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我上头有人》第49章


越是临近考试楚林轩越是紧张,每日早早去上朝,早朝完后便赶回来,守在晏云身边,好像晏云是个易碎的瓷娃娃一般,非要看到晏云的身影才安心,中午和晚上又陪着晏云一起躺在床上,等晏云睡着了他才起来批奏折,看着倒是比晏云还要辛苦许多。
晏云觉得,除了吃食讲究了些,楚林轩变得憔悴了些,他怀没怀孕似乎没什么大变化。
以前听说有的女人怀孕后情绪波动会变得很大,甚至患上抑郁症,现在他开始担心了,楚林轩不会患上抑郁症吧?他也劝过楚林轩,但在关于他的事情上,他一向很难劝得动他。好在终于要考试了。
二月初九,巳时,三年一度的春闱正式开始。
科考是国之大事,考场设在莘林苑,禁卫军早已在院内部署完毕,戒备森严。外面站了很多人,大多是要参加科考的学子,以及陪在他们身边的家人,大多是他们的伴侣。
楚林轩也站在晏云身边,像寻常夫夫一般,正絮絮叨叨着叮嘱着:“若是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告诉考官,有什么需要也要告诉考官。”他都已经打点好了。
他无比庆幸,还好他早已改革科考,改善了考试的环境,虽然还是不能出考场,但在莘林院里学子们有了可以休息的床,可以吃上由院里统一配送的饭食,而不像前朝一样那么艰苦。他又懊悔,人才是国家之本,为何不再改善得更好一些,就像持续七日不得出考场这种规矩根本没必要存在。
“若是不行,咱就先不考了,三年后再来。身体重要。”楚林轩眉头紧皱,很是担心。
“放心吧,七日后我定健健康康地出来见你。”
时辰已到,学子入场。楚林轩长叹一口气,目送晏云远去。
这是晏云想要做的,他不会阻拦。
“瑜公子。”还没到开考时间,晏云刚一落座,一个考官就走了过来,是国子监的主簿之一,也是莘林苑内唯一知道晏云身份的人。
“圣上和我都交代过了,开考后我便守在院外,有何吩咐您叫一声便是。”国子监自然不会做舞弊之事,只是提供点环境上的小便利罢了,不少世家子弟也为此打点过,并不碍事。更何况如今吩咐下来的人是当今圣上。
晏云点头示意他知道了,主簿也不多言,低头退出。
只要不考数理化,对晏云来说一切好说。而且现在就算考数理化也无妨,他上个世界可是天文领域的大牛,妥妥的理科生。
经过长期的准备,加上楚国第一才子楚云轩的辅导,以及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知识储备,这种考试对晏云来说简直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就是坐久了腰有点疼,考太久了有点无聊,还有天有点冷,他有点想他家的大暖炉子了。
“皇上,皇上?”紫宸宫内,张公公唤了一声又一声,终于把盯着奏折一个地方动也不动的楚林轩给叫回神了。
“皇上,晚膳已经备好了,现在布菜吗?”
“张公公,你说我现在去找他,会不会打扰到他休息?”楚林轩像是在问张公公,又像是自言自语。
“哎哟皇上啊这可使不得。”张公公苦口婆心劝道,“老奴知道皇上功夫了得,但是万一被禁卫军看到了,可是要被误会的,到时候瑜公子可就说不清了。”
禁卫军的作用,除了保护学子安全,同时还监视莘林苑内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以防出现舞弊现象。
“罢了,布菜吧。”
楚林轩知道禁卫军不可能有人能抓到他,但是他又怕,万一呢,在晏云的事上他是一点也不敢赌。
作者有话要说: 晏云:阴冷的天,被子好冷,想念我家的大暖炉子。
楚林轩:阴冷的天,心好冷,想念我家的小心肝。
——————
唔,大概,完结倒计时了
第46章 4。10
二月十五,三年一度的春闱结束。
二月二十五,贡士名单公布。
楚林轩是亲自到榜前侯着的,打扮低调,和一堆普通百姓和家仆挤在一起,翘首以盼。
晏云还在宫里歇着。不得不说这科举考试实在是过于消耗体力,比高考累多了,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肚子里揣了个小崽子的原因,总之从莘林苑出来后,晏云疲乏得很,整日赖在床上不起来。
时辰到,放榜。
蒙布一揭,人群就变得嘲杂起来,楚林轩提气跃到一旁的房顶上,凭着极好的视力眺望过去,从第一名开始找,也在第一名停下了。接着迫不及待地直接从房顶甩上轻功往宫里奔。
“云云!中了!”楚林轩兴奋得像是自己考中了一样。
晏云正是半梦半醒的时候,看到楚林轩一脸激动,便十分给面子地睁开眼睛:“第几呀?”
“会元!”楚林轩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会元……
晏云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会元就是第一名的意思。
这下他真的醒了:“嘿嘿,都是楚老师教得好。”
其实是他开了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知识的挂。
对不起了各位,这个挂他开得理直气壮。
三月一,殿试,在上朝的太元殿举行。
楚林轩登基后新改科考制度,邀百官共参殿试,依旧是皇帝主考,但百官若有何疑问或有何想考教考生的,皆可殿前提出。殿试的名次,也会参考百官意见。
当日,百官都按上朝的位置分列两边,将中间让给了应试的贡士们。
一众年纪比较大的贡士里,俊美白净的会元格外显眼。
而当百官们看到春闱会元的脸时,除了少数几个已经知道真相的,都纷纷陷入了震惊,后宫的“瑜公子”怎会站在这个位置?
但能站在这儿的大多都是老狐狸,心中千回百转,面上不露痕迹。
而晏云和楚林轩戏也做得足,像是真互不认识一般,即使早上刚互相帮忙解决过。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皇帝针对当今形式政策提出问题,应试者们当场作出回答。
其中确实不乏回答得可圈可点之人,一众官员听得或是眉头紧锁,或是神情舒展连连点头。
但这些,在晏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挂上都显得不够看了。
在场的官员其实大多对晏云并不看好,甚至猜测他能拿到会元的名次是不是皇上授意。
于是当晏云作答时,在场所有目光都聚集到晏云身上。有对这届会元的水平拭目以待的,有观望皇上态度的,贡士中有对这位年轻会元不屑的,官员中更不乏一些老顽固准备挑晏云的刺。科举是国之大事,即便是皇上也不可乱来。
晏云在诸多目光下丝毫不怯,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将自己心中的对策流畅道出,用词狠准稳。
“以上,便是在下的想法。”晏云当然不会把自己知道的历史上各项改革政策直接照抄照搬,而是结合了楚国国情,讲得头头是道,让一众等着看他出丑的人惊得吹胡子瞪眼。
太元殿内陷入了沉默,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鼓掌声乍然响起:“好,不愧是会元!得此人才是我楚国之幸!”
皇上都带头鼓掌了,下面的人哪有不附和的,更何况他们是被晏云说得心服口服。
殿试名次次日放榜,这次是晏云亲自去看的,楚林轩陪在他身旁。
皇榜揭,鼎甲三名上,“司瑜”的名字位于探花之列。
状元晏云有点印象,好像是个已经开始生白发的中老年男子。
“他们就是看你年纪小,你明明该得状元之位的。”回到宫中,楚林轩还有些不忿。
“没事,意料之中。”他知道他答的对策在一些老顽固眼中还是过于激进了,而且还会动到一些世家的蛋糕,况且场上还有这么多年纪长于他的人,会被打压是意料之中。
他对这名次没有追求,也不想楚林轩在朝廷上为难。
“都说人生三大喜事,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如今我是金榜题名了,这洞房花烛夜嘛。。。。。。”晏云岔开话题,眼中带笑看着楚林轩。
楚林轩下意识吞咽口水,这光天化日之下的。。。。。。
“我问过李太医了,他说,适当行房事不打紧。”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都这么说了,他还不上就不是男人。只不过到底顾忌着晏云的肚子,克制了许多。
后来坊间传言,新晋会元,也就是当年科举探花郎,是当今皇帝后宫之哥儿“瑜公子”。
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本来只是小范围内传播,后来传言愈演愈烈,甚至还有同年进士出来作证,于是“皇上亲自为男宠科举上徇私舞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