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分分钟让你跪下唱征服》第70章


等到天光泛白的时候,李靖宁已经把这个营地里的金兵屠戮殆尽。屠杀的对象不光是士兵,重点照顾了那些副将偏将之类的,尤其是攻破汴京的大将军完颜宗望,李靖宁还特意为了他金国宗室的尊贵身份、给他放了好久的血才割喉。
这只是一个开始——
李靖宁在心里想着。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无用功。所以,他不需要去“汲汲钻营”,只要用力量碾压就可以了。
因为,无论金国想出怎样的方法,都无法阻止他——
天亮之后,李师师过来把他叫醒了。李靖宁做出一副刚刚睡醒的模样,“睡眼惺忪”地穿上外袍,跟着李师师一起坐上了马车。
随着骨碌碌的车轮声,他们离开了汴京。
李靖宁也没有告诉李师师说金兵不会来了,他不打算改变李师师去道观出家的事,一方面李师师本人也不喜欢在秦淮街的生活,另一方面——
他就是在那儿遇上赵榛的。
想到赵榛,李靖宁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来。
“靖宁,你在笑什么?”李师师见了,有些奇怪,明明是逃离从小生长的地方,靖宁难道会觉得开心?还是。。。。。。
“离开秦淮街很好。”李靖宁明白自己露了情绪,不过也不是没有借口可以说,他抿了抿唇,像是想起什么不好的回忆似的,然后才露出一个更大的笑容,“很好。”
李师师摸了摸他的头发,眼中有些苦涩。
这孩子一直跟她在那种地方长大。。。。。。大约是受了许多委屈的。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李师师并没有怀疑什么。李靖宁都快忘了自己十三岁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装得像不像。不过,如今刚好是靖康事变之后,国仇家恨的,会有什么改变也是正常的吧,毕竟还只是十三岁的孩子,性格转变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倒是还因为这个“因祸得福”了。
李靖宁有些讽刺地想着。
路上倒没什么人为难她们,虽然李师师看起来很美,然而金国的军事行动让大宋人都有些慌乱,已经顾不上一个女人了。
一个月后,他们到达了昔日的那个道观。
李师师拉着李靖宁的手,一起往山上走。山路其实很不平整,走起来累人不说,还容易摔跤。李师师说到底从来也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哪里走得稳?更别说带个孩子了。
不过好歹李靖宁如今不是真的只有十三岁,没给李师师添麻烦,有些时候还不着痕迹地搀了搀李师师,让李师师走得更容易些。
他其实已经记不得道观的名字了,也记不得那些女道士的脸。也许是因为之前并不关注吧!如今重新经历一次,才正眼敲了敲山腰上的那座女道观。
不大的木门上,挂着一个明显饱经风霜的牌匾,上面写着“慈明观”三个字。
慈明——
倒也有几分意蕴。
李师师停下喘了喘气,等到缓过劲来,才上前敲了敲门。
也许是因为这家道观实在偏僻、平日里上山的信客甚少的缘故,开门的女冠来得很慢。等到大门“吱呀——”一声往外打开的时候,李师师额上的汗都快消了。
至于李靖宁——他自然是一点汗都没有的。
“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请问这位女居士,来到慈明观所为何事?”
这位女冠看着四十岁上下,穿着一件半旧不新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柄上了年纪的拂尘,生得慈眉善目,很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好感。
“这位道长,奴家想要出家。”李师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低声说道。
女道长看了李师师好一会儿,又看向李靖宁:“这位小居士是。。。。。。?”
“是奴家的儿子。”李师师明白女道长的顾忌,瞧了瞧李靖宁,又补充道,“如今才十一岁,还是个孩子呢!”
虽然长得有些纤弱瘦小,但的确已经十三岁、到了舞勺的李靖宁:。。。。。。
算了,母亲开心就好_(:3」∠)_
那女道士听了,十一岁在此时算不得小,却也到底不算大,她略一点头,便让他们进去了。
之后,女道士先是吩咐了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女冠带李靖宁去厢房——尽管这么说,这女冠也有三十多岁了——然后,自己带着李师师走了,大概是去找观主,也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
李靖宁一直在让自己看起来乖巧又懂事,不过,看着这熟悉的小道观,还没被染上鲜血、依然宁静的小道观,他还是没忍住,觉得眼睛有点酸。
带着他去厢房的女道士偶然间瞥见他眼中的雾气,有些诧异这孩子怎的哭了,转念一想,又觉得怕是来到陌生地方又离了母亲觉得害怕难过,停下脚步,有些生疏地安慰道:“莫要哭泣,观里大家都很和善的。”
这女道士姓杜,道号妙慧,从小在慈明观里长大,对于人情世故并不精通,因此以为十一岁的孩子也会因为离了母亲而哭泣。
李靖宁:。。。。。。
喵喵喵?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已经把李靖宁当做小哭包的杜妙慧。
第10章 。2
李靖宁白日跟着李师师在慈明观里“修行”,晚上却飞来飞去像一个鬼怪传说一般收割着南侵大宋的金军的姓名。他倒也不担心因为金兵死了太多、蝴蝶效应导致老三不会受伤被他捡到,因为就算真的发生了变化,他也可以去汴京信王府找老三嘛!
不过,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缘分实在太深,入秋才没多久,李靖宁就听说了金国三皇子带兵南下的事,而大宋这边前来迎战的,将领正是赵榛。
李靖宁开始默默地等待自家情缘缘。
为了能够有一场“英雄救美”,他还特别按捺住想要把这行金兵一锅端了的念头,一直等着两方交战。
这一等,就到了冬日雪花落下。
那天李靖宁一大早起来,为李师师收集梅花上的雪水,准备储存起来用来泡茶喝。走到山顶的时候,隐约听见不远处传来的声音。大约几十里,枪与盾碰撞的声音格外明显,还有烈马的嘶鸣,士兵的厮杀。。。。。。
来了。
赵榛就在几十里外。
这么近——简直跑几步就可以见到。
李靖宁犹豫了好一会儿——他原本决定不改变进程等着赵榛逃到山上然后救起他的——不过他现在改变了主意。
他把手里捧着的那个粗陶大罐放在一边,顾不得此时还是白天、自己那明显远超常人的身法可能会引起别人猜疑恐慌,几乎是带着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朝着战场的方向跑去。
就好像是。。。。。。
激动地拆着礼物盒上的丝带,就连手指都因此而微微发颤。
不过。。。。。。
拆开礼物的那一瞬间也并非都是喜悦的,总有那么一些情况,抱着激动而期盼的心情拆开丝带,却被那盒子里的礼物本身冲了一盆凉水,从里到外冷静下来。
就比如说此时的李靖宁。
他看着那个坐着踏炎乌骓、穿着绣金胡服、一头黑色长发还变成好几条小辫子的“赵榛”,简直不亚于被扔进了冰窟里。
扎着金人的小辫子。
穿着金人的窄袖袍。
骑着高头大马打头。
身后跟着一群金兵。
呵呵哒,这会是大宋的信王殿下?!
“这位小道长,刀剑不长眼,还请道长快些离开。”说话的是真的赵榛,赵榛是一个看着温和又雅致的青年,和某些人可完全不一样。
李靖宁觉得自己当年果然还是太天真,像老三那种目光狠得像狼、身体棒得赛虎的家伙,怎么可能是大宋的皇子?
他心里不大高兴,朝老三那儿看去——
听说这次南下的金兵带队的是金国三皇子,这么说来,老三实际上的身份就是这个?
可惜了,之前没怎么关注,也不知道老三到底叫什么。
大金国三皇子也看见了那个清秀可人的小道士,他眉一挑,唇微扬,笑着对赵榛说道:“信王,若是你把这小道士献给本王,本王立刻退避三舍,给你六个月时间休整,如何?”
听到这话,先不说宋军反应如何,金兵叫得上名号的将领都露出了讶然之色。
刚刚是三殿下在说话?
刚刚三殿下还笑了?
那个从来目光狠戾神色冷淡、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三殿下,对宋军的首领提出了“把小道士献给本王本王就退避三舍六个月不进攻”的话?
长生天在上——这种情况还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姓完颜单名一个“释”的三皇子殿下,则是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滋味。
看到那个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