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傻夫》第109章


毕竟他不可能一直呆在厨房做虾不是。
柳嘉宣觉得有些玄幻,他们想攀严家的高枝儿,攀了五年都攀不上,温言一来,直接把严家三公子给请出山了。
还真是……厉害啊!
温言也没想到,所谓的严家,其实就是隐居淮州的蒋家。
怪不得这么多年,高振都揪不到蒋家人的影子,合着人家早都改名换姓了。
寻常生意有底下人打理,蒋家人也不用亲力亲为,且极少在淮州商户中露面。一般都是蒋家三公子出面打理生意。
此人虽是蒋家人,但自幼在外游历,就连蒋家都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公子,更遑论高家了。来到淮州后,此人化名严三公子,在淮州商圈的地位,举足轻重。
温言初来乍到,虽说蒋家人已经知道了温言的身份,但温言为人谨慎,在没有探出蒋家底细之前,是不会贸然与之合作的。
毕竟他的身家,关系着秦厉,关系着温瑾。容不得半点差错。
此番严三公子过来,不过是与温言叙旧闲聊。说白了,双方都在互相试探而已。
温记酒楼在淮州开张,的确引来不少当地豪族与温言谈合作。碍着严三公子在,倒是不好上前,只留了名刺,日后再叙。
总而言之,在没与当地豪族撕破脸的情况下,温言的酒楼倒是顺利开张了。
忙活一日,温言带着温朗早早回去了,铺子留给掌柜打理。
才刚踏入客栈,便察觉不对。
秦大挡在温言身前,小心开了门,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鼻而来。
“什么人!”
第91章
“秦,秦大……”那人躲在黑暗角落,似乎伤势极重,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你是谁?”
秦大上前查看,温言随后将门关上,又紧着去点了油灯。
“束青!”
看清来人样貌,秦大又惊又喜。
“怎么是你!”
束青无力的摆摆手:“说来话长,我有重要情报,发现了你留下的暗号,这才寻迹找来。”
秦大和温言将人扶了起来。“你伤的太重了,我给你上药。”
束青拽着秦大,急道:“先听我说完,韩宜江与北越勾结,割让北部六州,并命江州水师于漓江设卡拦截,不准一人渡江!”
温言手里的药瓶应声落地。
“你,在说什么?”
束青缓了缓语气道:“当年丢了几位少爷,我一路从北石坡追到京城,苦寻无果。机缘巧合下,入宫做了宦官。我花费五年时间,接近韩宜江,好不容易取得他的信任。”
“前些日子,韩宜江突然决定出宫微服私访,我也在随行之列。并在一月前抵达江州,查验江州水师……”
“一月前?!”温言和秦大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扶风口码头被毁,刚巧发生在一月前。
束青艰难的点点头。“张达,是韩宜江的人。”
“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切断圣远堂和千金堂的联络通道。”秦大说道。
扶风口码头是南部第一大码头,来往货船商船无数,各方势力投放在此处的人力物力也很多,一旦码头被毁,各方势力必受巨大损失。
好在秦厉在南部的部署才刚刚开始,损失不大。倒是圣远堂……
最近似乎很久没有听到关于圣远堂的消息了。
“不止如此,韩瑭诈败,放了北越十万兵马入北部。现如今,整个北部都在北越铁蹄之下。北有韩瑭守滁州,南有北越兵指下河镇,我们的人,全部困守阳平关!”
温言险些栽倒过去。
原以为滁州有韩瑭,就算败了,还有容琪,还有灵山兵马。
可谁承想,当朝皇帝勾结北越,将本国兵马困守一处!
他要干什么!!
“秦大,怀远有多久没有传信回来了。”
前方战事吃紧,秦厉走后,也只每五日传信一封。如今算算,竟有七八日未曾收到信了。
有江州水师和郴州兵马拦截,北部的消息全部封锁。即便私下里有各方势力的人马互通消息,也都窥探不到真相。
温言强自按捺心神:“秦大,联络海家。”
————
阳平关城楼上,三人对酌。
“想不到,当年的辰王这么多年一直都躲在秀山村。”容琪晃了晃手里的酒杯,不知在想些什么。
“更没想到,我们三个人,竟然能坐在一处喝酒。”摘了面具的朱淮,也是个俊美翩然的中年男子。
“拜你所赐,引狼入室却不自知。”秦厉毫不留情的嘲讽。
朱淮倒酒的手顿了顿,随即又自嘲的笑了笑。想不到他最关键的一颗棋子,从始至终,都是别人的。
韩瑭啊韩瑭。
朱淮如今没有办法,即便最开始寻秦厉合作时,有所保留。但碰上了这样一个吃人不吐骨头又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朱淮所有的小心思全都无的放矢。反而还要受制与他。总有一种自投罗网的感觉。
秦厉不理朱淮心思,嘬了口酒,道:“敢不敢赌?”
“赌什么?”
“赌,一线生机。”
秦厉放下酒杯,望着远处点点星火。那是韩瑭军的营帐。他们本都是大楚的守军,如今,却互为敌对。
“要如何赌?”容琪问道。
“弃守阳平关,全军进兵下河军镇,与北越,对敌!”
雍州,大楚国都所在。
一行黑衣人冲破重重阻碍,将一个身着单薄衣衫的老者从天牢中劫了出来。
“容大人,身子可还受得住?”
容蔚虽年事已高,又在天牢蹉跎月余,但依旧精神矍铄。
“无妨,承蒙小友相救,不知小友是何人?”
那人扯下蒙面,笑道:“鄙姓海,北海城望海庄少庄主,海承旭。见过容大人。”
“望海庄,海家。”容蔚眼睛霍地一亮:“原是定远大将军的后人,果然英雄出少年。”
海承旭被容蔚这么一夸,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海少侠如何得知老夫被困于此?”
“是温言公子传了信儿。”海承旭将北部情况大致说与容蔚听,容蔚连连叹气。
“这孩子……不愧是我容家子孙。”
容蔚与容琪不同。
容蔚是大楚的官员,也是容家的家主。他担负着国之重任,也担着家族兴亡。
容蔚欣赏韩宜江,且与韩宜江交好。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容蔚犹豫过。
而仅仅是这一个犹豫,逼的容蔚错失机会,为保全容家,不得不支持韩宜江。
容家家风清正,自先祖起,皆为清廉有建树之人。独他这一辈,成了篡国的逆贼。
容蔚每每思及此,都彻夜难眠。
终究韩宜江有治国之才,容蔚想着,既已走到这一步,不如好生辅佐韩宜江,再创大楚盛世。
却不料,韩宜江登基,只为与信王报仇。非但不思治国,反而任由民间祸乱发生而半点作为都无。
容蔚失望至极,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尽力联合朝臣,于民生处多多作为。
直至容琪传回的那封信,容蔚知道了先皇遗腹子的存在。叔侄二人一人在朝,一人在野,徐徐图之。
就在一切顺利进行之时,韩宜江突然发难,以贪墨之罪将容蔚下狱。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容蔚知道,容琪暴露了,而且,这里的事儿,似乎有很多不寻常。
“容大人,事情还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今韩宜江人已到江州。京城之事,还望容大人主持。在下会配合容大人行事。”
容蔚笑了笑:“温言,真叫老夫刮目相看啊。”
————
“皇上,夜里天凉,回屋歇着吧。”李总管恭声道。
韩宜江双手负在身后,站在江州城墙上,远远眺望着漓江。
这条江,隔开了南北,也隔开了他和信王。他的骨灰,也被他撒在漓江里。
遥想当年,信王被驱逐北疆,他从京城一送千里,直至扶风口。
纵被人冤枉,他依旧满面春风。
“宜江,身正不怕影斜,总有沉冤昭雪的一日,父皇会相信我的。”朱信握着那把随他征战多年的玄铁剑,面容轻松,看不出一丝怨怼。
“他们待你如此不公,你可以选择怨恨的。”韩宜江说道。
朱信笑着摇头:“都是父皇的儿子,我不争,他们便也不会再刁难与我。这些,我相信父皇自有考量。如今北越已被逼退回草原,短时间内不会再进犯了。我去北疆也好,京城规矩多,我呆着不自在。”
韩宜江望着眼前的清隽男子,张了张嘴,最终只吐了两个字:“保重。”
朱信跳上船,回头笑道:“你也保重,等再见面,必要喝上三天三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