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耽]将进酒》第56章


但这个被偿还的,却如此不珍惜,叫他怎么能不生气?
那生气中酝酿着的一丝隐秘的快…感,却被容玖刻意忽略了过去;然而他嘴上没说,心中却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扭曲的感情出现,那是因为童简鸾听他的话,甚至向他妥协,愿意往这边倾倒。
这便证实,他把命给了对方,对方却把心给了自己。
容玖克制自己,将那些海藻一样蔓延的触手给收回来,将心中那些已经隐隐发黑的肉体变质的部分,一刀一刀的剜除,叫健康的地方生长。
童简鸾那一刻心好像吞了两斤黄连一样发苦,眼睛被滚烫的水熏了一般,有些酸有些涩,有些睁不开眼,他问:“你告诉我这些,是想做什么?”
“我想做什么?”容玖抬头拿食指揩他的眼角,指腹的力道很足,弄的童简鸾睁不开眼。
他却没有避开,而是倔强的看着容玖,等他说那个答案。
“我想叫你知道,什么叫心疼。”容玖一字一句道,“你下回再让自己这么受伤,那还是不要出去了,我亲自出手打断你的腿好了。”
童简鸾刚才的感动和心酸一下子都没了。
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很冤枉,明明之前容玖问他计划,他一字不落的说了,容玖并没有开口否决。到计划执行过了,自己受伤博取了皇帝的好感,他却勃然大怒,这样倒打一耙,连茅房都不给去。
这种恶人先告状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童简鸾心里委屈,但这时候听到容玖的一句话,那些滔天的要淹没他的愤怒委屈却忽然没有了:“与其叫你往我心上插刀,不如我自己来插,也省的你不小心捅…死我。”
他一下子明白了容玖这句话之下的潜台词:你受伤了,我很心疼。
所以容玖这是在嫌弃他蠢是吗?
童简鸾为自己有些长的反射弧抹了一把泪,他一把抱住容玖,头搁在对方的肩窝,“好了,我的错,以后再也不敢了。”
容玖眼中略有得色,他抬起手又放下,最后又抬起来,放在童简鸾的背上,“知道了就好,下来吧。”
童简鸾笑嘻嘻的抱着他不放,鼻翼蹭了蹭容玖的耳朵,发现容玖玉色的耳垂居然泛红了,心中一池春水被自己吹皱,泛起圈圈涟漪。
原来这里是他的敏…感点。
容玖发觉自己耳朵有点热,脖子变得僵硬起来,所有调…教童简鸾的心思全部没了,用硬邦邦的声音道:“下来。”
“不!”童简鸾犯了幼稚病,伸舌头在容玖的耳垂上舔了舔,感觉到熟悉的桂花香,更是神清气爽,脸上扑簌簌的胭脂水粉随着他的动作不断的往下落,沿着容玖的脖子往他的锁骨上掉。
他已经脑补出这些水粉的路线会是什么样了:从锁骨往下落,沿着肌理滑过胸膛,说不定有幸擦过茱…萸,摩挲小腹,进入……
擦,我还没摸过呢!
☆、 第64章 疏离
容玖显然发觉了他那处已经变了天,眼睛眯起,伸手在童简鸾的要害处捏了一下,童简鸾惊呼,两手条件反射回护,这样就从容玖身上掉落到床上。
“你好狠的心……”童简鸾痛诉容玖的罪恶,小声嘀咕,“难道不知道,这样你的性福就没了吗……”
“我的幸福有没有我心里清楚,不过再说下去我觉得你很快就不幸了。”容玖正襟危坐,拢了拢自己的衣襟,“我今天来是想要跟你谈正事。”
装什么假正经,童简鸾心中嗤了一声,不知道谁第一次见面又咬又亲,打了他个措手不及,肩膀上被咬了一口,心里也留了个痕迹。
“什么正事?”知道容玖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找他一次不容易,童简鸾也就不闹他了。
“陛下准备给你一个恩赐,如今你圣宠正如日中天,需得趁热打铁,在这时候拿下蓝家。”容玖温声道,“他想要私下里将蓝长钰处置掉,提拔军心正盛的杨和昭。”
“他想要做什么,博取仁慈的圣名吗?还是觉得御下不严,有损他的脸面?”童简鸾念头飞转,想到了原因,遂冷笑道,“是不是早年杀戮太重,现在想要洗干净杀孽?他是炼丹受到什么挫折了吧。”
容玖惊异于他的敏锐,却不会点破,知晓这人有点阳光就灿烂的本性,捏准了他的小心思,偏偏叫他求而不得,“那依你看,怎么做?”
童简鸾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君威虽重,难堵天下悠悠众口。蓝长钰通敌卖国,本就该千刀万剐以泄民愤,这已经不是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了,根本就是狼心狗肺!”
“哦?”容玖挑眉,“依你之言,该说些什么,才能让今上依了你的意思做呢?”
“不是依了我的意思,是依了天下百姓的意思。”童简鸾狡黠一笑,摆了摆自己的食指,“这叫顺应民意,安不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你倒是聪明。”容玖终于舍得吐出一句夸奖的话。
“我只会说,不会做。”童简鸾忽然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扶着床柱,表情痛苦,“不行了……帮我开路帮我掩护,我一定要去蹲坑……”
容玖终于起身,把门外的侍卫全部遣走,对童简鸾指了个方向,看着他飞奔,脸上露出笑容。
明德帝明面上处理蓝长钰和暗中处理绝对不是一个概念,因为明德帝的帝位都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但要编一个连自己都说服了的理由,才能糊弄天下人,这期间,蓝长钰成了他的刀,和他的挡箭牌。
蓝长钰誉满天下,成为当仁不让的大将军,这让自己脸上也有光,是陛下的脸面。
自古以来,君王名垂青史,身边一定有一群可以称道的臣子。
但现在蓝长钰竟然通敌叛国,这证明什么?是君王眼拙,还是君王默许?民先疑臣,后则疑君,前朝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君王割地赔款,丢尽了颜面,任由他族戮我子民。最后各地起…义,朝代覆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皇帝并不想杀鸡儆猴,因为朝中没有猴子可以敬。他权力收拢到自己的手上,现在朝堂之上,百官除了吵架,就是斗嘴皮子,你参我一本,我骂你一句,每半个月发生一次,金銮殿乌烟瘴气一次,如果有什么事情,锦衣局自然会收割人头,他这个皇帝当的省心极了。
这还被誉为垂拱而治,看起来真是其乐融融。
那么就由蓝长钰这件事,拉开改朝换代的序幕吧。
*
天启二十年春,著名的“蓝长钰案”成为这平凡而又不平凡一年的开端。
这件事的起源来源于民间,北疆五城被屠,蓝长钰军前失策被贬,剥离了大将军职位在家里赋闲养老。所谓战争有赢就有输,常胜将军也不能保证自己下一次会不会马前失蹄,毕竟运道这种事谁也不能保证。
然而从军之人,虽然有运道之说,却并不依靠这句话,因为杀人多了有煞气,这种气有时候甚至可以将运道之说压制下去。况且手持刀剑的人,如果把命格一说定在上天,那还不如抹脖子来的快呢——至少这回命在自己手里不是?
将军在家里养花侍草,这件事本来就要这么翻页过去了,然而被屠五城本来应该鸡犬不留的地方,有成功逃离出来的人,阴差阳错混进了犬戎部落,假作哑巴,误打误撞听到了犬戎的机密。
便是蓝大将军与犬戎私下有交易,五城相送,换取一样物什。
流言一出,不论是真是假,都让人心中起了疙瘩。
空穴来风,没有空穴,怎么有风?
皇帝勃然大怒,一方面叫人去民间查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放出流言的人是谁,将这件事的起因后续都查清楚;另一方面,着人去将蓝大将军请过来,对外是安抚,对内作震慑。
然而这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叫皇帝不高兴。
蓝大将军失踪了。
皇帝好分权,虽然当初惊羽令叫容玖去做,但看守蓝长钰这件事,却分给了宫内他的暗卫,然而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都能叫这人逃掉。
暗卫中凡是牵连了这件事的,一律领罚,连坐首领,因为御下不严。
办事不利,要之何用?
之后的事,更是如雪团一般越滚越大,直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这件事如果蓝长钰不逃,或许皇帝还能私下解决,然而逃了,那边是连皇帝的脸面都没留,皇帝这时候也管不上是不是要担负识人不察的罪名,误了他千古圣明君王的名声,摔了奏折让人找。
查,彻底的查!这件事只一个病秧子蓝长钰绝对干不了,身边肯定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