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田》第73章


郑正彪忙道:“放屁!通敌乃是大罪,岂能等闲视之。我今日就是要斗胆先斩后奏,将叛贼拿下!”
“我看你才是通敌反贼吧。”
阿眠实在没忍住,扯着阿二,让他挡在前头,自己就冒出个脑袋来说话,“困城守军常驻守军有一万,还有紧急调来的五千兵马,如今就剩三千守军。说你不是反贼,故意输的,我都不信。便是不会打仗的,也不至于打的兵,兵没了;粮草,粮草没了。”
围观百姓一听,有道理啊,看向郑正彪的眼神就更不对了。
郑正彪眼看着己方阵营全生出退意,当即喝道:“你们以为你们现在走了,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只有将萧略这个叛贼拿下,定了罪!我们便是头功!”
两方人马顿时形成对峙局面。
一触即发。
苟头迅速带人护着百姓,劝导百姓速速离开。
“萧将军……”百姓之中,忽然冒出一声苍老之声,打破僵局,却是从人群之中被人背着走出来困城县令。
困城时常战乱,故而衙门形同虚设,只处理些百姓事务,故而困城县令与旁的县不同,是相当于里正般的存在,在百姓之中地位十分高,但比之旁的县令却是权利十分小。
困城县令扶住苟头的手,对着萧略直挺挺跪下道:“萧将军,下官有事要说。郑正彪这个贼子,贪污军饷,我衙门中有账册为证。城中粮草不足,便是他作为之下造成的。还有城中本有一万兵马,但郑正彪战场上冒进贪功,完全不顾大局,又贪生怕死,硬是仗着人多,毫无章法上阵打仗……害得我们现在只剩下三千人啊……我们连尸骨都来不及收,被迫关闭城门……萧将军,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啊!”
困城县令,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愣是跪在地上直抹眼泪。
他身子骨本还不错,但郑正彪连番公然贪污,让将士去送死,他区区一个县令着急上火,但半点用也没有,他官太小了,斗不过郑正彪。更是叫他一推,直接昏迷在床。前头衙门这般大动静,都没能醒来。
今日一醒来,就听闻萧将军来了,硬是让人背着过来,一句“萧将军,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愣是让一直不敢相信,得过且过的百姓们,直接跟着呜呜大哭起来。
“大人,萧将军回来了!”百姓纷纷对着困城县令高喊。
宋问偏头望向萧略。
萧略面容较之以往更是冷峻,但在火把光亮映照下,分明眼底泛红。他快步过去,亲自扶起伏地痛哭的困城县令道:“……大人,是萧略回来晚了!萧略,无能!”
萧略从不说自己无能。
从前满门抄斩,只剩他一个;身为反贼亲王的独子,从军做小兵,叫人夜夜拉出去揍;一路升任将军,将敌军打出困城,退敌千里,被迫回京……全是不得而行,他也不觉得自己无能。如今面对这个涕泪横流的老人,为不能镇守在困城,他低头说自己无能……
困城县令病倒,他身旁的亲信十分警惕,便是萧略也没能让他们泄露半句。所以到了困城这般久,他半点不知这些事。
萧略活得太过周正,他只以为是郑正彪草包,累得困城县令年迈不支,没想到郑正彪竟然贪污军饷,更是让上万将士去送死,差点丢了城池!
他转头盯着郑正彪,目光如刀如剑,刺穿他的肉身烂骨!
郑正彪色厉内荏:“萧略,是你通敌。这个县令是你的人,他污蔑我!快,快将萧略拿下,我许你们在皇上面前为你们请功!”
困城县令一把推开萧略,等着郑正彪道:“郑正彪,我在此代表困城百姓,向朝廷上万民书,求皇帝让萧将军镇守困城,将你这个狗屁草包赶出困城,永生永世不得踏入困城,列入困城县志,永生永世为困城之耻!”
他显然早有准备,一说完,亲信就送上纸张,他也不用笔墨,当场咬破手指,直接就以血写奏折。
一气呵成!
困城县令回身道:“我困城百姓,谁与老头一起上书?”
“我!”
“我来!”
“我来!”
萧略阻止不能,直接就叫激动的百姓淹没。百姓们全都纷纷咬破手指,直接往奏折上按血指印,不一会儿,就血糊糊一片,完全没有地方能按了。百姓也不讲究,直接就往写了字的上头按,说是万民书,但最后只剩下一片血指印,字是一个都见不着了。
上万民书,是威胁朝廷,一个不好,困城县令头一个遭殃。
萧略有心阻止……
宋问却是上前,一把按住萧略,满怀景仰,眼里流光熠熠:“萧将军,让他们去吧。他们是在说,你是个了不起的将军!”
“是吗?”萧略觉得自己做的一点都不好,他不知道郑正彪贪污,更是没有时刻关注困城,才让困城死了那么多人。
宋问半搂着人,轻声而郑重道:“是的。”
萧略稍稍偷着靠了会儿宋问,然后毅然起身,俨然又是一身满身铁甲铁胄,震慑三军的阵前大将军。他望着已是虚头虚脑的郑正彪,风雪加霜:“将郑正彪一干人等拿下,投入衙门大牢,听候发落。但有反抗者,就地处决!”
理庆年,九月二十五,困城前守军将军郑正彪为首的一干人等,由困城县令为证,因贪污军饷甚巨,以及战场冒进失智,污蔑阵前大将军萧略通敌等等一共十项大罪被暂押困城衙门大牢,听候发落!
理庆年,九月十一,朝廷派朝中元老张鸣、戴沛贯两人前往困城,与敌国进行和谈。
理庆年,九月二十,困城县令为首,上书“万民书”求情朝廷让萧略为困城守军将军,请宋问为困城县令,并请皇帝允许困城县志,列困城守军前将军郑正彪永生永世不得踏入困城,立郑正彪耻辱柱,告慰上万守军亡魂!
万民书一路由困城百姓护送上京,哀痛哭声响彻官道……
举国震惊!
皇帝震怒!亲下罪己书,悔恨自己识人不清,叫困城百姓和守军受苦!
下令:
因朝廷和谈使臣即将到达困城,和谈后困城将再无战乱,故此萧略无须镇守困城,但擢升朱鸿翼为大将军,镇守困城。而宋问乃长安县令,不能出任困城县令。困城县令由原县令继续担任,顾念原县令年迈,朝廷派良臣前往辅佐,直至老县令无法再担任困城县令为止!
命和谈使臣到达之日,萧略、宋问即刻回京!
第72章 
理庆年; 十月初三; 大理朝使臣张鸣、戴沛贯到达困城。当夜便与敌国使臣聚首,开启和谈。
萧略、宋问两人匆匆拜别困城县令; 立刻启程回京。
理庆年,十月十九,张鸣派快马将和谈细则送往京城,令人侧目的其中一条:敌国答应在宋问、萧略有生之年,绝不进犯大理朝疆域!
是日夜; 皇帝宫里点了一夜灯。次日,皇帝去了太后宫里。
理庆年; 十一月初七,萧略、宋问并苟头、阿大、阿二和阿眠,一行六人回到京城。困城还是薄衫加身,京城却已经是白雪皑皑; 马车车辙压过积雪路面; 嘎吱嘎吱作响。
马车先到了长安县衙; 一掀开车帘,宋问就叫这京城风雪冻得缩了脖子; 跟阿眠两人相互搓着手,一路小跑着进了衙门; 头都不带回的。
抬手预备喊人继续说话的萧略:“……”
苟头觉得眼睛疼,往常这会儿也就不往上凑了,但适才将军府传消息过来,只能硬着头皮过去道:“将军; 府上下人说太后来了。”
萧略面色一下子就冷下来,比外头的风雪还要凉:“回吧。”
马车车帘落下,萧略阴沉着脸坐着,他们才进城,人已经巴巴在府上等着,说明早就盯着他们踪迹,从能没进城,人就出了宫。
苟头也不耐烦见着太后,骑着马在街道上慢悠悠走,后头跟着慢悠悠的马车。
京城落雪,冷得厉害。外头走动的人也就零星几个,却是他们一见着苟头,全转身就跑,苟头与阿大、阿二三人互相看看,不明所以。
不一会儿,那几个又顶着风雪追过来,手上不知什么东西就往马车里扔。苟头和阿大、阿二被吓个半死,赶紧从马上下来欺身去拦,全是叫百姓砸了满怀的糕饼?三个人高马大的男人挤在马车帘门口,三脸茫然。
“怎么回事?”萧略探头出来问。
百姓中有人道:“萧将军凯旋,也悄没声息的,实在太……我们一时也没准备,就回去拿了点县城的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