难道自己在刘彦心中十分擅长阴私之事吗?怎么这种事也拿来问自己?身为一个大男人,李靖安感觉别扭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大齐有意大明,大明新皇无嗣对大齐会更有利,相信竟陵公主的陪嫁中必有敬末的人,让人绝嗣敬末应该很容易才对。”李靖安意有所指,“贰臣”这个罪名李靖安恐怕这辈子是洗不掉了,而且在他看来,大齐、大明都是汉人政权,天下一统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他没有古人“亡国之恨”的意识,在他心中的祖国只有一个,他也不算是叛国。
这次换刘彦用一种诡异的眼神看李靖安了。古人讲究“忠孝”,“忠”更是在“孝”前,李靖安曾是大明的探花,大明皇帝按理说对李靖安有知遇之恩,而且李靖安的宗族还在大明。一个人也许会叛国,但是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宗族,宗族的约束和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二十一世纪人无法想象的。
但是李靖安此时却是如此的轻描淡写,让刘彦不能不心中发寒。
刘彦匆匆离开了,让李靖安有些莫名其妙,转头看向了一直守在屋中的王远明,“远明,我刚才是不是说错话了?”
王远明也用一种复杂的光芒看着李靖安,“公子,你恨大明?”
李靖安一愣,回想了一下刚才的一切,顿时明白过来,无奈的摇了摇头,“如果我说我对大明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情,你信吗?”
“我信,公子。”王远明看着李靖安那双满是无奈的眼睛,不知为什么心中一痛,“是大明太子赵恒指使人推公子落水的,公子恨赵恒十分正常。”王远明开始为李靖安找理由。
李靖安无奈的摇摇头,也许没有人能真正懂他吧。
“去把粽子取出来,这么热的天我们不出门看赛龙舟,粽子还是要尝尝的。”
71第 71 章
粽子;李靖安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吃;只尝了一个,给王远明留了几个外其他的粽子都分给了致远阁其他人。不过王远明显然也不是很喜欢这甜甜的事物,也只尝了一个便放下了筷子。
“你不用顾忌我。”李靖安以为是自己先放下筷子让王远明顾忌礼仪才这样;连忙说道。
“公子,我也不怎么喜欢粽子;吃一个只是应景而已。”做过乞丐的王远明其实并不挑食;而且一个密探是不会有明显的喜好的,因为那样很容易被人利用,但是一个大男人对甜食真的喜欢不起来;在李靖安面前王远明觉得十分放松;看着李靖安真诚的脸;王远明觉得自己不需要在他面前隐藏什么。
“那好;不如我们到外面竹林□饮一番如何?敬末拿过来的酒,就是是雄黄酒估计也是上等货色。”李靖安提议道。
王远明点头同意。
致远阁这里青竹环绕,有个小小的竹林,就是在夏季也要比其他地方凉爽很多,如果不是李靖安考虑到身体,恐怕早就把铺盖搬到了这里,不过在林中的石桌旁饮酒赏竹到也是一件雅事。
拿出雄黄酒与王远明对饮,李靖安也控制了酒量,两杯之后便换上了香茗,你喝酒我喝茶,倒也悠然,但是王远明却能看出李靖安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咏竹诗是我最喜欢的,有时候做一个寄情山水的隐士也不错。”李靖安心有感慨的说道。
“公子为何不愉?”王远明人不由出声问道。他听出了李靖安心中那丝淡淡的无奈。
李靖安不由一愣,难道自己脸上变现出来了吗?心中虽有疑惑,但是王远明一脸的关切让李靖安没办法生出敷衍之心,“没什么,远明,我只是在想今日之后王爷会不会对我产生防备之心。”
王远明随即想到了公子和刘彦大人的对话,公子对大明的漠然的确会让人心生忌惮,“公子现在效忠的是大齐的皇子谨王,王爷会理解公子的。”
只是这样的话,王远明自己说出来都有些心虚,李靖安也只是听听而已。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我看来不管是大齐还是大明,都是汉人的朝廷,天下一头是必然的。”李靖安摇着手中的纸扇,既是感叹又是无奈,“大明没有并吞八荒之心,安居南方多年,早已被安逸的生活磨灭了进取心,大齐吞并大明只是时间问题。”
“公子看的很透彻。”
“太透彻了,才让人觉得薄凉。”李靖安有些无奈,但是这是他自己决定的事情,并不后悔,起身往外走,“我们出去散散心,赛龙舟一年就一次,错过了可有些可惜。”
“公子,您不是嫌热吗?”
世间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尤其是那些一出生便注定争斗不休的皇家子弟,即使退出了一个恪王,也并不意味着那些皇子就会对太子俯首称臣,看似平静的端午节,看似平静的皇家一起过节,实际上如何只能用暗流汹涌一词来形容。
不过这些都和李靖安无关,出了谨王府,王远明专门准备了一辆马车,毕竟天还是很热的,他可不希望李靖安中暑,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靖安并没有像他先前说的那样去看赛龙舟,而是来到了京城郊外的一家小寺庙。
这座小寺庙名叫:“石佛寺”,庙很小,香火也并不十分旺盛,比起那些达官贵人更愿意去的相国寺,这个小寺庙就显得十分的偏僻寂静,加上又是端午节百姓们也大多去看赛龙舟的热闹,这里就更少人来。
走进寺庙正殿,李靖安添了香油钱,然后在这个小寺庙内点了三盏长明灯,分别是为了李靖安已去世的双亲和前身自己。
李靖安毕竟占了他们儿子的身体,改进的义务必须进,不能在大齐名正言顺的供奉李靖安双亲牌位,李靖安只能用这种形式来略表心意。还有自己占据身体的前任,虽然穿越不是他的意愿,但是李靖安不能无视掉这个因果。
跪在蒲团上,李靖安抬头看着那巨大的石佛像,心中感慨异常,希望佛能保佑他在谨王成功后能全身而退吧,功名利禄并不是他所期盼的,他只想好好的珍惜过自己这来之不易的第二世,平平淡淡就好。
李靖安虔诚地叩首,曾经他是个无神主义者,但是现在他愿意信佛。
身后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