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长卿》第25章


说完便慌不失的去了,孙长卿静静坐着,不一会儿妇人去而复返,战战兢兢道:“将军,您看看这两盒,一盒桃之夭夭,一盒颜如舜华,这是我们家镇店的宝贝。”
那桃之夭夭红中带粉,颜如舜华红中透紫。孙长卿虽不懂,却觉得这颜色艳丽,看上去干净好看,香味闻上去也舒服,不刺鼻。
孙长卿掏出银子,临走前又道:“生意还是要做的,你这店明天就开起来吧。”
妇人忙道:“诺!”
第28章 未言之言
四月十日,三更时分,夜色浓重。
楚国郢都中,往常一天到晚喧哗不止的君悦酒馆,此时却格外地寂静冷清,一个伙计坐在柜台前打着鼾,不时将头往旁边栽去。
“伙计!”一个带着酒气的男子跌跌撞撞地走进来,“你这终于开门了啊,给我来两坛兰生。”
“没了。”伙计勉强睁开眼,没好气地一指:“这个月最后的兰生——呐,都在那位爷那儿了。”
男子顺着掌柜的手看过去,见最里边坐了个短发男子,穿着吴国的衣裳,桌子上放着好几个酒坛子。
吴国人,男子酒醒了一点,怪不得今日开门了。
男子也不怕,或者是酒瘾上来,瞧见有两个坛子还未开封,便走过去道:“兄弟,这酒分我点?”
专毅抬起头,这么些天来还没见过楚国人上来打招呼的:“你喊我兄弟?”
男子无所谓地笑笑:“反正咱都是周王室的子民嘛,‘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不对?”
专毅不知道怎么评价这种想法,反正他喝醉了,也必要去想这个问题:“那你喝吧。”
男子拿走一坛,解开泥封,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喝起来。
专毅一杯杯地喝着,孟泽,我喝到兰生了。
良久之后, “噗通”一声,之前来借酒的边那个男子彻底醉了,四仰八叉地躺倒地上。
专毅喝完了自己杯子里的最后一口,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走过去,对那醉鬼道:“起来了。”
那醉鬼睁开眼,眼睛赤红,神情哀伤。
专毅只觉得心脏被狠狠击了一击,他怔了一会儿,酒也醒了大半,然后弯腰扶起这醉鬼:“你家在哪?我送你。”
男子又醉醺醺地闭上眼睛,嘴里嘟囔了一声也听不清在说什么,专毅只好转头问那个伙计:“伙计,你认不认识他?他家在哪?”
伙计闷声道:“这是申包胥嘛,原来住在申府,后来城破之后就不知道住哪了。”
专毅想了想:“你们这店里有房间吧?让他睡这儿。”
伙计不敢拒绝:“那……军爷给加点钱吧?”
专毅掏出钱袋,伙计引路,专毅扶着男子到了个房间里,等到把他扶到床上,男子又嘟囔了一句,这回专毅终于听清他说得是什么:
“员子。”
声音悲哀而无助。
“院子?”专毅迷惑起来:“喊院子干什么?”
四月十二日,这日伍子胥在与孙长卿商议军事,门外传申包胥派人前来,伍子胥连忙让人进来,那随从递过来一封信,信上云:
‘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伍子胥看罢,对随从道:“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此后,申包胥昼夜驰驱,来到秦国,请其救楚。
再说楚王熊珍领着其妹与一干心腹大臣弃都避难,度过汉水,先于云梦泽中遇强盗夜袭,熊珍急呼:“我乃楚王熊珍!”
强盗笑曰:“山野莽夫,不知王!”
强盗攻击熊珍,幸而一位王室宗亲以身相护,才使得熊珍无恙,一行人继续逃亡,不料又遇部下叛变。最终,熊珍逃到楚国的属国——郧国。
郧公名为斗辛,其弟斗怀曰:“熊珍之父曾杀我之父,今日我杀熊珍,正合天理!”
斗辛不允。
其后,斗辛见斗怀杀心不息,便和弟弟斗巢护送昭王,离开郧国,一行逃至随国。
伍子胥离开郢都,和伯嚭一起追至随国,赠书给随君一封,书曰:
“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今天佑吴国,问罪于楚君,若出熊珍,与吴为好。汉阳之田,尽归于君,寡君与君世为兄弟,同事周室。“
随君欲献熊珍,熊珍之大臣请求穿王冠服,代王出行,熊珍拒绝。随君为之动容,令太史卜其吉凶。
太史占卜,解卦曰:“故勿弃,新勿欲。”
随君叹曰:“楚故而吴新,鬼神示我矣。”于是代为掩护,言熊珍不在此处。
伍子胥信其言,又因为囊瓦当初弃军投奔郑国,怀疑熊珍也在郑国,于是派兵击郑。
郑王献出囊瓦人头,言楚君实未至郑。
吴师久久不退,郑王大惧,下令全国:“有能退吴师者,我与他分国而治!”
三日后,一渔夫揭去告令,求见郑王:“我能退之。”
郑王在王宫接见渔夫:“卿退吴兵,需用战车、兵马多少?”
渔夫道:“不用一兵一卒,也无须一颗军粮,只要一根船桨。”
郑王将信将疑,吩咐左右拿来一根船桨,道:“你若能退了吴师,寡人不吝重赏。”
渔夫出城,在吴师面前划桨歌唱:
“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兵士奇之,报与伍子胥,伍子胥出阵相迎:“先生是?”
渔夫答:“将军,我乃当年渔丈人之子!”
当年伍子胥逃亡路上,曾遇一老渔夫助其渡河,渡河之后,伍子胥解下龙渊剑相赠,老渔夫谢绝。后伍子胥再三嘱咐勿泄行踪,老渔夫遂自杀以安伍子胥之心。
伍子胥请渔夫入帐,感慨道:“我因令父而生,令父却因我而死,我一直想着回报一二,只恨找不到机会。幸好今日先生来了。请说,你来见我,所为何事?”
渔夫道:“我没有别的请求。郑王害怕将军您的兵威,在国内公告,如有能退吴军者,与国君分国而治。我想起了先父曾与将军有过仓促之遇,因此希望将军您能退兵。”
退兵?伍子胥已知熊珍不在郑国,良久思忖之后道:“我能有今日,全是令父所赐。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救命之恩,不敢相忘!”
十万吴师,就此退兵。
渔夫回到郑王宫回报郑王,领取酬劳。
而这退吴师的过程太过轻易,包括郑定公在内的其他人,都认为渔丈人之子不应获得极大的报酬。
因此郑王将百里之地封给他,却绝口不提之前的分国而治之事。
渔夫冷笑道:“终有一日,郑国必亡!“
渔夫自此离去,此后不知所踪。
申包胥跋山涉水,日夜赶往秦国,对秦王道:“吴贪如封豕,毒如长蛇,久欲荐食诸侯,兵自楚始。寡君失守社稷,逃于草莽之间,特命下臣,告急于上国,乞君念甥舅之情,代为兴兵解厄!”
秦王道:“秦僻在西陲,兵微将寡,自保不暇,安能为人”
申包胥再次陈明利害:“楚秦连界,楚遭兵而秦不救,吴若灭楚,次将及秦,君之存楚,亦以固秦也。若秦遂有楚国,不犹愈于吴乎倘能抚而存之,不绝其祀,情愿世世北面事秦!”
秦王道:“大夫姑就馆驿安下,容孤与群臣商议。”
包胥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得安居,下臣何敢就馆自便乎”
他于秦庭上哭泣,不眠不息,七日七夜,其哭音日夜不绝,秦王感其忠诚,诵《无衣》之诗,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秦王当下派公子子蒲、子虎领大军护送申包胥回国,并援救楚国。
孙长卿建议派遣使者与秦通好,立已故太子建之子熊胜为楚王,割楚国东边疆域,以扩吴国。
伍子胥附议。
伯嚭进言与秦交战,阖闾壮其言,同意交战。
战败。秦军袭破唐城,杀唐王,灭唐国。
蔡王惧,不敢出兵助吴。
当时又逢吴国内乱,阖闾与伯嚭先回吴国靖清内乱,路上阖闾又下诏,令孙长卿与伍子胥带兵回国。
伍子胥接到申包胥书信一封,大意为:天意不欲亡楚,愿吴军退兵。
孙长卿对伍子胥道,“我们攻破楚国,斩割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