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自立之路:与自闭症儿子同行2》第23章


叮恰 !闭庋觯挡欢ㄋ岫晕业挠镅杂兴从δ兀?br /> 车子来了,彻之会冲入车道,照跑不误,哪管我在后面边追边喊:“危险!不能跑进车道!”可是,一喊他感兴趣的东西的名字,他马上会眉开眼笑地回头,顺着声音的方向敏捷地反应。
比如,在城市中到处设置着这样的标识:牌子上画个圆圈,里边写上三个红字“消火栓”。不知为何,他总爱站在这个标识前,对三个红字百看不厌。每次我都在旁边附和:“哦,是消火栓呀。”彻之则笑呵呵地开心着。他最初写下的有含义的汉字正是“消火栓”三个字(尽管是挺难写的汉字,但他写得还真不错)。也许他不知道消火栓的含义和用途,但在固定的地方肯定有同样图案的标识、同样用红色强调的汉字,因为遍布市区,目击既久,则兴趣自来吧。
因此,我想喊回彻之的时候,只要旁边有消火栓的标识,大喊一声:“小彻,这儿也有消火栓呢!”无论离得多远,他会马上对这句话产生反应,跑回来静静地凝视着消火栓。
我告诉他,“消火栓”三个汉字是红色的。
我想教他红色这种颜色,与红色的信号灯关联起来。
彻之总爱冲入车道,好几次都迫使过往的车辆急刹车,害得我向司机陪礼道歉。所幸没有发生事故,但不等于说将来不会出现意外,因此,我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才能让彻之不被车子撞到。毕竟他超级多动,性命攸关的事情必须首先教他。为此,除了教他看好信号灯才马路,别无良策。
首先,让他注意红灯。信号灯的红色就是彻之酷爱的消火栓的红色。为了向他信号灯的红色代表着停止前进的意思,我反复带他亲临现场,在实际体验中教导。站在信号灯前,手指正前言的信号,对他说:“看信号吧。”如果是红灯,就按住他的肩膀告诉他“红灯止步”;如果变成绿灯,就推一下后背告诉他“绿灯前进”。这样,我和他一起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练习过马路。另外,也让他看看其他人的举动,以供侧面参照:“你看,大家都停下来了吧!”
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他终于有一点开窍了。只要手指信号灯说“现在是红色”,他就啪地一下停住脚步。如果是绿灯,将按住彻之的手松开,催一下他:“好了,变绿灯了,过去吧!”他就起步过马路。
尽管彻之暂时不明白信号,但是只要旁边的人开始起步走,他就紧随其后一起过马路。
*对数字和地名也感兴趣
小时的彻之对数字颇感兴趣,经常哼着跟电视学儿歌:“数字1像什么?工厂的烟囱!”
(真是不可思议,会话的语言出不来,歌倒挺会唱的。)
和彻之一起外出散步,偶尔指着附近澡堂的烟囱问他:“烟囱像不像数字1?数字2像什么呢?”然后翻版改唱,“数字1像什么?澡堂的烟囱!”再唱,“数字2像什么?”以引出彻之的接唱——“池子里的鸭子”。
当然,这离互动交流相差甚远,但徜徉在市区的景色之中,联系彻之平时感兴趣的东西,现场应用学习,边唱边走,大家没有负担,身心轻松,比在家里学习省心多了。要是在家里问他“像什么?”他对你根本不屑一顾。
彻之还对地名的汉字兴趣浓厚。
对电信柱上标示的街名、汽车牌照上打头的地名都感兴趣。宿舍的停车场里停着许多横滨牌照的汽车,他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横滨”二字。
我想教他“横滨”两字的含义,特地带他去了趟横滨火车站,告诉他:“你看,这儿写着小彻很喜欢的‘横滨’吧。这儿是横滨站,这一带就叫横滨。”①【①译者注:关于火车站,中日两国印象迥异。日本火车站皆位于当地市中心、最繁华鼎盛的所在,站前的地价绝对是当地最高的;而中国的市中心一般是人民广场。火车站则偏居一隅,站前杂乱无章,治安是当地最差的,最多属于三流地带,与日本完全不同。所以彻之妈妈带他去了最能代表横滨的地方——横滨站。】
彻之看了站顶高悬的“横滨”二字,念着“YOKOHAMA”;看了电信柱、招牌等处,念着“YOKOHAMA”。回家之后,意犹未尽,开始在纸上写起“横滨”来。
此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其见闻,使其知道地名的文字是表示真实的所在,而不是虚浮的符号,又带他去了川崎站、东京站,身临其境,一点一点地教他。
彻之彻底迷恋上了地名,爱看日本地图。到后来自己动手画好日本全国地图,逐一填上都道府县的名字。【译者注:日本行政区域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中央直辖市、行省,共设47个。】之后又爱屋及乌,兴趣转移到了道路地图册,每天边念着“国道X号线、东北车道、青梅街道”(他最喜欢的道路)等等,边在纸上孜孜不倦地画上途中停车休息区域、交通标识之类。他特别喜欢表示停车休息区域的用餐刀叉标志,对高速公路的停车休息区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能一个一个按顺序说出。
成了初中生之后,经常利用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独自一人游访关东各地,以实地印证在地图上看到的感兴趣的地名。他称这种短途旅行为一日游旅行,至今乐此不疲。
他对“xx养护学校”、“xx研究会”、“xx会馆”、“xx中心”的场所名称特别感兴趣。查找到离那儿最近的电车站头,到站之后或向人询问那座建筑物的方位,或在站的周围散步一圈,其乐融融。不止厕所探查,地名探查也成了他的兴趣,如今的彻之野心勃勃,想去日本各地走走。
*交通标识的粉丝
彻之总有一天会独自出门,如果不理解过马路的方法,不能识别信号灯、交通标识,就很容易被车撞了。因此,早先带他外出时,一边牵着他的手走,一边一个一个地教他。
他对交通标识表示出兴趣。他的习惯动作是拉起我的手来指示物体;“教我这个。”于是我反反复复地教。对彻之而言,这些记号(人行道、信号灯、交通标识、指示牌)随处可见,图案统一,不存在变数,也许这使他安心吧。
每次去散步,遇到画着行人、自行车、掉头图案的指示牌,便停下盘桓片刻,十分着迷。特别对行人专用、自行车可通告的标记和禁行通行的标记感兴趣。回家之后,把这些标记和图案画在纸上(这个习惯保持至今)。
(彻之如今已长大成人,对标记仍然痴心不改,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偏执吧。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有个意外的功用。初来乍到的场面,难免局促不安,只要匆匆画上几张交通标识的简图,紧张的心情就会得到缓解。此种爱好成了他的精神安定剂,却没有一般药物的副作用。)
*数年寒窗人不识,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种偏执或执着在与他人初次见面时的交流中也起作用。彻之七岁那年,迁家到九州佐贺后第一次参加自闭儿疗育营活动。从佐贺到营地会场的所在地唐津市虹之松原,车程约两小时。营地设在虹之松原学园校内,巴士一到,车门一开,彻之则飞窜而出,在校园内狂奔。老师们如临大敌,马上团团追赶:“大家注意!超级多动的小孩来啦!”
绕跑了一圈之后,继而探查厕所,旋又转战体育馆,在馆内哇哇乱叫地跑了几圈,能量发散殆尽,刚好赶上在那里举行的开幕式。仪式甫一开始,彻之便走向前面的黑板。老师们或许对兴奋的彻之毫无办法,念他初次参加,不予追究,只好静观其变吧。因此也不要求他坐住不动,任他自由走动。
谁知彻之来到黑板前,手执白粉笔开始写将起来,神情肃然,全场皆惊(我也惊呆了!)凑近一看,原来他在默写从佐贺到唐津的沿途道路标识(指示牌)上写着九州各地的地名:长崎、佐世保、唐津、伊万里、武雄、嬉野,等等。
难道他一路上一直留心车窗外的道路标识,把惊鸿一瞥的地名逐个映入脑中了吗?
刚才的彻之还动如脱免,现在却静如处子,多么不可思议。他正紧握粉笔,流畅地写下一个又一个难写的汉字,全神贯注的更入会费起来既聪明又斯文。
好像要把沿途摄入眼中的影像赶快当照片冲洗出来一般,他干净利索地画好长方形框子(代表指示牌),又熟练地在框内画上直行、右转、左转的方向箭头(也有三叉路、五叉路的),然后标上目的地的地名汉字。
那副手脑全力以赴、目光熠熠生辉的模样真让人震惊!
在场的自闭症专家们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