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重生》第131章


室卖给乾元,卖一个高价。拿到钱后,我们做好重新创业的打算。我个人比较看好游戏行业。”
“你舍得?”沈独清问。他以为,这个工作室就像是孟正的孩子一样。
“没有什么舍不舍得的。拿到手里的钱才是实在的。”孟正直言不讳,“我其实一直都很看好游戏行业。但刚创业时手里缺钱,再加上我个人性格摆在这里,喜欢求稳,才选择从软件开发入手。相对而言,游戏行业的投入太大了,资金运转周期也长,风险太高,不敢轻易入手。”孟正心里清楚,游戏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行业,要么赚死,要么亏死,每年都有无数中小公司亏得血本无归。可是,话又说回来,游戏行业风险高,他们可能得到的回报也越大啊。
孟正把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慢慢说了出来。
刘剑说:“守着现有的工作室,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要是我们没什么野心,这个工作室足够我们吃好喝好的了。游戏行业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要是亏了,就……一无所有?”刘俊问。
“不至于一无所有。房价年年涨,咱们手头宽裕了就先在五环上买两套房子囤着,五环那边的房价现在也没有很贵。”孟正自觉不是投资方面的人才,他能想到的投资就只有买房投资了,“过个三五年,要是我们成功了,那自然不用说。要是我们失败了,大不了就把房子卖了,手里便又有了创业资金。”
而且,就算没了工作室,他们手里也还捏着一个论坛,当初成立三人行时根本没想到它能盈利。但现在,这个论坛显然已经成为一只能下蛋的母鸡了。
孟正想了想,又说:“我觉得吧,三十岁以前,就算遭遇了大失败,只要我们还爬得起来,就没什么好担心的。总比四五十岁的时候摔个大跟头强。”
“你这个心态……都不知道该说你喜欢冒险,还是喜欢求稳了。”刘剑说。
大家对着游戏行业畅想了一番,孟正又把话题扯回到了乾元收购上。沈独清手里的房产最多,按照孟正那个说法,他是最不用担心的一个,后路都齐了。更何况沈独清一直很相信孟正,便说:“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站你这边。”
刘俊说:“我肯定也跟着几位小老板,你们去哪里,我去哪里。”
“无论我们卖不卖工作室,你留在工作室里都能有很好的发展,没必要……”刘剑劝道。
刘俊说:“不管你们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没有意见。如果你们退出了工作室,只要你们需要我,我随时可以辞职去找你们。”他很感恩。要不是小老板们收留他,他当初根本无法在京城立足,只怕早就被排挤回老家那边混日子了。
这也算是达成共识了吧。刘剑说:“这不是小事,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要好好想想。不过,我可以再去找乾元谈谈,试探一下,如果把全部的股份都给他们,但要求他们接受我们全部的员工,他们愿意给多少钱。”
孟正说想要做游戏,这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做出来的。
他们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乾元的事就交给刘剑去谈了。孟正一边观察着现有的游戏行业,一边总结着记忆中的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主持人大擂台》中赢了一期又一期,最终成为了十期擂主。这时候,他在电视网络上已经很火了。国家台私底下找他谈话,递给他一份雇佣合同,于是他再一次面临了选择。
国家台竟然要签孟正做主持人,并且孟正一接受雇佣立刻就能主持一档新节目,叫《当代大学生》,初步估计是一档圆桌谈话类节目,每期选几个大学生,就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等。孟正不是这档节目唯一的主持人,他将有机会和国家台的老牌主持人喻凯合作。喻凯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主持经验了。
签,还是不签?
或者说,要不要选择主持人这个行业?
“干呗!我知道你放心不下工作室,但你不可能当一辈子的技术人员,肯定要朝管理人员转化。”刘剑说。这话很对,别说孟正这辈子起点本来就高,就是他重生前那会儿,他都是想着先干几年技术,然后努力朝部门领导晋升的。
刘剑说:“咱这个行业,最累的就是技术人员。等你彻底转为管理人员,其实就没那么累了,再兼职当个主持人还不容易?或者说,你当了主持人,回来兼个管理人员还不容易?反正那个节目是录播的,一周就一期。国家台主持人不能在娱乐圈接工作,你平时不走穴,不参加综艺,空闲时间有的是啊!”
“可我从来没想过我能当主持人,这根本不在我的职业规划内。”孟正整个人都是懵逼的。好像是他念初一那会儿,某个很普通的日子,他和沈独清要选一个兴趣班上,当时他为了图方便,就和沈独清一样选择了辩论班。就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选择,他对辩论产生了兴趣,然后参加了国际比赛,又因为这场比赛被挖掘来参加《主持人大擂台》,再然后他竟然有了一条全新的职业路。
“那你讨厌当主持人吗?”沈独清问。
“那可是国家台哎……虽然国家台的工资好像不高。”刘剑小声嘀咕着,“但工资又不重要。咱们现在有房有车,手里还有钱,难道真指望那点工资吗。”
“不讨厌吧,就是觉得这一切好……迷幻。”孟正说。
“那就去试试。”沈独清笑着说,“要是这份工作不行,大不了就辞职。反正你现在才二十岁,哪怕在电视台里待上四年,也不过才二十四岁,怕什么!”
是啊,孟正还年轻,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可能,怕什么呢!
于是,孟正就和国家台签约了。四月春光里,孟正作为《主持人大擂台》的全期擂主,直接趁着热度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持人。因为宣传到位,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不低,几乎把大部分《主持人大擂台》的观众都带过来了。
同时,沈独清拿到了出国交流的机会,他要去国外一流的医学基地学习,至少要去一整年,期间各种费用由学校承担。这样的好机会肯定是不能放过的。
因为沈独清要出国,他舅舅一家原本想把沈非浊转回老家去。但孟正说,转来转去会影响孩子学习,不如给沈非浊办个住校,平时住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回家的两天就由他来照顾了。在长辈面前,孟正不能拿自己和沈独清的关系说事,就说沈非浊是自己的干弟弟,干弟弟和亲弟弟没差别,照顾弟弟是哥哥应该做的。最后就这么决定了,沈外婆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会过来看看沈非浊。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长聚,一年的分别之期很快就过去了。
…………………………………………………………………………………………………………………………………………………………………………………………………………………………………………………
第一百零三章 
“孟正,等会儿一起喝茶去?”喻凯热情地招呼道。
孟正笑着说:“今天不行。我弟学校开家长会; 我现在就得赶过去。”
比起那些刚刚参加工作时会被单位老人折腾的纯新人; 孟正的运气那叫一个好啊。《当代大学生》这档节目是孟正和喻凯一起主持的; 而喻凯是国家台里的老大哥了; 这资历是孟正拍马也追不上的。按说孟正会被喻凯压着,可是压根没有这回事,喻凯竟然丝毫不介意孟正出头,甘心整个节目以孟正为主。
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喻凯人品好,愿意提携后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谈话类节目想要录得好,其实很仰赖事前准备,但喻凯的身体出了问题; 据说前两年还换了一个肾; 他眼看着就要奔五了; 曾经也出名过; 至今还是国家台数一数二的主持人; 对争名夺利的事就不那么感兴趣了; 反倒是觉得身体最重要; 所以他愿意把孟正提溜出来; 让小将上场表现,而他自己只在一旁帮忙掠阵。
再说,喻凯不像孟正; 手头只有《当代大学生》这样一个工作。他的主持风格非常大气,本人的国民接受度也摆在那里,因此只要台里有了大型综艺节目; 比如说中秋晚会一类的,多会请他去主持。这叫什么?这就叫江湖地位啊。
这样一来,喻凯确实没必要在一个谈话类节目中和一个后辈一较高下。
喻凯给了孟正更多的表现机会,同时也是把压力转嫁到了孟正的身上。要是《当代大学生》节目质量很高,大家会说这里头有喻凯的一份功劳;要是节目质量不好,这个锅绝对是孟正背的。如果孟正扶不起来,那么喻凯给他再多的表现机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