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瑟瑟半江红》第15章


“是。”
“明日起,兵分三路,攻城南、城西同时主攻城东,切记,佯装攻城,造势而避免兵损。做好防御,一旦反击,撤离三里。鄂任必以为这是试探,不会追出。”
第二日,鄂任果然以为这是夏如越试探兵力分布的假招,没有追出。众人撤回。
第三日,夏如越带大队人马攻城南,命人以火箭向城头射之,掩护士兵以巨木攻向城门,鄂任很是紧张,大力防范,于是夏如越作罢。
如此到第五日,夏军竟然没有前来。鄂任派人查探,那人回来说,见营地死气沉沉,便潜入一看,这一看才发现几个营帐内众人皆是躺着直哼唧,后又听闻岇楚城里突发时疫,士兵们都被感染了。
鄂任一听大喜,又疑是计,又多派了几人前去查探,众人回来说辞都是一样的,有一人说起,时疫是从几个城中的养鸡户中突发的,夏军有人去买鸡,这才染了病,后来鸡都死了,想来是鸡瘟。
鄂任心里有了底,大喜过望,真是天助我也,夏如越,这次我让你有来无回。
第六日丑时,一队人马悄悄靠近夏军驻地,整个驻地静悄悄的,绕过兵卫偷偷看向营帐内,只见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地常衣的士兵,皆是闭着眼皱着眉的表情,似乎很是难受。这队人马悄悄离开,没一个时辰,随着大部队又回来了。
鄂任选在丑时进攻,是因为这是人一日当中防备最低的时候。夏军中了时疫,抵抗能力更为低下。此时偷袭,更能成功。
所以鄂任率精骑赶到的时候,沸腾的血液几乎是瞬间就凉透了。他想象中的毫无准备的夏营,此时已是身着盔甲严阵以待了。鄂任想调转马头,一扭头看见不知什么时候,自己队伍的后方有了一大片身着黑衣的人。显然,自己被包围了。鄂任定下心来,自己也未必不能突围。这时,夜晚燃着的火盆旁出现了一批拿着弓箭的人,这些人迅速将箭头点燃,箭“咻咻”地接连发出,射中前排的骑兵。因为鄂任的人被包在了中间,夏军根本不怕误伤,左右开弓,直接放倒了一批人。战火点燃。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是个起名废你们发现了么(苦笑ing……)好多名字不知道该怎么起啊啊啊啊仰天长啸……
有木有小伙伴愿意吱个声,举个爪,认识一下好嘛~
第39章 壶关
这一仗打了鄂任个猝不及防,绥兵也是惊慌失措,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成了刀下亡魂。鄂任还没来得及指挥战斗就被洛清桓一箭射中,摔下马去,绥兵顿时乱作一团。
这一仗赢得毫无悬念。此战不仅俘虏千人,还活捉对方将领,可谓是赢得漂亮。然而对景潋来说,这一战可谓是漫长,刀光剑影残肢断臂在他眼前闪来闪去,到现在他仿佛还感觉到眼前人影重重。
夏军在清点战场,夏如越看着景潋在晨曦火光映照下严肃冷峻的脸庞,心知他今晚受的刺激,拉着他回了营帐。
见景潋始终沉默,夏如越慢条斯理地讲起自己初上战场的那晚是怎么度过的,那一仗不似今晚,胜得很惨烈,眼看着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人挨个倒下,没了声息,就这么被埋尸荒野,将来化作一抔尘土,那种震撼是难以想象的。
景潋听着这人低沉的声音讲起往事,仿佛能想象到那个场景,一个少年在满地尸首的战场上,看着一个个熟悉的人慢慢变成冰冷的尸体,茫然四顾,萧瑟的风声中满是苍凉。
想到这儿,景潋好了些,明白了夏如越的用意。既然来到军中,就要适应战场的形势,男人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今日之仗乃是为了日后能不再打仗,今日流血是为了日后少流血,这就是战争的意义。
绥满丢了文壤,又折了一员大将,很是被动。绥满王大怒,派了亲弟帕日多任将军。此次帕日多领兵出征,准备正面迎敌。
这正好合了夏如越的心意,夏如越最擅长的就是正面战术作战。
这次夏军要想拿下潞州,必要经过壶关,不然就要走长子渡河,或者绕上党。壶关地如其名,地形似壶嘴狭长,路两旁山势陡峭,是个极易设伏和受伏的地方。长子河宽难渡,且守防容易,只在岸边守株待兔就是了,这样对夏军而言,进攻的难度就极大了。上党虽然地形平坦,但壶关和长子难打,势必上党就成了夏军的主力战场。这点夏如越知道,帕日多更知道,因此上党的兵力必定很多,且早有防备。
然而再难的仗也要打,没有逃避的道理。
这天,帕日多坐镇壶关峡谷谷尾,静待夏军的到来。山谷两边俱已埋伏好弓箭手和推着巨石的士兵。是的,帕日多没有把主力安排在上党,他严谨地分析过夏如越的性格,夏如越是那种不能用常理推断他的人。你越认为他会避难择易地攻打上党,他就越不会按照你想的路来走,长子攻打难度极大,且天太冷,渡河绝对行不通。那么就剩壶关了。壶关虽然易中埋伏,但如果人数有优势,还是行得通的。
帕日多也不怕夏如越不按他的设想来,两手准备。上党与壶关谷尾离得并不远,他在二者的中间留了一队人马以便随时支援。有了这些人马的安排,就算夏如越主力都去了上党,届时赶过去也是来得及的。
第40章 奇策
没多久,有探子来报,夏军浩浩荡荡地进入谷关了。待夏军大半进入壶关,副将一声令下,弓箭手齐齐放箭,巨石自山上滚落,朝着夏军袭来。
“变!”夏军中几人高喊道。只见队伍两边的人齐齐散开,手握盾牌躲至山脚,队伍中间的人竟一动不动,被砸了个稀烂,箭矢纷纷扎在中间士兵的身上、空地上,顿时一地狼藉。
副将疑惑,急急派人下去查看,不多一会儿,士兵一脸慌张,跑回来说:“那不是人,是些稻草衣服扎的人偶。”副将一听脸色大变,还未开口,就被人一箭穿心。
原来,夏军只有两边的人是士兵,中间用土色长杆将人偶串起,抬着前进,隔些距离看起来就像是一排士兵在走动。因为离地面过高,副将并没有看清中间的士兵都不是真人。这样一来,巨石已经滚落,第一批箭已射出,夏军就可以趁他们换箭之时反击,夏如越这偷梁换柱又混水摸鱼真真妙计。
这边夏军进了谷,那边上党战场已经打起来了。因为主力都在壶关,上党的绥兵人数不多。夏军从人数上看,来的明显不是主力,探子放下心来,刚要回去禀报,就见地平线处出现了一大批骑兵,军旗飒飒,马蹄声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明显是主力军来了。探子心下一慌,赶紧骑马飞去壶关禀报。
来的人其实是景潋带的人马,夏如越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让对方相信夏军主力在上党战场。但是夏如越又没给景潋那么多的人,景潋仔细分析过后有了主意,他命人砍了许多分了岔的长树枝子,让骑兵排成箭头形状的几排,看上去人数颇多,又将树枝拖在地上,马跑起来的时候树枝刮起阵阵土风,尘土漫天正好遮住视线,以避免暴露人数的不足。洛清桓被夏如越要求贴身保护景潋,心有不甘,本来想痛快杀敌,何况景潋武功高强,但夏如越执意,洛清桓只得执行。谁料景潋竟有此主意,洛清桓暗想,景潋若是以后能留在军中,倒真是个可塑之才。
帕日多听了探子来报,赶紧命大部队赶往上党战场,绥兵行至半路,又有探子过来禀报,上党战场的不是夏军主力。帕日多一听,头嗡的一声,知道中了圈套。不敢再打,赶紧下令向北撤退,帕日多调转马头就要跑,然而夏军已经过了峡谷,杀了过来。夏军从东西合围,直接从绥兵东侧撕开了个口子,这一仗避无可避,只得打。
抱头鼠窜的和士气大振的明显战力不同,这一仗帕日多输的不冤枉。他仰天长啸:“难道是天要亡我绥满!”夏如越听了笑道:“若是早时你们能管好自己的手,何至今日呢。”
此后夏军一路攻到夷陵脚下,绥满不得不向大夏递了表示臣服的折子,声明再不起事,且愿割城上供。接到皇上下令撤回的谕令,夏如越才带人回了弱河。
第41章 皇都
打了好几场胜仗,皇上龙颜大悦,要夏如越尽快回皇都论功行赏。回去路上听洛清桓讲了景潋的妙招,夏如越笑了起来,也是心情大好,除了几位副将,要带景潋一同回去。景潋这才想到一个问题:“你带我回去让宁安王的人知道了,岂不是会对你不利?我在你这儿是不是会给你添麻烦?”
夏如越闻言笑说:“你才想起来问这个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