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koenig) 萤火(中)》第27章


燕惜羽心知肚明她说的不是真话。自己的房门并不冲着庭院,门前还有一个长长的走廊,若说文婉华她是闲逛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恰好”经过自己的门口。很明显,她是特意来找自己的。 
只是,文婉华她不光是个长辈,更是隽遥的亲娘,所以燕惜羽也不便说些什么,他只得陪着笑脸道:“老夫人您太客气了。按礼数应该是惜羽去拜见老夫人的,只是惜羽有伤在身,出入不太方便,还望老夫人见谅。” 
“燕公子你也太客气了。若是身子不好,是应该在房中好好修养的,所以,以后我来看燕公子也是一样的。” 
燕惜羽闻言胸口不免有些堵得慌,难不成这位老夫人还想以后时常过来? 
“老夫人,不知今日来找惜羽,有何吩咐吗?” 
“我哪有什么吩咐,只是进来随便坐坐,顺便想和你聊聊天。”文婉华见燕惜羽神色不稳,便将语气放得更柔,“燕公子莫慌,我别无他意,就是想问你些事儿罢了。” 
“老夫人请问吧,惜羽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燕公子快人快语,那我也就开门见山了。不知燕公子是如何看待我家遥儿的?” 
听见这个问题,燕惜羽顿时愣在当场。此言何意?难道是公子在老夫人面前说了什么吗? 
过了好一会儿,燕惜羽定了定起伏的心绪,道:“老夫人,公子对惜羽恩比天高。他在惜羽陷入生死危机的时候施加援手,并对我照顾有佳。在惜羽心里,公子是这世上最值得尊敬,也是最善良的人。” 
“是吗?”文婉华似乎不太满意燕惜羽的答案,又追问道,“怎么遥儿在燕公子的心里就仅仅是个恩人吗?” 
“不错,公子的恩情,惜羽此生难报。所以只要公子有需要惜羽的地方,惜羽定会全力以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燕惜羽忠心的表白使得文婉华忍不住轻轻蹙了蹙新月青黛:“只是这样吗?” 
“是的,老夫人,仅此而已!”发现了文婉华的步步相逼,燕惜羽心中越来越不舒坦。因为他已经猜到了文婉华的来意。只是,感情的事本就两人间的私务,燕惜羽不喜欢有旁人“过分热情”地关心,即便这人是隽遥的母亲。所以谈话间,他的脸色也逐渐变得冷了些。 
文婉华似乎是看出了燕惜羽面色不愉,转开了话题后,又闲扯了几句,方才离去。而同一时刻,隽遥则是在房内同葛依和庞旋两位长老起了争执。 
“鸿正楼”名下的产业并不多,除了一个规模不大的赌坊之外,就只有一个名叫“霓裳坊”的丝织坊。珉国的南方气候湿润温暖,很多的百姓都在家中种桑养蚕,所以那里大大小小的丝织坊不下数百家,而“霓裳坊”在其中排行第三。 
今日入春之后,降水稀少,除了惊蛰之后下了两场小雨外,就再也没有雨水滋润土壤。所以各个桑园里的桑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枯现象。而偏偏气温过高的环境下,蚕卵孵化的情势喜人,养蚕的农户需要更多的桑叶来喂养桑宝宝。此消彼长间,桑叶的市价不断攀升,“霓裳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 
两天前,“霓裳坊”的老板仇北海来找隽遥,说是“霓裳坊”自家的桑园中,桑叶的产量比去年低了四成,所以急需额外的银两购买桑叶,希望教主能尽快筹措出五百两的数额。而在“鸿正教”的帐户上,正好有一千两的银子可以调用。因此隽遥就决定从这笔钱中调出一部分来,交给仇北海。 
但是,葛依和庞旋却打算将这些钱用来购买一个尚未接过客的清倌儿,送给西南道总兵封大人。“鸿正教”为了他手里那两万八千名的士兵,每年都会在他的生辰之际,孝敬封大人一份对其口味的礼物。听闻那个总兵近来喜欢玩狎年幼的男孩子,所以葛依和庞旋便在私下商量了之后,来讨隽遥的最后指示。 
“教主,封大人生辰将至,如果我们还不将礼物送过去的话,那就会赶不上那个日子了。往年我们都是在他生辰宴会之前就把礼物送到的,如果今年迟了,那封大人难免会起疑心我们是不是不将他放在眼里。如此一来,我们前几年花的银两可能就打了水漂了。”葛依苦口婆心地劝了许久,可是隽遥仍是不愿松口。 
“葛长老此言差矣!这些年来我教已经孝敬了那位封大人不少东西,可他的态度一直就是敷衍了事,从不正面回应我们的要求。依我看,就算我们今年也是照例办事,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效果。还不如将银子放到‘霓裳坊’的身上,起码到年底,能收回成倍的银两。好过这一千两又是有去无回。” 
其实隽遥之所以会如此坚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根本就不想去巴结那个总兵。原本他接受教主之位的初衷就只是为了文婉华和燕惜羽,那些所谓的复国大计隽遥从来就没有上过心。再加上当日燕惜羽在茶楼的那番话,隽遥更是坚定了不再起兵复国的决意。 
至于葛依和庞旋这些所谓“忠君老臣”,隽遥认为他们只是活在残破的旧梦之中,一旦梦醒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会变成过往云烟。所以,与其将银两和精力花费到那个不能实现的痴望上,还不如留下来以解救燃眉之急,这样起码还能确保让帮中两百多位分散在各处的弟子生活无忧。 
可是葛依和庞旋好容易找到了些许复国的希望,又怎会如此轻易得放弃?所以,三个在书房唇枪舌剑了近一个时辰后,隽遥气他俩的顽固不化,最后拿出了教主身份来施压,这才将五百两的银子拨给了“霓裳坊”。 
隽遥带着一肚子的憋闷回到了房间。他推门而入的时候,就看见燕惜羽正站在大开的窗前,远眺尚未落下的夕阳。漫天的余晖在他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使得原本普普通通的凡夫俗子竟有了几分仙人凌波的感觉。 
见到此情此景,隽遥原本浮躁不安的心情无缘无故地平复了下来。不愿打破这一室的安静祥和,隽遥放轻了脚步声,蹑手蹑脚地走到燕惜羽的身边,同他一起望向不知何处是尽头的天际。 
燕惜羽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便转头看向隽遥,可巧此时隽遥也心有灵犀地侧首望向他来。当目光交会的那一刻,他们发现,两人的眼神竟是不约而同地清澈无波。那里面除了点点的霞光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对方的身影 
一大早起床,伯赏闻Ш土デ锉愦掖腋贤疤衣ァ薄=裉焓茄嘞в鹗ё俚牡诙咛欤谡舛稳兆永铮芴┑纳矸菟淙淮隽撕芏嗖晃酥耐拢也臀奴'他们也找到了他临死前说的那个残破的秘道。 
但是所有的线索都随着周泰的自尽而中断,偏偏“鸿正教”最擅长的就是藏匿,不然也不会这么久以来,还有余党存在。不得已之下,伯赏闻Ш土デ镎谢亓艘桓隹赡艽醋陌底!?br />
两人进到书房,就看见那人正站在半敞着的窗棂前,不知在思考着什么。一头黑如墨,滑如丝的长发没像往常一样用丝带扎着,而是干净爽快地挽了个发髻。男子身上穿的已不是他平时最喜欢的大红色丝袍,而是件深灰色的绵袍且上面沾满了尘土,应该是长时间赶路来不及更换所致。 
那人原本一直半开半闭,勾魂夺魄的桃花眼此刻炯炯有神,再也找不出一丝撩人的媚态。而习惯性微微上翘的薄唇则是紧紧抿合,看着似乎有些冷情寡言。这迥然不同的神情,使得那人骤然从一个娇媚妖娆的俏小倌变成了个沉着内敛的俊公子。 
听见动静,那人转过身来,上前一步道:“京城分舵副舵主袁绿醉见过庄主,连总管!” 
伯赏闻О诎谑郑溃骸奥套恚庖宦飞闲量嗄懔耍熳伞!薄?br /> 袁绿醉,也就是“春情欢”的另一个头牌小倌谢过之后,在伯赏闻У淖笫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