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准提洪荒奋斗史》第94章


语。每一钟鸣,就隐约有万佛同声诵念。
“此物入我空门,便名曰伽蓝钟。”准提道。
与此同时,一道宏愿忽然响起:“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只听梵音佛唱大作,极乐净土边缘,忽地万千道金光升起,又有一轮红日当空高悬,焰华腾腾缭绕。随后一方净土延展开来,庄严壮丽,不染尘埃,与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相互衔接,毫无缝隙。
刹那间,极乐净土接引导师阿弥陀佛,灵台方寸山佛母准提道人,以及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那含佛、燃灯佛、惧留孙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龙树菩萨、药师菩萨等等佛国主人,俱都心有所感。
“我有法身、报身、应身。自性清净之显化,无二无别,常住湛然,寄托虚空,此为法身。酬报因行功德,现相好庄严,受十方供奉,救拔众生,此为报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与三界众生随流相等,此为应身……”
一段段佛法感悟在众人灵台响起,奥妙精微,不可言喻。
“善哉此子,根性深厚,竟然别出机杼,结合道家斩却三尸、佛门发愿化身之法,创出这三身佛妙法,当真了得。”准提由衷赞叹道,“佛门立后,也有数万年,如今终于有人效仿我与师兄,行菩提萨陲大乘之道,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佛位。”
他收回混沌钟,手执七宝妙树,带着龙树、孔宣二人向那方新诞生的净土而去。不过眨眼之间,那新净土便出现在眼前。
接引此时亦至,显出佛陀之相,含笑而立,大势至、药师、燃灯等人立于身后。
“帝鸿如今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可喜可贺。”接引对面前一尊盘膝坐地的佛陀说道,那佛陀依稀是当年帝鸿面容,又有些不太一样,周身光焰缭绕,遍照十方,身后隐隐有一尊虚影,上衣斜帔,左手持索,右手举剑,通身青黑,蹴眉怒目,现大忿怒相。
“师尊莫要如此说,帝鸿之名,已是过去,还请师尊为我起一法号。”帝鸿道。
接引略一沉吟,便道:“汝之智慧,若日光普照,除暗遍明,发众生善根,无生无灭,赐汝名摩诃毗卢遮那佛。”说罢,将手中莲花轻拂其顶,为其授记。
“南无摩诃毗卢遮那佛!”诸佛诸菩萨,护法天龙八部大众,阿罗汉比丘等等,都同声合什礼赞。摩诃毗卢遮那佛合什低头还礼。
摩诃毗卢遮那是梵语,“摩诃”者,大也,譬如菩萨摩诃萨,意为大菩萨,便是指八地以上菩萨;毗卢遮那者,日也。摩诃毗卢遮那,即是大日临空,光明遍照之意。故摩诃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佛。如来者,佛之别号也,故摩诃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
“毗卢遮那,此方净土叫何名?”准提笑吟吟地问。
“此方净土是最寂静,是大涅盘,是妙解脱,是净法界,故名密严净土。”毗卢遮那佛道。
“密严净土,大日心王之莲都,遍照法帝之金刹,秘密庄严之住处,曼荼净妙之境界。”准提回味着这个名字,颔首道,“大善。”
“毗卢遮那师兄,你身后那尊虚影是何物?观其形貌气息,颇为类似准提老师的金身法相,又有些不同。”孔宣开口问。
“这虚影乃是我忿怒化身,我称之为不动明王,‘不动’,乃指慈悲心坚固,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 毗卢遮那佛解释道,“我佛门不重神通,但难免有邪魔相侵,易生忿怒之意,对我等修行不利。故我结合准提师尊的金身法相之法,斩出忿怒降魔之念,专一修持威猛神通,化成明王,降伏外道邪魔。”
“原来如此。”众人纷纷感慨,孔宣则眼睛失神,似乎悟到了什么,竟然就地入定起来。
“唵,摩庚啰伽兰帝!娑婆诃!”孔宣忽地口诵真言,梵雷一响,潮音满空,五色光焰升起,有孔雀虚影仰天清唳,一尊法相在其中出现,长身玉立,着素白天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腋生四臂,右边双手执赤莲华、俱缘果;左边双手持吉祥果,孔雀尾羽,种种庄严,慈悲相好。
“自此我为孔雀明王菩萨。”孔宣收了诸般法相,只余一位白衣菩萨,面相俊朗殊胜,合什一礼。
“善哉,你今已证悟十地,可称大菩萨。”准提笑道,“南无孔雀明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孔雀明王菩萨摩诃萨!”佛门众弟子俱都合什礼赞,毗卢遮那佛将手一挥,掌中一朵金红光焰交织而成莲花缓缓升起,复化作无边缤纷花雨,漫漫洒下。
祝贺完后,准提与接引一同来到八德池畔,盘膝而坐。接引显得心情很好:“师弟,佛门如今欣欣向荣。除去乌云仙、龟灵圣母回返金鳌岛,那截教三千大众悉数皈依,成就三千辟支佛,又有燃灯、毗婆尸等人亦是辟支佛果。帝鸿更是成就了佛陀之位。孔宣、地藏、龙树、大势至、药师、文殊、普贤、观世音这几人俱都是八地菩萨以上,大菩萨修为。前几日日光、月光也证得菩萨果位,罗汉亦有了几十位,还有八部天龙护法众……我之宏愿,初见成就。”
准提看着接引的面容,自己也觉得心情颇好:“师兄莫要高兴得太早了,后面还有一件更大的喜事呢!”说着,他将手一挥,八德池上涟漪泛起,下界天竺景象显现了出来。
“师兄且看,当年遍入天毗湿奴十世轮回,为灵鱼,为神龟,为野猪,为人狮,为侏儒,为克里希纳,为持斧罗摩,为罗摩,为白马,终究转世为净饭国王子瞿昙,踏上修行之路。他如今正在这菩提树下静修,宿世慧业积累之下,我猜他必有大成就。”
“他身上的气息——”接引面带惊讶,“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快的道行提升速度!不对,他的修行速度太快了,各个境界的劫数会积累到一起降下,恐怕后果难测。”
接引说的不错,若用天眼通观之,就可看见无数内外魔头正呼啸着缭绕在瞿昙身上,烦恼魔、蕴魔、死魔、阴魔、他化自在天子魔、无相心魔……种种魔头,夹杂着诸般浑浊欲念,不住翻飞作祟。
瞿昙面上神色变幻莫测,忽喜忽悲,忽怒忽惊,身躯微微抖动,明显是精力损耗至极,眼看竟有支撑不住的势头……
玄都天八景宫中,老子正闭目静坐,玄都大法师侍立一旁。
不多时,老子白眉颤动,一道清气自头顶冉冉升起,随后直投下界去了。此时下界东土,距离昔年武王伐纣、子牙封神已经数百年。周室力量衰微,礼崩乐坏,杀伐渐起,诸侯争霸不休,好一番乱世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章节,没啥可说的。
第95章 祗园精舍钟声响
转眼之间,七七四十九日已过。
希连禅河滔滔流淌,瞿昙静坐河畔菩提树下,原本皱紧的双眉缓缓舒展开来,柔和的光晕自他身上放出,身上魔头纷纷发出无声的惨叫,烟消云散。
此时已是凌晨,东方既白,晨光隐隐,天上启明星闪烁。
瞿昙若有所感,睁开清明的双眼,仰头观天,目睹太白金星照耀残夜,忽然心中最后的一点桎梏被打破了,祥光宝华,正自他身上缥缈升起。
随后,那一缕缕若隐若现的宝光顿时扩展开来,化作无边佛光,遍照十方,花雨缤纷,飘洒而下,皆是青赤白金四色莲华,杂以优钵罗华、曼珠沙华、金婆罗花,八部护法天龙在虚空中和声赞叹。一时之间,红尘浊世便如娑婆净土,瞿昙便是在世佛陀。
旭日初升,瞿昙微微一笑,慢悠悠站起身来,向一个牧羊女讨要了些牛乳粥喝。喝完整整一陶罐的乳粥,他终于将四十九日苦思所耗费的体力补了回来。谢过牧羊女,他向来时的方向走去。那边有五个弃他而去的徒弟,他要去找到他们,再次引导他们走上正法之路。
他没有施展神通,只是用自己的脚步去走路。瞿昙深知天竺之地上,各个僧团流派为求神通和长生,做出了许多荒唐苦行。他下决心要传播正道,直指本心,修身养性,不求神通长生,改变这般现状。
后来的几十年间,瞿昙的教理传遍天竺,人们都恭敬地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东方函谷关,一个灰袍老人骑着青牛,从关中走了出来,背后关尹与众随从夹道相送。他刚刚在这里留下了五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