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清粥小菜》第250章


若不是李季现在有钱有势的,光是这么一句话怕是要挨不少打。
进了大杂院,二英正在院子里扫地么。抬头瞧见李季,忙笑着叫一声:“四叔来了!”
李金和二英都在这边帮忙,李季每个月给他们一两银子。主要负责孩子们的伙食。院子里一般杂货都是孩子们下了课干的,二英人干净,瞧见院子里有落叶瞧不过去,就用扫把扫了。
俩人没了小土豆这个儿子,二英身子骨又弱,怕是再生不出来了。他们夫夫还商量着,院子里孤儿这么多,找个合眼的领养了,还带有个传递香火的。
“忙呢?我这也不会挑时候。昨儿在山里头采蘑菇来着,晚上就在山上住了。一早上从山上下来,到县里都中午了。吃过午饭了吧。”李季二人跟二英一块在院子里的长凳上坐下。
二英道:“哪有什么时候不时候的?您能过来瞧瞧,谁都高兴。前两天我还挺院里孩子问我四爷爷啥时候再过来,弄得几个小姑娘都哭了。”
院子里女孩比男孩多,不过念书是一块的。虽说女的照比男的出路少,甚至没什么出路。基本上到了岁数就要嫁人的。不过即便是嫁人了,读书认字,也能让她们有资本挑选更好的夫婿,而不是因为孤儿的身份,只能站在那里像白菜似的任人挑肥拣瘦。小英子也在里头。
“我倒是有人念叨了。”李季失笑,“这么说孩子们也都适应了。能适应就好。这些日子有没有新孩子收进来?”
二英如实道:“又多了俩闺女。其中一个是当舅舅的送过来的。听说好像是妹妹没了丈夫回了婆家,以后嫁人带个拖油瓶不好找人家。本想把她卖给有钱人家当丫鬟,甚至送青楼里去。奈何这世道还没安稳,少有人家要。听说了咱这儿就送过来了。”
“再遇到这样的,花银子也留下。咱们好好栽培。再不济也好好的绣花染布做衣裳。只要他们以后瞧见了都不敢抬头瞅。”李季这话倒是夸张,可说这解气。
二英听了一乐,也没往心里去,顺着李季的话道:“对对对,叫他们在糟践好闺女。话说回来,有不少人家有心□□过来说来着。这事儿我们谁都不敢做主,就一直压着等您过来了。”
其实再多几百个孩子,李季也养活的起,不过这么一个大院子里长大的孩子,找不爹娘健全的人家肯定是不通的。若是有孩子想要跟旁的正常孩子一样,李季也不能拦着。
“看条件的。像是那些自家没孩子或是每个根要个儿子回去传香火,咱看哪个孩子愿意去就送过去。像是那些家里头儿女健全又要过来要孩子的,多半就是要个不花钱的仆人,真能对孩子好的少见。要姑娘当童养媳妇的也甭理会。孩子咱们这边享福着呢,送出去吃苦咱这也见不得。”李季脑袋一转,就把事情拍定了。
李季的话有道理,二英点点头。
说了会儿的话,李金正推着一车的菜从外面回来。
乡下那边有菜,只是太远了些,一来一回运着麻烦。好在这边素菜都便宜。新鲜的时令蔬菜一回买这么一推车,够孩子们吃两三天。至于肉早就屯了许多的腊肉干肉,根本用不着花银子去买。
“四叔!”李金叫了一声,黑黝黝的脸上带着笑,瞧着日子过得不错。
“买菜去了?东西倒是不少。这前儿还有人种生菜呢?”李季看看车里的菜,瞧着都新鲜的很。孩子多,其实这么一推车的菜,也坚持不了几天。
“因为旁人不种,有的就特意种的这些旁人不种的。赶在上冻之前收下来,能卖个好价钱。再过半个来月就上冻了,入了动叶菜基本吃不着了,趁着现在多给孩子们吃多些。”
屋里头出来人,帮忙将菜搬进厨房。除了两个教书的先生外,李季还雇了四个帮忙的长工。这样一来孩子们都能照顾到了,这大人也不用太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的声音郎朗传出来,李季听了一会儿,越听眉毛皱的越紧。
这些从前在山上的时候,从来没见县太爷教过孩子们,李季没停过,所以对他来说陌生。
李季听了半晌,这里头有教孩子们生活常识的,也有叫孩子怎么顺从的。李季打小环境不一样,跟旁人想的也不一样,不知怎么的,听了这些教育孩子们必须言听计从的话,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孩子们是苗苗,是未来,咋就成绳子下头挂的傀儡了?
李季道:“去告诉先生,这个就甭教了,换个吧。”
没说缘由。不过就凭李季现在说话的分量,也不会有人去问为什么。
李季不懂得大是大非,不懂得那些大道理。他只是觉得,这群孩子本来就是孤儿。教他们怎么去孝敬爹娘,不是在扎他们的心吗?更何况,那里头有些观念未必是正确的。没必要在海鸥子们还没懂事的时候就强硬教给他们。
有个长工进了学堂说了,很快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停了。随后换了个,郎朗读书声又传出来。因为孩子们都是刚启蒙,学的也都是粗浅易懂的东西,李季听了一会儿,没听到什么不喜的,也就没再听了。
李季跟李金夫妇俩在一块聊了好一会儿的天,学堂那边这才下课。孩子们乌泱泱跑出来,有的孩子还在追逐着,好不热闹。
教书的先生几次开口让他们安静,好好的过来渐渐李季。
孩子们都叫李金和二英叔叔婶娘,叫李季就干脆按辈分算叫他四爷爷。
李季被叫惯了,也就没觉得什么了。这么一群孩子都过来却生生叫他一声四爷爷,排场够大的。
李季笑着点点头,让他们各自玩去。圈养起来的兔子们四处蹦跶,有的孩子进了圈起来的地里抓把草去喂。这念书空余的时间,除了去方便,也就是这样打发时间了。
英子跟李季亲,跑到李季身边跟李季说话。李季问了她些趣事儿,英子瞧着开朗许多,话也多了。
英子长得好看,加上又是李金名下唯一的闺女。这院子里头有不少小小子都对英子示好。好在都是些孩子,没那么多心思,旁的小姑娘虽说羡慕,倒是没有谁是嫉妒的。
呆了一下午,稍晚的时候李季跟二狗子都回沈天湛当县太爷时居住的府邸。
虽说县令的府邸是没有特定的,一般都是自己准备,或是干脆县衙也行。只是各地都有各地特有的规矩。历任县太爷基本都是在这边待个几年就调走了,住处就留给下一任了。
不过经历了战乱,沈天湛又一跃成了侯爷,相信这往后就算再过来县太爷,也不敢往这边住了。就算是要住进来,在新县令到来之前,李季和二狗子过来住也是有资格的。
府邸太大,只有五六个人收拾打理,只能勉强保证表面上的风光。像是后花园这样需要精心打扮的,此时已经不像个样子了。
那湖上荷花本来有人打理,花开都是正好的,现在堆了满塘,枯萎的比盛开的多,也是没法子。
那果林里的果子基本上都烂了落地上了,也腾不出手去收拾。
李季跟二狗子过来了,也没勤快起来,就住在从前住的小院子里。府里头留的下人给烧了水。二人沐浴过后就睡下了。
折腾了半宿,早上起来日上三竿。等出了门下人们才过来到,沈天湛的信终于送到了。
府里头刚好有一个认字的,李季忙叫过来让他读了。
即将入冬了,京城年边比这边暖和些。沈天湛被封了三品左都御史,是个专门监视官的官。很有实权。小土豆学的也刻苦,沈天湛给他找了个贡生做先生,现在还不错。
至于孩子们的事儿,沈天湛告诉他们想怎样都随意。讲实话,现在沈天湛孙子都不是亲生的,皇帝对他放心极了。所有就算沈天湛真有心思给自己培养心腹,以后也没太多的盼头。
几句话李季听下人读的没有来的心酸。将信仔细的收好了。也不着急回信。回山上将这些日子准备出来的山货都打好了包裹。李季说让人写了信,再拖驿站给县太爷送回去。
县太爷那边担心李季,李季越是要将自己现在的好日子说给县太爷听。
现在李季的生意在县城里头遍地开花,因为有县太爷留下来的家产,起步比旁人都早。相信再过个三五年,情况完全好起来,李季的这些生意,会带来一座又一座的进山。
这小县城里是带不来太多的银两收入,李季也不会扩展生日道外县。但不代表李季不会跟外县的人合作。到时候时机成熟了,找个靠谱的联合,给他们供货。让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