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悠然军师》第69章

设置字体大小:

李靖安看着自己手中的图纸;十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其实这也不是二十一世纪的手枪;更加的原始;更接近清朝事情的火药手枪;毕竟现在大齐的工业完全打造不出那么精细的东西;估计子弹;特别是火药都必须李靖安自己做,还好他并不打算大批量制作;只制作一把自己防身而已。还好;为了和小儿子沟通他专门找了些枪械方面的书籍看;虽然记得不是太清楚;但是随身文档中可是保存得十分完好的资料。李靖安看着只有自己能看到的文档,再一次感叹自己的好运,也许他这个文档没有小说中的随身空间那么逆天,但是给他的帮助实在是大。
这个时代武林高手可是真正存在的,他们注定与倾世门为敌,虽然李靖安在谨王的势力之中并不是很出名,知道他的也只是几个核心人员,但是这次主意是李靖安出的,尤其是还得罪了七秀坊,说不定倾世门能追查到自己。不想法子增加自保能力不行啊,李靖安想到这里嘱咐道:“注意保密,还有这些东西必须尺寸必须十分精确,你找个好点的铁匠。”
“是、”王远明接过图纸,然后想到了什么,问道“公子,如果刘大人问属下该怎么回答?”
李靖安一愣,对啊,就算他再怎么保密,估计刘彦是瞒不过的,“他问就实话实说,这些零件回来我会自己组装。”
只是零件而已,相信也不会有人能看出那是一把手枪的零件。当然如果遇到穿越者认出来,那只能算自己倒霉了。
把图纸小心的放进怀中,王远明点头表示自己明白,然后看了眼用手掩口打了个哈欠的李靖安,连忙劝道:“公子你累了,还是快休息吧,其他事情你不用理会,有刘大人一定不会出问题,而且大夫说了你不能太费心神。”这样说着就拉着李靖安到窗前。
“好吧,你也回去休息吧。”李靖安也觉得自己有些精神不济,便应道。
“属下等公子睡下了就回去。这些日子洛阳恐怕不稳定,让属下再守公子一会吧。”一边说,王远明一边帮李靖安宽衣。
虽然不怎么习惯让人服侍自己,但是李靖安也知道应该入乡随俗,而且王远明这人他信得过、脱下了外衣,便露出了白色的亵衣,抽掉了李靖安的发簪,顿时乌黑的发丝散落下来,让本来就俊秀的李靖安更是多了一份柔和,王远明的眼眸不由更加的深邃,但是什么都没说,服侍李靖安躺下,把桌子上的油灯吹灭,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房间。
房间内,李靖安很快的入眠,而房间之外,王远明并没有会自己的房间,而是站在房门之外,抬头看着有着一轮明月的夜空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天明以后,百姓们依旧和往日一般操劳起来,但是大齐的上层却仿佛被油锅里浇了一勺凉水,一下子炸开了。
就在昨晚,三省六部就有九名官员离奇死亡,官位最高是中书令,官位最低也是从七品,皇帝大怒,命令刑部彻查,但是很快就用更加惊人的消息传说,九名死去的官员中有三名在死前留下了密信,其中内容牵扯到各位皇子和朝中大臣,而那三名官员确认为服毒自杀。顿时朝中大人人心惶惶,各位皇子之间更是暗流汹涌。
而京城支持皇子的几家大族今日也是不平静,因为就在昨晚,这几家最受宠的孩子在七秀坊惹是生非,造成了受伤流血事件,最严重的一位纨绔更是被打断了一条腿,而这个纨绔认真算来是大皇子毅王的表弟,打伤他的公子是太子外家的孩子,因此本来就看不对眼的太子与毅王更是水火不容。
洛阳城内一家十分普通的庭院。
几位容貌不俗的女子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当看到一个白纱蒙面的女子带着两个佩剑女子走进来时,那几个女子连忙行礼。
“大师姐。”“大师姐。”
蒙面少女只是一点头,便走到上位坐下,目光扫过下面站的几个师妹,“都坐吧。”声音如同清风吹过风铃,说不出的动听,不管她的相貌如何,但是只是这声音就可以认为她是一个美人。
“谢大师姐。”几个女子道谢后才落座,只是她们几个脸色都不太好,隐隐有些紧张,
“师父知道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十分对你们很失望。”蒙面女子淡漠的开口,让那几个女子脸色更加难看了。
“大师姐,我们一定会查出是那些人在背后捣乱。”一个红衣女子起身坚定地说道,“昨晚洛阳发生了几位大臣被杀的事情,把洛阳的几大势力都搅乱了,背后肯定有人在捣鬼。”
“肯定是这样,大师姐。”一名黄衣女子也站起身,虽然长相清纯,但是那双眼睛中满是阴狠之色,“我们七秀坊一向都是平平安安的,从未有人敢在七秀坊闹事,昨夜那几个纨绔会闹成那样子本来就十分奇怪,虽然在七秀坊没找到什么线索,但是一定是有人动了手脚。这是冲我们倾世门来的。”
蒙面女子一皱眉,显然被黄衣女子说动了,“洛阳有谁知道七秀坊是我们的势力?”
“知道的都是真正的权势。”紫衣少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和红衣黄衣两个女子不同,她显得更加的镇定从容,“大师姐,你觉得搅乱了京城对谁最有利?”
蒙面女子也不是愚钝之人,瞬间便理清了,“谨王。”
“是的,谨王,现在洛阳乱了,各位皇子估计就没心思理会去赈灾的谨王了。”紫衣少女十分笃定,“只是我没想到谨王手中的力量如此大,一点也不想短时间能发展起来的。而且这样阴毒狠辣的手段一点也不想谨王往日的手笔。”
蒙面女子若有所思,“我们是该好好查查谨王了。”
84第84章
李靖安现在过的算是十分的逍遥;毕竟不用为谨王出谋划策,不用为世子上课;更不用担惊受怕;李靖安除了每天都要和苦药有些不满之外;觉得在这样的郊外在青山绿水间安度晚年也不错。
不过世间的事情总不可能事事如意;虽然各位皇子因为李靖安的算计忙的焦头烂额,暂时没有时间理会赈灾的谨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被这一团乱牵扯其中;在洛阳有些人是总是可以独善其身的;卓远侯世子杨越宁就是这样的人,虽然父亲卓远侯位高权重;但是他只是一个还未掌权的世子而已;即使身份尊贵,但是这些乱麻一样的事情牵扯不到他,更何况他还是长信公主的独子,身上流着一半的皇家血脉,更是让人不敢招惹这位,于是杨越宁便在那些皇子王爷一团乱的时候,慢条斯理的分析起是谁把这潭水搅混了,因此让他带着杨二一幅郊游的样子出现在李靖安此时安身的农家院落之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杨越宁出现的时候李靖安正坐在小院的一株爬满了架子的蔓藤下看书,一身单薄的儒衫即使是散热的白色,在这个时节依旧让人觉得热,不过周围放置着一盆半融化的冰块很好的消去了暑气。
“李先生真是好悠闲啊。”杨越宁带着似笑非笑的笑容走进了小院,满是赞叹但又好像是讥讽的说道。
李靖安还没开口,从厨房走出来的王远明顿时不高兴了,有些阴阳怪气的回道:“卓远侯世子真是好手段,公子才在这里住了几天你就来了。”
杨越宁不以为然,摇着手中的扇子,很是感叹的说道:“这证明我和李先生心意相通。”在他手中的那把扇子扇面上写着东晋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好像每次见这个孩子他都会拿着一把新扇子,李靖安突然脑子中出现了一个完全不着边的念头,这才微笑说道:“世子久违了,驾临寒舍可真是让晚生受宠若惊。”
因为是在郊外,而且杨越宁身上也只是普通富家子弟的衣着,李靖安身子又有些虚弱,便没有顾忌太多礼节,没有起身,只是指了一下自己对面的椅子示意杨越宁坐。
还好杨越宁也是个不拘小节之人,再加上对这个李靖安正充满兴趣,即使杨二直皱眉头,他也不予理会,来到李靖安对面坐下。
王远明显然对杨越宁的到来十分的不满,但是在李靖安面前也不好表露出来,走了过来,把自己手中捧着的一盅补汤放到了杨越宁手边的小桌子上,嘱咐道:“公子,等一会把汤喝了,大夫说你可是要好好补补身子的。”
李靖安不由表情有些微微僵硬,这些日子王远明可是每天都给他炖补汤,天天换着花样来,补得李靖安都想吐了,但是一想到这是王远明的心意还有那补汤可是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