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男友一起穿越了[种田]》第147章


当此之时,若不做些什么,必然会白白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
李曜压下身子,叶凡反手抱住他的腰。
干柴烈火,就差一点火星。
突然——
窗外响起清脆的童音:“锤子兄,我来啦!”
“二小弟,让愚兄等得好苦!”
紧随而来的是一阵兴奋的脚步声,门板被拍得哐哐响,“舅舅,开门呀!你最爱的二小来看你啦!”
叶凡:……
李曜:……
长安侯大人黑了脸。
他后悔了,为什么不把开学的日子推迟到下个月!
不,就该一直推,推到明年!
***
北山学堂原本在李家庄园,占了一间南北通透的大屋子。
随着上学的孩童越来越多,原先的屋子占不下了,李曜便在北山校场西边划出一片空地,命人仿着现代学校的模样盖了一个院子。
长长的一排教学楼,坐北朝南,青砖灰瓦,整齐又亮堂。
院子里操场、厕所、游戏区一应俱全。
院墙和门是用木头围成的栅栏——这是叶凡的主意,为的是让经过的人都能看到这里有多好。
的确是好,村民们都在夸,比自家住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也是因为建学堂的关系,原本应该正月底开学,一推推到了三月底,其间有孩子担心读不成书,几次跑过来问。
这下好了,不仅能继续读,还有了更大、更好的“教室”——这个词是莫先生从叶凡这里学的。
莫先生觉得极好,亲笔写了“甲班教室”“乙班教室”“丙班教室”等字样,让关五郎刻成小小的木牌挂在门边,打眼一瞅,俨然就是现代教室的样子。
葡萄园、面果地、菌房、运河,一连串的“工程”下来,附近的村民们,只要勤劳肯干的,都挣了不少钱,同时也意识到了读书的用处。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大人送过来念书,束修分文不取,只需带一些米面换午饭便好——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升米恩,斗米仇”的麻烦。
学生人数变多,从前的半天课也改成了全天,莫先生一个人便忙不过来了。
就在这时,廖椁回到了北来村。
和先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并不是受他人的指使,也没有带着任何目的。
实际上,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回到这里。
他幼年失去双亲,靠着变卖祖产读书应试,进士及弟的那一年家中已无任何积蓄,之后便被沈雄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哄来大宁县,监视李曜。
他以为自己行的是正义之举,殊不知,竟成了那卖国贼子的帮凶。
他已经清楚了沈雄的所作所为,原本想拼上一死也要到官家堂前告发。
他细细筹划,用尽心机,趁着春猎之际得以面圣。
没承想,虽然官家表现得和善,却根本容不得他提出契丹兵与沈雄之事,每每都含混过去。
一来二去,廖椁渐渐地反应过来。
那一刻,他只觉得心寒。
想他十年寒窗,数载颠簸,一心护卫的竟是这样的朝廷,竟是此等君王!
接下来的事,更是廖椁心灰意冷。
若不是莫先生派去的人暗中保护,他差一点就死在了刺客的利剑之下,种种迹象表明,那些人是沈雄派去的。
其中少不了官家的默许。
求告无门,无处可去,心神恍惚之下,廖椁不知不觉回到了北来村。
村民们对他的态度与先前大不相同,好在,至少没有赶他走,也没当面说出什么难听的话。
这一次,莫先生不再主动,他耐心地等着廖椁自己做出选择。
倘若他失了心气,即便再有才能也不堪大用。
第107章
【值此一生; 得此一人】
最终,廖椁没让莫先生失望。
两天后; 他身披麻衣; 蓬头垢面,来到了李家门前。他没有让门房通报; 只孤零零跪到了下马石旁。
这段日子他显然过得很不好; 从极度消瘦的身形便能看出来。这两日似乎也没吃东西,更显得面黄肌瘦
即便如此; 他依旧腰背直挺,面色坦然。
面对村民们的指指点点; 他的眼中露出浓浓的悔意; 还有坚定。
他冲着李家庄严的门楣再三顿首; 口中高呼:“愚人廖椁,前来谢罪!”
直喊得声音嘶哑,气短神虚。
直到天黑李曜都没有露面; 就连管事都没有来一个。
办事的长随与小厮从他身旁经过,看都不看一眼。
村民们从最初的记恨、埋怨; 到后来渐渐变成了叹息与同情。
大伙不由地想起了从前那些日子,最艰难的时候,是廖椁带着他们、教着他们; 付出劳动,得到面果。
越来越多的人记起来,那个在逃荒路上遇到的白衣书生,如何散尽钱财救下孤苦无助的妇人; 如何心善而周到的对待大伙,又是如何稳重而缜密地到叶小郎面前争取。
李家门前聚集人越来越多,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在小声说着,劝他进去到侯爷跟前说。
也有人想着给他送些吃食,哪怕是一碗水,省得他身子受不住。
但是,转念想到先前的传单,大伙又却步了,除了记恨,更多的是担心得罪李曜和叶凡。
黄昏时,天上掉起了蒙蒙的雨丝。
廖椁的身体似乎到了极限,意识变得模糊,笔挺的身体微微打晃,全凭一股毅力支撑。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来自代县的几位妇人——便是之前第一批被廖椁带来,又被叶凡看中,如今打理着荞麦田的那几位。
如果没有廖椁,她们和娃娃不是死在了南下的路上,就是被贼人抢去给糟蹋了。
此时,她们冒着得罪叶凡的风险,给廖椁送来了食物与水。
廖椁没有拒绝,面果粉蒸的白饽饽,苦荞麦炒的茶,一口一口,怀着敬畏的心情吃了下去。
他并不想死,也不打算使什么苦肉计,吃饱了才有力气赎罪。
饮下最后一口苦荞茶的时候,莫先生出现了。
一改往日笑眯眯的模样,此时的他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十足的严肃,“你可想好了?”
“是!”廖椁声音虚弱,语气却坚定,“从今往后,愚人这条命便是侯爷的。”
莫先生用折扇轻轻拍打着手心,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他。
半晌,他才终于露出一个笑,说:“进来吧!”
轻轻的一句话,叫围观的人们欢呼起来。
廖椁被妇人们搀起来,冲村民们深深一揖。
“不用不用,快进去吧!”
“是呀,快进去,好好跟侯爷说说!”
大伙友好地出着主意。
廖椁点点头,又对着妇人们行了一礼。
为首的嫂子如同对待晚辈一样拍拍他的肩,轻轻嘱咐了几句。
廖椁一一应下,转身迈过门槛,眼眶发酸。
抬起头看到李家上方的天空。
这会是一片新的天地。
***
廖椁再次公开露面,是在北山学堂的“开学典礼”上。
莫先生是学堂的“山长”,廖椁是他新请来的先生,负责新收的小班。
大伙这才知道,他不仅是个书生,还是个了不起的书生。
虽然不像莫先生那样出身于鸿儒世家,年纪轻轻便中了头名状元,也很厉害——幼年失怙,一路苦学,最终考中一甲进士。
这样的出身和经历反而更能引起这些贫苦人家的共鸣,就盼着自家孩童能和他一样有出息。
阮玉挑着一挂大红鞭炮,噼哩啪啦放起来。
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李曜出面讲了几句话。
大伙细细一想,惊讶地发现,这似乎……是他们第一次听到长安侯大人讲话。
明明每天都见呀!
明明经常看到他同叶小郎君说这说那!
记忆中为什么没有他的声音?
……
叶凡坐在“主席台”下,仰着脸,一脸崇拜地看着台上的男人。
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学校的时候,开学典礼上,学长代表是李曜,毕业典礼上,优秀校友代表也是李曜。
他知道,这个惜字如金的家伙,有人花钱请他开讲座他都不去,之所以花心思讨好院长,站在那里,还不是为了在他面前露脸?
嘻!我就不鼓掌!
真实情况是——李曜的话刚一说完,他的手就不听话地拍到了一起。
全场只有他一个人鼓掌。
于大郎憨憨地问:“小郎这是何意?”
“代表……他讲得很好。”叶凡尴尬地红了脸。
“哦!”
大伙恍然大悟,学着他的样子试探性地拍了拍手。
从稀稀落落到连成一片,叶凡的笑容越来越大——真给面子!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