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我不要当小甲虫》第85章


贾琮猛地睁大了眼,随即失笑:“薛大哥有这心思怕不是一天两天,到底被他称了愿。”
盛华朝约定俗成,男子间结契与寻常‘交个朋友’不同,相对固定也长远得多,虽不似娶妻要拜天地高堂,也是有仪式的。
贾环点头,也笑了: “薛姨太太原是给他相看了桂花夏家的姑娘,也不知薛大哥哪里打听来的,说那一家子太爷早没了,只有老奶奶带个姑娘过活。那姑娘生得虽好,心中也有些丘壑经纬,却惯爱使性弄气,家里丫头们轻骂重打,老母又百依百顺,着实娇养太过,因此断然不肯。”
这就是了。薛蟠既心有所属,则香菱禀性柔顺,万事不争,相比娶个风雷性情的进来,到底安宁些。
别人家的事说过便罢,贾琮笑问:“二叔回来才几天你就往外跑,可小心他问你的书?”
贾环便一撇嘴:“老爷一心只用在宝玉身上,我姨娘说他夜夜都睡不安稳,哪还有功夫管我?再说了,我就直说是来见你,老爷也只有乐意的。”
贾琮也不由一叹。贾政重嫡,贾珠去后他将对长子的期盼全都转到贾宝玉身上,偏偏这二儿子压根就不是这一路的人,如今入赘林家,更是什么也不必说了。
犹豫一下,还是向贾环道:“皇命难违,以后家里的事情,宝二哥怕是不好说话,再者凭他跟林姐姐的性子,能把自己日子过好就不错了。兰哥儿还小,二叔能指望的就剩了你一个,你往后的路子,可想好了么?”说小只是托词,贾兰年方十四,看这二年的行事,已经颇具城府,只是李纨到底不是那等气量宽宏的女子,教出的儿子胸中格局有限,遇事只求明哲保身,莫说照拂家人,虽不至于落井下石,但袖手旁观,却实在是能做得出来的。
贾环顿时默然,许久苦笑:“我还能怎么着,老爷压根看不上我,我这几年写的功课比宝玉多得多,他随手一翻就搁下了,连句好坏也没有。”
“我原一心盼着老爷回来,好歹叫我考一回,就不中我也死心了,如今这么上不上下不下的,真真好没意思。”
贾琮沉吟片刻,正色道:“二叔经此大变,方寸已乱,一时三刻间怕是顾不上你了。你若真有意下场,我便替你筹划一二。”
自己这进士来得有水分,韩远可是真本事,当姐夫的替小舅子看文章,理所应当不是么?
******
怡红院中,宝玉心中亦喜亦忧,还带着丝丝惘然。
从儿时的懵懂到后来情根深种,如今鸳梦得成,委实是人间天上,第一件称心如意之事。
然而自此之后,父母亲长悉数成了外姓,虽近在咫尺,却倏忽远隔天涯。
隐约有一丝痛意自心底而出,绵绵不绝。
相比贾政的忧心,贾琮并不担心贾宝玉会觉得入赘辱没了他,毕竟从此不用碰八股——那是他再求不来的,只是这桩姻缘,说到底有一大半是被自己拗回来的,钱钟书曾说贾林‘佳偶始或以怨偶终’,只是如今原著中‘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是不会有了,然而将来如何,只能让他们自己去走。
大局已定,贾琮本不想再插手其间,但思来想去,到底还是来走一遭。
“我听说林姐姐回来后,姐妹们为她接风,席间拈花名为令,林姐姐得的是一支芙蓉?那上头的诗,你还记得么?”
有关黛玉,宝玉自是记得清楚:“莫怨东风当自嗟。”
贾琮淡淡一笑:“前头一句呢?”
这句诗出自欧阳修,原句是: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从古到今,但凡那等出色绝伦的女子,上天多是要生出些事故来磋磨一番,美貌如西子王嫱,才情如谢道蕴李清照,莫不如此。林姐姐才貌双全,世间少有,老天也必不肯让她太平过一世的。”
“夫妻与兄妹,相处大有不同。林姐姐心性率真,你却也是给人恭敬惯的,日子长了难免有呕气的时候,也不用你事事让她,小心陪得过了,反觉得假——但凡在情在理,林姐姐并不是个说不通的。夫妻贵在相扶相知,切忌相疑。你只莫忘了,这半年苦等林姐姐的滋味便好。”
“林家也只剩了林姐姐一个,虽说圣旨叫你入赘,这里还是舅家,老太太太太也会给你筹划,家计之事倒不必担心的。”
听贾琏说,林家还有两个死忠的老管家,掌着林家几处祖业,至今不肯赎身。至于贾家这边,是准备把林之孝两口子拨过去,
林黛玉并非全然不知经济,不然也说不出“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这样的话了,她只是不喜欢而已,或者说,压根懒得多管。
宝钗初来时她目无下尘,十五岁的她对着来送燕窝的婆子,却也知道给茶赏钱,还说:“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
在宝玉看不见的地方,她早已成长。
但她还是她,那个‘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的林黛玉。
这样的黛玉和宝玉,能不能携手林泉,做一对神仙眷侣?
这几天贾琮忙翻了,凭空给人抓了差,本朝太傅,曾为两代帝师的沈畅沈老大人,在第三次递上辞朝本章之后,终于获准离任,回乡颐养天年。
皇帝恩旨中有赐书百部,沈老大人请自家学生开后门,在懋勤殿中挑选一批孤本抄录,做为日后传家的珍藏。
恩师为官数十载,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如今离别在即,这点面子阳昊自不会不给,不但大方点头,还亲自动手抄了一本,押上私印送去。
其他的,一股脑儿交给了贾琮。
得,抄吧。
抄书也就罢了,横竖他这二年也没少抄。偏阳昊总是添乱,得着空儿便寻他厮缠,烦得贾琮忍不住在肚里抱怨,都说当皇帝的日理万机,那家伙哪来那么多时间?
摇摇头甩去脑中那双含笑的眼,贾琮见砚池中墨已无多,便放下笔,用小铜勺舀了水研墨,霍霍声中何平一步进来,笑道:“贾舍人,可又得了几本?皇上要看呢。”
贾琮眉尖微扬,只向一旁的大案上抬了抬下巴:“都在那边,你拿就是。”
他只管动笔抄写,至于订册装祯自有专门的人去做,成书由黎太监再行验看,并加盖印鉴方可送出。
何平拿了书却不走,向贾琮笑道:“奴婢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若是万岁爷要问什么,只怕回不明白呢,贾舍人能走一趟么?下头新贡的果子,万岁爷可留了尖儿给您呢。”
就你,不识字?丢过去一个白眼,无非就是要他去紫宸殿,看看今天的进度已经差不多,那就去吧。
他才没老是想着那家伙呢。
作者有话要说:
☆、79
阳昊正在批阅奏章,似是遇见了棘手的事情,脸色微有些发沉,见着贾琮进去,方才露了笑:“且先坐罢,朕这边就好。”
贾琮淡淡点了个头,管自找个地儿坐了,何平送上一盘果子,色如蜡黄,形似鸡心,拿起一个吃了,肉脆汁多,甚是可口,更似有一股子凉气直透胸腹,呼吸为之一畅。
阳昊看完一摞折子,抬头就看贾琮一手拈着枚果子往嘴里放,一手翻着书页,许是为了方便,淡青色官服的袖子翻起,好不悠闲自在,顿时心头一热,却舍不得把眼睛转开。
见阳昊搁笔,贾琮放下书坐到他边上:“忙完了?”
“嗯。”阳昊揽住贾琮,似乎有话想说,却又有些为难,最后只是从旁抽出一本折子塞过去,示意他看。
贾琮无言接过,一准又是那帮不省事的亲戚,却不知这回是哪个撞在了枪口上。
三两下扫完,不由眉头一挑。
“已经查实了?”贾琮仍是一脸平淡。
阳昊淡淡点头:“只怕会连你父亲也牵扯上。”虽是贾政这一房惹出来的事情,官面上贾赦才是荣国府的掌权人,管束不力,也是罪过。
贾琮微晒,他对贾家并无多少情义,对王夫人的贪婪也实是不喜,便宜爹心宽皮厚,无非挨上几句训,不疼不痒,只道:“你该怎样就怎样,不必顾及我。”
阳昊却道:“难保他们不会叫你打探虚实,你可有法子应付?”
贾琮眼神一掠,眸光流转,刹那间的风情令阳昊如着电激:“要不……你想个法子,把我扣在宫里几天?”
******
一连五日被阳昊留在宫里,绸缪之处自不必说。至于由头索性省了,荣国府事情一发,哪个还不知道是皇帝有意令他避嫌。
贾琮才到家,刚下车就见贾琏迎面疾步走来,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