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系林妹妹》第206章


就连黛玉,早就下定决心,轻易不再流泪。然而望着镜中自己娇花一般的面容,前世孤寒独立、衰林枯草,凄风苦雨中度日种种,全如镜花水月,纷繁在眼前流转。
再听着应妙阳语声,黛玉亦是忍不住泪盈双睫。
“新嫁娘可不兴哭!”贾母好不容易止住泪意,见黛玉也被招哭了,忙凑上前来,拉住她的手,轻轻安抚道。
凤姐也跟上前,掏出手帕,轻轻拭去黛玉眼角的泪珠,小心嘱咐道:“仔细哭花了妆,成了小花脸,王爷掀开盖头一看,啧啧。”说着,挤眉弄眼,作出怪模样来。
众人闻言,都忍俊不禁,一齐笑看黛玉。
倒把个羞涩的新嫁娘逗得也“噗嗤”笑出了声来。
就连应妙阳因为有孕愈发大起大伏的心绪也被凤姐这插科打诨治愈了。
罥烟眉淡烟梳就远山青,含情目欲语还休多情顾盼,大红花钿在眉间婉转盛放,映着两颊桃花艳丽的粉晕,清雅与风流并存,端丽并惊艳齐飞,端的是无限美丽的新嫁娘啊!应妙阳看着镜中黛玉如花的面庞,忍不住感叹。
眼看时候已不早,应妙阳勉强按捺下不舍,松松挽起黛玉脑后最后一缕青丝,盘到头顶发髻之上,双手捧过御赐凤冠,为她戴上。
“吉时到,请新娘上轿。”外间来人已在催促。
应妙阳万般不舍地给黛玉盖上了红盖头。
红盖头缓缓落下,遮住了镜中人、眼前花,却遮不住黛玉眼眸中耀如星辰的辉采。
新娘子出门,脚不能沾地,必须由兄弟一类人背出去。黛玉没有亲哥哥,便是表哥来背她上轿。
这份殊荣,宝玉据理力争了许久,可惜他还一无所成,之前又闹出过许多荒唐事。贾母怕永玙心有芥蒂,于他们夫妻感情有碍,狠心阻止了宝玉。最后还是由贾琏来背黛玉。
喜乐连吹,意在催促黛玉起身。
贾琏上前,躬身背起黛玉,伴着喜乐,一步步走向停在外间的花轿。
外间,看热闹凑趣的京城百姓们经过昨日林府送嫁不止十里红妆的震撼之后,原以为今日贤亲王府迎亲,再是奢靡,也不过如此了。
可惜,贫穷还是限制了他们的想象。
贤亲王府送的聘礼也不过一百九十九抬之数。
但是,田庄地契、银楼酒楼、商铺宅院都是寻常,万顷良田百亩庄院不在话下,封地守郡聊表心意。
金银珠宝、珊瑚玛瑙全是俗物,古玩字画瓷器洋物亦属点缀,通海之权、盐铁重关仍算囊中羞涩。
最后干脆有人编了一套唱词,来形容黛玉和永玙大婚之盛况。
有人说,红木花梨与紫檀不见踪影。被人笑,有眼无珠不识数。何故?可看见那抬箱笼的扁担了吗?
红木花梨与紫檀。
更有那金做的箱笼,银打的底,宝石嵌的衣裳,玉做的盆……
什么白玉为床金作马?什么龙王请来金陵王?统统比不上一对璧人世无双。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单说永玙金冠玉带,一身大红吉服,胸前绣着五色祥云、四爪金蟒,骑着吕奉先的嘶风赤兔马,挂红绸坐红鞍,面如傅粉、唇如抹朱,气昂昂、志满满端坐在花轿旁边。
围观的文武官员并普通百姓,看见永玙这等形容、气魄,刚才被珠光宝气耀花了眼,现下又被神仙姿容勾去了魂。
文竹骑马跟在后面,看见永玙一派君子风度,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模样,想起昨晚所见所闻,忍不住暗暗发笑。
堂堂逍遥王想起要成亲,竟然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不说,还三更半夜爬起来,点灯熬油研究宫廷礼数并那本唐寅秘作大内图册。
思及此,文竹的脸也不由自主微微红了。
贾琏背着黛玉出现在大门口,人群还没看见,高高坐在马背之上的永玙头一个望见。
微风过处,轻轻掀起黛玉盖头一角。
粉颈一晃而过。
不知怎地,永玙却突然想起很久以前,在姑苏时,杨毅大婚那日的情形。
也是这样漫天的红绸里,他不请自来,硬是混进迎亲队伍里。还悄悄顺着孙氏家院墙溜达,妄图瞎猫撞上死耗子,碰见送嫁的黛玉。
谁曾想,还真让他碰上了。
那日,黛玉也是一身红衣。鲜红衣裳映着她欺霜赛雪的面庞,罥烟眉微蹙,菱唇轻抿,胜却神妃仙子,敢叫洛神羞色。
墙里墙外,红衣吉服,喜乐自来,天地可鉴。
他当时便看痴了,讷讷不能言。
墙头马上遥相顾。
那时候,黛玉对他说了什么来着?
“你先从墙头下来再说。”
像哄孩子一般。
是啊,那时候她就在哄着他了!遇见他这样一个浪荡子,却没立时告诉父亲林如海将他赶走。
永玙想着,眼睛忽然弯了起来。
一步、两步、三步……永玙在心中默数,眼看黛玉一步步靠近他,再也做不到宫里老嬷嬷们嘱托的喜怒不形于色,眼底笑意和着他的心跳一起加深、加重,加深、加重,几乎就要溢出。
终于,喜婆撩开轿帘,黛玉经过他的身边,稳稳坐进他的花轿。
“起轿。”
随着喜婆吆喝之声,礼乐齐鸣,鞭炮炸响,烟花升空,彩纸和喜钱漫天飘洒,围观众人亦是轰然应和起来。
美梦成真,永玙忽然喜昏了头,竟呆呆站在了原地。不仅把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的婚礼流程都忘得一干二净,甚至丝毫动弹不得。
花轿已经抬起,新郎官却站定不走。
轿夫们面面相觑,身经百战的喜婆也糊涂了,张惶去望贾琏。
贾琏就站在永玙边上,也没想到他竟会紧张成这样,暗暗发笑,却不动声色挪过去,冲着永玙重重咳了一声,小声提醒道:“妹夫?妹夫!快带你的新娘子回家呀!”
心跳太快以至于只能听见“砰砰砰砰”响声的永玙,愣是没听见贾琏的提醒。
而贾宝玉,不能做送黛玉出嫁的那个人,心里本就不快。此刻看见永玙竟然不愿回转,似乎在当众给黛玉难堪。旧时纨绔习性上头,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就要质问。
哪知,花轿里的黛玉见花轿抬起后,却迟迟不走,以为又出了什么意外,比宝玉还沉不住气,已经出声询问了。
“官媒人,为何——”黛玉话刚出口,喜婆赶忙打断道:“哎呦哎呦,新娘子性子真急,在花轿里不兴说话,无事无事,稍待稍待。”
喜婆这边厢劝住了黛玉,转头就要去催永玙。却见刚才还是呆木头一个的逍遥王,不过听见黛玉说话就跟突然回魂了似的,蓦地开了窍,一夹马腹,面不改色,潇潇洒洒往前行去。
似乎刚才一切全部不曾发生过一般。
已经冲到跟前准备好质问的宝玉:……
贾琏见宝玉闷头冲来,就怕他公子脾气上来,惹出祸事,坏了喜庆氛围。此时见永玙如有神助,忽然醒转,宝玉却呆在了当场。贾琏松了口气,慌忙走上前,拉住宝玉,随着送嫁队伍走了。
花轿一路行去,之前沿路添妆的人许多囿于身份地位,进不得逍遥王府大门,便都赶在此时前来对黛玉表示恭喜。
黛玉坐在花轿内,自然不能还礼。便是另外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小王爷笑成了一朵花,半点皇家威仪也无地逢人就是拱手道谢,只差把“同喜同喜”四字刻到脸上了。
长宁街口万福酒楼二层,临街雅间内。
明蕙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普天同庆的场面,嘴角苦笑都快能酿一杯毒酒了。
杜寒清坐在她正对面,也是目不转睛盯着下面的迎亲队伍。
“谁能想到,从来目无下尘、不假辞色的白衣小王爷有朝一日会为了区区一个女子痴傻癫狂、行为举止全没了章法不说,甚至还愿意为了她抛弃富贵荣华,远赴重样,做小小一个岛主?”明蕙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苦笑道。
自打失去杜明宠爱之后,在家中地位一落千丈,从此学会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的杜寒清也一仰脖喝干了杯中酒,摇头叹息道:“郡主此言差矣。林姑娘绝非区区一个女子。就连先皇都金口玉言赞他二人乃世间只此一对的神仙眷属。”
杜寒清嘴上这般说,心里到底不甘,望着黛玉所乘花轿,垂眸低语道:“也许世间当真只有一人,不高不低,正该与你相配。而我们只是还没遇见罢了。”
“还——没遇见吗?”明蕙说着,目光蓦地扫过永玙迎亲队伍里的一人。
那人就骑马跟在永玙身边,显见是与他亲近之人。却从刚才开始便一直凝视着自己所在方向。
明蕙回望过去,果然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